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6280|回复: 34

[经济商业] 淮南和寿县:区域划分的困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8 13: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淮南和寿县:区域划分的困惑

                新华网安徽频道 2003-11-03 14:21     

  寿县位于皖中腹地,淮河中游南岸,国土面积2986平方公里,人口124万人,辖32个乡镇,东与合肥市相连,北与淮南市毗邻,与阜阳市隔河相望。

  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县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是楚文化的积淀地,国粹豆腐的发祥地,还是
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的古战场。

    就是这么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却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寿县的区域划分就已决定了它的悲惨命运。寿县县城和六安相距100多公里,而与淮南只有4公里。但是区域上寿县属于六安。众所周知,六安是革命老区,地处大别山腹地,国家贫困地区,就这么一个市还辖霍邱,霍山,金寨,舒城几个贫困地区,所以让六安扶植寿县是不可能的,因为它自己都顾不了自己了。而淮南却是安徽省最早的8个省辖市之一,工业基础好,还有淮南矿业集团这么一个国家特大企业,而且仅辖凤台一县。寿县和淮南交接,在经济文化上面的联系远远大于寿县与六安的联系。比如八公山就被淮南和寿县平分了,现在两个地区都有八公山森林公园,从资源利用上看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我认为寿县从区划上应该划给淮南,淮南是工业城市,寿县是农业大县,两者各得其所。在淮南投资带动下,并帮助寿县修复文物,这样可以带动寿县提高文化宣传,壮大寿县的旅游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寿县并入淮南,淮南基本就可以得到瓦埠湖,而不象现在这样被寿县,淮南,长丰三者平分,从资源整合上来讲十分有利。

    所以,强烈建议省里考虑将寿县重新区划定位!(网友:吴家涛)

 (责任编辑:周雅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8 14: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义阳府邸


    我塞,12年的新闻就提了,可见安徽根本就不重视淮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8 14: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寿县县城和六安相距120还多公里,而与淮南只有4公里。但是区域上寿县属于六安。而且文化还不一样,淮寿都是淮南王,而六安市六安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8 14: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12306网上购票的时候发现在查找代售点的时候,在六安区域下根本就没有寿县,而在淮南区域里却发现了寿县,这让我很不解啊,今天又听朋友说什么寿县真的要划到淮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8 14: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细想了一下,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的确是个很穷的地方。事实上,淮南所处的沿淮地区本来经济发展水平就不高,周围各县,除怀远稍好点外,都以穷困闻名,其中安徽最穷的县——颍上(人均GDP2000元不到)也在其中。淮南的发展由开矿而起,寿县因为没有煤炭资源,也就很难沾上淮南经济发展的光。 事实上,淮南市域的大部分历史上属于寿州(清代是安徽省的直隶州,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府相当于地区,散州相当于县级市),凤台分县(仍属寿州管辖,就是州辖县,和现在淮南市辖凤台县的意义一样)以后,县衙也长期设在州城内。只有大通区,以及田家庵区和潘集区东部原属怀远,现在,山南7乡镇(长丰县由原寿县、定远、合肥三县部分地方组成,这7乡镇大部分也是原属寿县)划归淮南以后,如果加上并入寿县,淮南市的市域和历史上寿州辖区就更加一致了,可以说,淮南国,寿春城、淮南王、《淮南子》等历史源流就全都都是名至实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8 14: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历史典故,从淮南国直到豆腐起源不说。现在的对外公路交通基本还是在寿州对外的官路(驿道)基础上建立的。合淮公路是寿州到庐州府(合肥)的官路改的,淮蚌公路是寿州到凤阳府的官路改的。才被拆掉的官路沿村(现在是淮南的商贸文化广场,华联商场后面)的地名就是明证,这条官路就是从陈家岗转盘向龙湖菜市场方向的那条斜路,部分已经改为蔬菜批发市场了。另外如安成铺、鸭背铺就是官路上的驿铺。 寿县历史上是有名的富庶之乡,早在战国时期楚相孙叔敖主修的芍陂,让这里广大地区得到灌溉,出产丰饶,从而造就了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中心城市,从两汉到三国(袁术称帝于此),直到元明(元末小明王建都安丰),历史典故不断,寿县民风也是朴实好学,儒雅之风流传到今。这点与淮南以北各县的好浮华,以东各县的好勇斗狠很有区别。反观淮南民风,因为是由各地流民短时间汇聚的矿区发展而来,缺少传统与积淀,各种恶劣的风气,我想大家也都有感受。想想,蔡家岗如果最早就是寿州古城的一部分,习气相传,民风也不至于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8 14: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淮南和寿县的结合,能把工业文明和传统价值因素融为一体,也会是文明建设的大手笔。 寿县加入,对淮南的人均经济指标是有影响,但事实上并不会因此就会影响到每个人生活水平。说到投入,不要说郊县,除了田区,市里在其余各区又投入了多少呢?中国政府的财政体制有很强的财富积聚效应,你也是造成行政中心城市过份膨胀,各地矛盾重重的原因之五。

        实际上,大家心里明白,寿县划过来,对六安来说,是失去了一个财富积累的来源——虽然寿县经济很一般,但六安也找不到没有更富的地方,便财富积聚的过程不会停止(原谅我这里辞不达意,我实在不想用压榨这个词);对淮南来说,寿县经济更一般,在财政上不可能有多少贡献(要说损失那是托辞)而已。相当来说,淮南比六安的财政状况要好一点,由于主城区大,效区和辖县范围小,积累效应也要弱很多,这也是寿县愿意并入淮南的根本原因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8 14: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年,寿县划为寿县和安丰县,12月,省政府将寿县划入淮南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8 14: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耳闻成为现实。寿县划过来我们就是货真价实的豆腐发源地,淮南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8 14: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个寿县网友发帖说的,
上次回家,听了好多人都在说,我们要划给淮南了,说真的,我很高兴,以后我就理直气壮的在外说,我是淮南人了,这不是我这个人怎么怎么的,本来就是这样的吗,就你们大家想想,我们寿县划给六安,都得到什么了,不管不问的,看看我们寿县,穷的,不说了,那真叫一个不爽,我在外面,人家问我,是那里的,我就说,我是淮南寿县的,不信,你看看人家凤台,这几年发展的怎么样,周围的县城都比我们家好.
主要是从安丰划,安丰以北划给淮南,安丰以南划给六安.大概就是这样的.
      我在家也小调查了一下,有70%的人愿意划给淮南.
      当然,大家也不要想我是什么样的人,就事论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8 14: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淮南寿州本是一家,怎么称呼都可以,都有历史依据,地级淮南市县级寿州市或者县级寿县老百姓都能接受!希望尽快实现,是双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8 14: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一言难尽。。。。。。能来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8 14: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寿县化给淮南是早晚的事,肯定会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8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有的行政区划真是胡搞,寿县县城离淮南那么近却是六安在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8 14: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区划更动可达到一石三鸟之功,寿县凤凰涅磐,借淮南之刀重新焕发新生,六安摆脱对寿县发展不力的困扰,淮南借鸡生蛋,利用寿县良好的土地搞产业升级,使淮南成长为美誉度很高的江淮名城合肥不费一兵一卒,巧取临近乡镇,如此这般,各取所需,也算一桩美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6 13:56 , Processed in 0.04639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