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周爱田) 市规划局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两参一改”评议会昨天上午举行。大郭庄机场搬哪去?搬了之后该地块规划做什么?淮海路东延工程为什么迟迟不实施?入学难,停车难,怎么办?交通拥堵,规划如何应对?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建设,有哪些新规划等等,评议员代表就市民普遍关注的问题现场质询。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给予了逐一回应并接受评议。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该负责人表示,市规划局将全力打造“阳光规划”,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更好地做好各项规划编制,服务全市城乡发展。
  加快铜山贾汪融入主城区
  作为我市发展的纲领性蓝图,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备受关注。今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住建部正式批准我市开展《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的修改工作。
  据介绍,本轮总体规划修改立足区划调整和机场迁建带来的广阔空间,确立了“双心五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着力加快铜山区和贾汪区融入主城区步伐,推进老城区与新城区、高铁生态商务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面融合。
  今年10月,市政府组织召开了总规修改专家论证会,项目组根据论证意见再次修改完善,形成最终成果,并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已于11月27日提请省政府审查。待审查后将由省政府转报国务院予以审批。
  规划商业综合体57处
  据介绍,目前市规划局已经编制完成了市区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农贸市场(街坊中心)布局规划,中心城区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规划等专项规划。其中,包括杏山子街坊中心、徐州一中、世茂东都小学等项目在内共8个街坊中心、17所中小学、40座公共厕所建设已纳入我市明年城建重点工程计划。
  商业设施规划全面提档升级。市规划局编制完成了徐州市物流设施布局规划、商业综合体建设控制规划、五星级酒店建设控制规划和商业写字楼建设控制规划等。规划期末,我市市区商业综合体将达到57处,商业建筑总面积521万平方米;五星级酒店达到22家;物流项目22处,占地面积901公顷;商业写字楼总面积576万平方米。
  城市交通体系不断完善。以我市开展“路更畅”行动计划为契机,编制完成了综合交通规划、三环西路和三环北路高架快速路规划、公路客运站规划方案、火车站东广场规划方案、市区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轨道交通1号、2号、3号线专项规划等。其中,已经通车的三环东路高架快速路、在建的三环西路高架快速路以及即将建设的三环北路高架快速路形成快速通道,将老城区和铜山区串联,成为了城市组团的快速联系通道;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将城市的东西、南北贯穿,与3号线形成三角形交叉,实现了同站台换乘;不断完善的公共自行车网络和慢行交通体系,打通了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编制完成了“清风廊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心城区河道蓝线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积极推进采煤塌陷地修复治理和老工业基地改造,进一步细化故黄河、云龙湖风景区、京杭运河、吕梁风景区、潘安湖湿地公园等规划,串联了城市内部的水和绿,构建了城市生态综合体。
  让全市色彩秩序统一
  据介绍,市规划局根据徐州市的地理环境、生态文明、建筑特点、人文环境、历史文化等提出了关于我市色彩规划的理念,按照“延续历史,彰显活力”的色彩规划基本方针和“统一全市、培育各区”的整体思路,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城市色彩规划的色彩基准。
  根据对全市城市色彩现状调查、评价与现状问题,市规划局整理出普适的规划基本思路,即统一全市色彩秩序。在城市规划中,一方面遵循徐州市自然风貌特征与新兴开发城区特点,另一方面根据用地功能的不同制定适宜的色彩建议,并提出了六大城市建筑色彩控制体系,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城市形象塑造与管理工具。在第六届“色彩中国”暨第七届亚洲色彩论坛上,我市城市色彩规划夺得色彩应用大奖。
  ■热点问答
  问:城市交通日渐拥堵,市规划局从规划层面如何考虑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答:我局根据徐州城市特点和交通发展情况,对城市规划与交通衔接进行了系统探讨,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1)通过城市规划控制出行总量:在城市规划方面,结合城市规划的新编、修编,对全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进行优化,完善各组团内部配套设施,减少远距离跨组团出行需求,规划3公里生活圈,引导居民选择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方式。在城市用地控制层面,从源头上减少居民出行的距离、总量。
  (2)完善公共交通规划:组织编制《徐州市主城区公共交通规划》、《主城区轨道线网规划》、《轨道交通1、2、4号线建设规划》、《轨道交通1、2、4号线客流预测》、《徐州市公交线场“十二五”规划》等多项规划,用以支持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减少人均占用道路资源。
  (3)完善路网结构,强化区域交通联系:通过筹划快速网络系统,打通主次干道交通节点及微循环,通过重点工程落实方案等途径完善路网结构,强化老城区和新城区、开发区、铜山区等新开发地区的交通联系,具体措施如下:
  ①筹划快速网络系统:组织编制《徐州市快速路系统方案研究》,初步形成“三环十一射一联”的快速路布局形态,如按照规划实施,各组团均能通过快速路便捷地到达老城中心、新城区及铜山区等区域。
  ②打通主次干道交通节点:开展《和平路交通改善方案研究》,促进和平路功能发挥等多项改进措施提高和平路交通通行能力。对金山东路东延,建国路西延、韩山隧道、云龙湖湖底隧道、黄河路东延、二环北路西延、西安路北延等方案进行了系统研究。
  ③打通微循环,完善支路网系统:组织《徐州市奎河沿线道路系统规划》,通过对奎河两岸道路线位优化,实现交通与景观的相互协调;在京沪铁路桥附近采用钢便桥的方式,确保行人与非机动车的通行。打通微循环,确保市民能够不受阻隔地在奎河沿岸绿地、亲水平台游憩、锻炼。
  ④通过重点工程,落实“技术方案”:韩山隧道全线贯通、黄河南路拓宽改造、解放南路改造、兴云路改造、梨园南路建设、西苑北路建设等,总投资共计约2.2亿元;黄河北路、解放北路、环城路、共建路、德政路、湖东路、子房北巷等道路整修,铜山路人行道改造,湖北路苏堤路交叉口、和平桥路口渠化,总投资共计约5000万元。
  交通拥堵
  【关键词】
  大郭庄机场搬迁
  问:听说大郭庄机场要搬迁,搬迁到什么位置?搬迁之后,该地块将规划建什么?
  答:徐州空军机场迁建项目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实施迁建,目前已在铜山区黄集镇启动实施。徐州空军机场迁建项目为徐州市“三重一大”重点项目工程,原来的徐州空军机场位于徐州市主城区、新城区、铜山区交界的地方,搬迁后能够释放出大郭庄机场及周边的土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加强徐州市南北、东西交通联系。
  大郭庄机场原址可规划成为徐州市的中央活动区,以商务、商业、办公功能为主,复合会展、餐饮、休闲、娱乐、居住等功能,结合地块内地铁2号线站点,强化商务服务功能及标志性空间的塑造,同时考虑故黄河水系的渗透,延续地区的历史与生态脉络,强调功能的混合性,提升地区活力。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问:徐州轨道1号线什么时候能够建成?对缓解交通压力有多大作用?
  答:根据徐州轨道公司反馈意见,地铁一号线将于2019年8月建成通车,地铁二号线将于2020年底建成通车。
  轨道交通是公共交通系统里的骨干线路,承担城市内主要客运走廊上的客流,高峰小时客运量为3-6万人次。
  据国内各大城市相关经验及徐州的交通出行调查报告,轨道交通建成通车后,将会大大缓解中心城区的高峰小时交通拥堵状况。
  【关键词】
  学校建设
  问:很多市民反映孩子入学难,市规划局在幼儿园、学校规划建设上有哪些应对措施?
  答:为落实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小学、幼儿园教育发展的效率、质量和机会公平,加强徐州市区(包括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铜山城区)小学的规划建设,近日,《徐州市区小学布点专项规划》已由徐州市规划局组织修编完成。《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正在依据新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调整。
  按照规划方案,至2020年,徐州市区小学数量将达到151所,其中保留59所,改扩建9所,新建83所;规划可容纳学生数约24万人,服务于徐州市区未来300万人口的需要。
  幼儿园布局规划,本次规划幼儿园总数为368所,3527个班,可容纳幼儿10.6万人。其中,保留幼儿园213所,1771个班;新建幼儿园155所,1756班。净增班级1421班,净增幼儿数42630人,可满足新增长122余万人口的需要。
  为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适当控制居住人口规模,适当放大教育设施资源的服务半径,减少教育设施的总量,以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率,扩大服务半径。
  2、对教育设施资源的整合应遵循先增后减、先建后拆的原则,采取合并、扩建、新建等方式,对教育资源布局进行合理优化。
  3、拟定科学标准,通过规划、建设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协调,做好教育设施预留用地的规划,避免新规划的教育设施用地不足或被占用的现象。
  4、要求建设主体同步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小学,并由主管单位督促其完成教学管理办学设施的达标,建设完成后,移交地方政府统一管理。
  5、规划范围内的学校在整合或新建时,按照相同或相近的模式、规格来配置建设,以减小城郊学校及学生在择校上的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公办与民办合理配置的建设原则。
  【关键词】
  停车难
  问:目前徐州私家车拥有量不断激增,市区停车难问题也日益凸显,请问市规划局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答:中心城区目前存在的停车难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近几年市区机动车(尤其是小汽车)的数量迅速增加,和徐州市老旧小区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市规划局正在组织编制《徐州市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目前规划处于方案阶段,我局将抓紧完成编制工作,待市政府批准后,积极配合落实。
  通过规划,我市将进一步提高建筑物配建标准,科学划定停车分区,合理确定停车设施规模及供应结构,制定符合徐州城区总体交通发展战略,并与城市用地布局和功能性质相协调的停车设施布局方案,构建完整城市停车设施体系,从而缓解目前城区停车难的问题。
  在未来公共停车场布局中,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1、核实总规、控规、上版规划和各相关规划确定的社会停车场用地,对有条件的予以落实。
  2、结合城市出入口和主要交通设施(火车站、汽车客运站、轨道站点、公交站场等)布置。
  3、结合大型公建(商业中心、商业街、医院、市场、商务办公、文化娱乐等)布置。
  4、结合风景区、大型公园、游乐场布置。
  5、在用地紧张的区域,适当考虑立体停车、机械停车等形式,以节约用地。
  6、结合绿地、公园、学校操场等设施,考虑地下停车设施的建设。
  7、在城市更新、建设过程中,结合城中村、厂房的改造和未利用地的开发,预留社会公共停车场用地。
  8、确实无法落实停车场用地的,采用路内停车补充,公建居住错时服务,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学校停车场对外开放等方式。
  【关键词】
  农贸市场
  问:不少小区居民反映农贸市场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布局不合理买菜难,环境脏乱差,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影响交通,不知道市规划局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什么想法和做法?
  答:徐州市的农贸市场建设一直历史欠账较多,2013年,修改了《农贸市场(街坊中心)布局规划方案。徐州市农贸市场(街坊中心)共规划138处(鼓楼31处、云龙24处、泉山40处、经济开发区13处、铜山14处、新城区10处、贾汪6处),其中新建81处(新选址44处、配套建设24处、原址重建13处),现状保留30处,改造提升25处,回购11处。具备近期实施的项目61处,2014年实施40处,2015年实施21处。
  2015年规划实施项目如下:
  ①鼓楼区6处,包括万科街坊中心、北闫窝街坊中心、沈场农贸市场、合群桥街坊中心、堤北农贸市场、白云山东路街坊中心;
  ②云龙区7处,包括剪子股街坊中心、丰储街街坊中心、袁桥街坊中心、铜山路街坊中心、长山街坊中心、食品城农贸市场、惠民农贸市场;
  ③泉山区3处,包括泉润公园街坊中心、华东机械厂街坊中心、孟庄农贸市场;
  ④经济开发区3处,协鑫街坊中心、大庙街坊中心、芦庄街坊中心;
  ⑤铜山区1处,文沃农贸市场;
  ⑥新城区1处,国信生鲜超市。
  淮海路东延
  【关键词】
  问:淮海路东延已经提出来很多年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实施?
  答:作为2010年市政重点工程,淮海路东延可以发挥老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建设特大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淮海路东延需从地下穿越徐州火车站,技术问题尚未解决,因此暂且搁置,待攻克技术问题后将尽快实施。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