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13 09: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飞 于 2015-11-13 09:44 编辑
城市有机更新助力硚口全面转型(百度、阿里、腾讯“BAT”集体落户硚口)
11月12日,硚口经济开发区内,一场年度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正在进行,21个签约项目中,绝大多数都是当下互联网+产业热点。昔日硚口区曾经作为主力的化工企业,被大数据、电商等领域企业替代。这意味着,经过全面转型,硚口区化工时代远去,“绿色化”产业兴起,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此次签约的21个项目,以海归创客创业为主,涵盖多个门类:阿里、腾讯、百度旗下的汉正街产业带、顶级微商等多个项目落户硚口。洛克希德无人机有限公司将投建农业大数据中心,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拟在硚口国家电商示范基地设立分中心,鸿蒙祥云云计算湖北有限公司把区域中心放在硚口,九州通带来了全国医疗信息科技平台,远在成都的勤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建互联网+大数据交易平台。为了给这些项目提供最佳服务,硚口经济开发区还引来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智巢众创空间项目、5.5创意产业园项目、武汉创客邦项目,让“双创”企业可拎包入驻。
刚刚召开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一词,既有生态内涵,也有经济内涵。
作为曾经全国有名、也被国家批准的老工业基地,硚口区把“绿色”与产业嫁接,探索出一条产业“绿色化”道路:将有污染的工业搬迁,“腾笼换鸟”引进新兴产业,打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基地,更加注重涵养都市气质、更加注重增强创新活力、更加注重培育现代文明,与五中全会精神深深契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本处在城市边缘的化工企业“嵌入”主城区,厂区被大型居住区和商业区包围,严重威胁区域环境质量和群众安全,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整治搬迁势在必行。
2008年,按照武汉市“工业向远城区集中、中心城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布局,硚口对老工业企业实施“退二进三”第二轮改造。
2011年起,硚口区举全区之力推进汉正街传统市场搬迁、化工企业搬迁和“城中村”改造三件大事,化工企业搬迁成为主打工程。坚决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按照“向产业链靠拢、向专业园区集中”的思路,分类外迁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截至今年,99家化工企业生产环节全部关停外迁,硚口彻底告别化工时代,古田跻身全国新一轮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示范区。
搬迁不是产业的整体退出,在生产环节外迁的同时,硚口留住管理、研发、结算等机构, 带动传统工业向以总部经济为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转型。搬迁也不是完全推倒重来,厚重的工业遗产改造建成富有特色的新产业载体。
2012年5月,汉正街都市工业区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首批34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之一。目前,硚口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发展备受关注,辐射效应显著,为全区引来近600家电商企业,年交易额超过400亿元。
重大项目放量提质,产业结构深度优化,拓展创新创业的城市空间,聚集创新创业的企业群落。最新数据显示,硚口区电子商务、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到74.5%,全面迈入转型跨越发展新征程。
2015年第9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硚口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展区
集聚近600家电商企业
硚口“国家电商示范基地”
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
自2012年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硚口区成为全国电商企业青睐之地。据初步统计,全区电子商务相关企业从最初20多家发展到近600余家。
在这个充满澎湃发展动力的基地内,有全国最大酒类网上零售企业——酒仙网(华中总部),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中百电子支付,全国人力资源平台前三强——智联招聘(武汉分公司),全国医药流通类企业前三强——九州通(医疗信息公司),全国工程机械再制造前三强——千里马(电商总部),华中地区最大生活服务电商专业平台——永乐科技,阿里巴巴湖北特色馆运营商——湖北蜂巢,阿里巴巴授权湖北总代理——武汉企派,阿里巴巴在线国际跨境电商——小巨人,省供销社电商平台——裕农网,健康产业引导基金——马应龙全国电商总部等。
汉正街是硚口区的重大“标签”,电商发展与之紧密结合。“网上汉正街”正方兴未艾,电商基地建立汉正街分园区,结合传统市场搬迁和业态更新,鼓励市场业主“触电上网”,目前,在阿里巴巴、淘宝网和京东开展网上经营的商户近万家。“阿里巴巴——汉正街产业带项目”已运营一年,实现网上交易额10亿元,访问量超过1400万次,单日访问量和成交量一直雄踞全国产业带前列。一纽扣、翠园礼业等企业开始搭建自有专业电商平台。
通过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硚口区还引导和推动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工贸家电、航天电工、黄鹤楼茶叶、大汉口热干面、华友源等百余家传统企业,加入了电商行列,开展相关应用。
2012年以来,硚口区联合市人社局连续举办三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系列大赛,吸引省内外122所高校参与,参赛项目1300余个,得到30家风投机构全程跟进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培育了210余家初创电子商务公司。
目前,直接或间接通过电商大赛引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在硚口区孵化器落户的已达106家。其中,第一届获奖项目“星河博纳”获得“光谷3551”人才资助,并得到500万元风投支持;第二届大赛一等奖“男人袜”项目成为武汉电商众筹第一人,二等奖“蝴蝶美食电商”获得全国“创青春”大赛金奖。眼下,2015年第四届武汉市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已拉开帷幕。
硚口打造 “互联网+”经济引领区
在武汉全面创新改革中有作为担重任
踏上转型发展新征程,硚口也迎来改革开放以来最大一次机遇:武汉获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城市。昨日硚口区表示,将以正在承担的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两项国家级改革试点项目为引领,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引擎,全面推动城市功能、产业结构、社会管理转型升级,发展新经济,引领新生活,释放新活力,在武汉全面创新改革中有作为、担重任。
积极响应市委“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动员部署大会精神,硚口迅速制定《关于完善全区产业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的通知》,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区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区产业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互联网+”推进工作组等五个专项工作组,制定“互联网+”发展等行动方案,这些专项方案,互联网信息产业占重要份额,由其担当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抓手。
按照“互联网+”发展行动方案, “互联网+”将与全区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点发展“互联网+”创新创业、“互联网+”现代商贸、“互联网+”品质电商、“互联网+”高端医疗、“互联网+”专业金融、“互联网+”工业总部、“互联网+”便民服务等七大领域,实现经济和城市两个“升级版”,打造独具硚口特色、辐射中部地区的“互联网+”经济引领区、创新区和示范区。
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硚口区拟定未来5年发展路径:坚持创新驱动、高端演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新兴产业培育扶持,形成以“互联网+”为引领,以现代商贸、工业服务业、医疗健康为主导,以其他优势产业为补充的“1+3+N”的开放产业体系,建设三大功能区,形成竞相发展态势。
“1”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引领作用。积极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相互渗透,推动互联网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打造经济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大力集聚基于互联网创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企业、新模式,促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发展。推动传统企业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支持互联网企业围绕民生需求创新服务,提升社会服务信息化、平台化、智能化和人性化水平。力争到2020年,“互联网+”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和重要增长极,GDP比重显著提升,基本建成独具硚口特色、辐射中部地区的“互联网+”创新示范区。
“3”是重点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包括现代商贸、工业服务业和医疗健康。“N”是积极培育优势服务业增长点,包括专业金融、文化创意、专业服务等,保持产业发展体系的开放性、包容性和灵活性,引导其他优势服务业协同发展,共同增强区域发展后劲。
三个功能区,则是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遵循城市一环线、二环线和三环线的规划分界,加快推进“三旧”改造,着力建设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宝丰—宗关特色商务带、汉江湾古田生态新城三大功能区,形成定位清晰、功能突出、协调联动、相得益彰的空间发展格局。
硚口区表示,新的功能区和开放的产业体系,将抢抓武汉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万亿倍增”计划的重大机遇,按照重点突破与整体发展、超前谋划与梯次推进、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凝聚各类创新创业要素资源,全面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和发展生态,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经济活力和产业竞争力,以适应发展新常态、落实创新大战略,坚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主题不动摇,加快打造经济和城市两个升级版,有力推动更优结构、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强实力的发展,涵养现代、时尚、文明的城市气质,建成现代商贸强区、美丽生态硚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