|
本帖最后由 武汉绿地中心 于 2014-7-23 00:01 编辑
来源:中建二局
近日,投入近千万元的中建二局三公司武汉万达中央文化区K6K7项目钢平台人工“栈道”投入使用,开辟出了5000平方米材料码放和加工区域。解决了无场地码放材料和工期紧带来的材料运输时间受限难题。据了解,该项目如此大规模在基坑边搭设人工“栈道”作为材料码放区在湖北省尚属首家。
该工程在首先展开的K6-1至K6-4、K7-1及相应商铺施工中,由于支护放坡后边线与武汉市松竹路及烟霞路距离非常近,已没有材料码放和加工区域,而地下室结构施工仅有30天时间,地上楼层按不同面积施工时间也仅为3-5天一层,工期之紧不允许材料来回运输。为了打破束缚,项目部因地制宜制定了《加工场区钢平台施工方案》,采用双排支护桩加连梁与单排支护桩两种方式搭设人工平台,沿着松竹路及烟霞路一侧基坑,利用直径为1-1.5米、19-22米长的278根支护桩作基础,浇筑1-1.5米厚、5.2m宽钢筋砼冠梁作为底部平台,平台上采用预埋锚板的方式立起300多根高度不等的钢立柱托起了上面的材料码放平台。所有钢构件均采用焊接连接,打造出了稳固平台。钢平台面标高并与相应区域路面标高相同。
钢平台采用花纹钢板及跳板铺设,长近200米、面积5000平方米,被5台塔吊分割为大小不一的6个区域,沿武汉市松竹路及烟霞路一侧铺开。平台根据不同区域的基础支护桩承载力和计算出的理论荷载值严格划分了钢筋原材堆码区、成品钢筋堆码区、钢筋加工区、模板木方堆码区、钢管扣件堆码区、机电电箱设置区、防护栏杆搭设区,规定双排支护桩上平台才能堆载钢筋等重型材料,单排支护桩上只能堆放模板方木等周转材料,并在钢平台上悬挂明显的限载标识。经测算钢筋堆码平台可极限承载钢筋1000吨,基本满足施工的需要。平台四面同时焊接1.5m高护栏,栏杆挂满钢板网防护。平台不仅解决了场地困局,加工好的材料还可直接用塔吊吊到施工现场使用,无需外租加工场地,有效缩短了材料运输时间和工期。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63.5万㎡,2014年1月1日开工,目前,除K6-1已施工至地上2层,K6-2、K6-3等5个不同区域均处于地下施工、区域土方开挖及工程桩施工阶段。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