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6135|回复: 63

曾经杭州最好的石库门思鑫坊 变成了如今的城中村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 22: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遥想旧时景象,黄包车叮叮当当跑在弄堂里,戴着礼帽拿着文明棍的老爷和穿花样旗袍的太太,手挽手走过长长的、湿漉漉的弄堂,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在这里的人和事,犹如一部历史剧,历历在目…

1949年,杭州解放,原先住在思鑫坊洋楼和石库门的达官贵人,匆匆打点行装离去,有的逃到台湾,有的去往美国,许多人再也没有回头。大多数房子归公后进行了出租。90年代中期,大量的公房开始出租,外来租户大量入住,乱搭乱建取代了之前的繁华景象。

地处湖滨板块,紧邻龙翔桥商业区,百米之外就是地铁站。 由于思鑫坊的地理位置绝佳,开店是不二之选。而如今,弄堂里是一间接一间的餐饮店,烟火升腾,污水横流。主要食客都是来自周边商户和前来进货的人。街坊们一边痛心,一边期盼,都想着早一天能实施改造,“规划做了很多遍了,光听见打雷,没见过下雨。”

思鑫坊,杭州的一块“风水宝地”。这一处上世纪20年代建成的传统的石库门街区,临近西湖湖滨,紧挨着龙翔桥,闹中取静,享尽西湖之利。这里曾经环境优雅,名士云集,而如今已经拥挤破败,杂乱不堪。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2: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前,丝绸商人陈鑫公向政府买下一块地,经精心规划,统一建设成的思鑫坊。曾经是杭州城里最好的石库门里弄建筑群,弄堂中有拱门,上面是过街楼,巨大条石上刻着“思鑫坊”三个大字,是杭州近代建筑文化的精彩符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2: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后共48个居住单元,青砖黑瓦,式样相同,每个居住单元为一户,都是两层半,每户入口一座雕花石门框,黑漆大门上一对铜门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2: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思鑫坊直弄1号、2号院,为曾经的徐宅,为民国时期的杭州银行经理徐梓林修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2: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宅共有两幢建筑,建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两幢建筑风格一致,均为两层带阁楼的仿西式的花园洋房,两坡悬山屋顶,清水青砖墙面,建筑南侧均带有八角阳台。而如今的徐宅,已是满地断砖残垣,杂草丛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3: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思鑫坊直弄1号院落门楣上有 "红缨大队"四个依稀可辨的大字,它的身上刻着时代的印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3: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残砖断瓦,岁月留痕,年久失修房屋依然屹立在风中。有人说,一个思鑫坊,半部杭州民国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3: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829萱寿里二弄,一间房子门脸残破,已经看不出百年前的优雅气质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3: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青砖上的编号,依稀透露出当年建房时选材的考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3: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萱寿里16号, 1931年,中国著名书画家余绍宋建起这座建筑面积570余平方米的花园洋房,命名为“寒柯堂”,现在叫“成乐堂”。这个当年的英式花园洋房里,到处是各种违章搭建的平房、水台和厨房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3: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世纪80年代之后,新村小区拔地而起,有条件、有身份、有门路的人纷纷搬离老石库门。思鑫坊当年气势恢弘的景象一去不复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3: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资本家胡藻清故居,现为浙江大学医学部(原浙江医科大学)所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3: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不是有“杭州市历史建筑”的石碑提醒,这个“花园洋房”很容易被看成普通荒芜的院落。因为院子里到处是搭建的平房、水台和厨房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3: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86岁的祝长寿和77岁的丁杏珍居住于此,祝长寿是原浙江医科大学的一名电工,退休后一直住在3楼的阁楼里。2楼的4间房是打通的,前段时间租客刚刚搬走,两位老人正忙着打扫房间,准备搬下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3: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对前来杭州办事的男女在思鑫坊的一家面店吃饭。1949年,杭州解放,原先住在思鑫坊洋楼和石库门的达官贵人,匆匆打点行装离去,有的逃到台湾,有的去往美国,许多人再也没有回头。大多数房子归公后进行了出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21:43 , Processed in 0.04539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