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圣婴泣 于 2014-11-17 23:46 编辑
楼主毕业于邯郸一中,家住学步桥,2003年北大硕士毕业后,变成了一个有北京户口的赵人,留在北京工作生活,然后买房、直到娶妻生子,对于邯郸的记忆,除了中华大街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貌似记忆开始渐渐模糊。
2009年,在北京买完第二套房子后,父母退休,来京居住,对于邯郸的印象,除了每年回家探亲之外,就是城市里各种工地。儿时的邯郸,完全变了模样。
论坛,我经常来看,只是很少发言,以为对于高度的追求,让我觉得邯郸人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肤浅?城市化进程中,我们的文化已经慢慢消失,唯一追求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高度、高度、和高度?
一个城市的底蕴,来自一座城市的文化,盲目建设,只会千城一面,另外,中纪委对河北的巡视结果,充分暴漏了邯郸的问题根源:
1、领导干部大量涉足房地产。
2、盲目追求GDP,忽略了城市建设的有效论证。
3、政府靠卖地维持不断增长的财政赤字。
4、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城市品味的提升。
5、涉嫌聚众集资,增加不稳定因素。
6、政绩第一的思维怪圈。
7、城市综合影响力的倒退。
8、城市文化的毁灭性消失。
虽然现在,我爱的邯郸在河北南部,比起邢台、衡水还是不错的,但如果照这样的发展模式发展下去,古赵风韵将不复存在,河北第三大城的美誉也将凋零。
理性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也许是我们每一个邯郸人应该认真思考的,如果我言辞招致大家不喜欢,望版主删帖。望我古赵雄风依旧。 |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