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719|回复: 0

[经济] 长沙人均收入中部城市最高 人均住房36.7平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5 12: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hiyanhu 于 2011-8-15 12:35 编辑

去年净增22.4万辆车,首尾相连可绕二环线两圈多,人均住房面积36.7平方米,超过全面小康目标值.

  5年来,长沙市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图为市民在环境优美宜人的咸嘉新村社区公园内晨练。黄启球 摄

  私家车越来越多,房子越来越大,腰包也越来越鼓……过去的5年,成为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连日来,记者走进星城寻常人家,听市民讲述了他们自己的一个个鲜活故事,这些故事,正是长沙经济实力不断攀升、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缩影。

  长沙5年净增61.5万余辆车

  百姓故事

  沈小河(事业单位员工):2005年,我花11万元买了自己的第一台轿车,在朋友中赚足了眼球。那时,长沙买私家车的人并不多,朋友们有事情都爱向我借车开,回老家的、送孩子考试的、送老人上医院的,什么情况都有。可渐渐地,我发现向我借车的人越来越少,才几年的时间,身边的朋友都陆陆续续买了新车,既有轿车、商务车,也有越野车、多功能车,款式丰富。

  车子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假期和朋友自驾出游想在哪停就在哪停,过年回老家给亲戚拜年再也不用急着赶回程的班车,就算深夜出门也可以毫无顾忌。今年年底,我还准备换台城市越野车,周末下乡钓鱼也不用担心车子被刮底盘了。

  数据点击

  2011年3月7日,长沙机动车保有量突破百万辆,私家汽车占到了全市机动车总数的57%。以长沙市670万常住人口计,目前长沙市每100人拥有汽车9.8辆,每100人拥有私家汽车8.6辆。全市城市、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分别拥有汽车23.59台、14.13台。2005年,长沙共有32万辆机动车和50万名驾驶人,至2010年,长沙5年间净增61.5万余辆车和58万余名驾驶人。其中,仅2010年,全市净增机动车22.4万辆,这些车如首尾相连可在马路上排成一条100公里长的“车龙”,相当于绕二环线两圈多。

  记者点评

  从借车到买车,从小轿车到越野车,沈小河和朋友们的故事只是过去5年里长沙众多普通市民成为有车一族的缩影。当越来越多的私家车驶入寻常百姓家,其意义不仅仅是方便了大家的出行,也是老百姓消费升级现象的一种体现。2010年,长沙市城市居民每百户所拥有的家用汽车已达23.59台,既是百姓生活质量提高的体现,也成为拉动消费的一个新亮点。

  5年两次搬家房子越来越大

  百姓故事

  百姓刘建辉(西山汇景小区居民):过去的5年我搬了两次家,第一次是在2006年,从父母单位一套65平方米的二房,搬到了自己90平方米的小三房。第二次是去年年底搬到了现在的小区,房子换成了160多平方米的大户型洋房。不仅房子变大了,窗外的风景也越来越好。以前的老房子临着马路,看到的除了车子还是车子,现在推窗就能见绿。早晨起床站在小区的高地远眺岳麓山,心情也会好很多。

  数据点击

  “十一五”期间,长沙市区面积扩大71.6%,由2006年初的556.3平方公里扩展到954.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67.7平方公里扩展到249.3平方公里。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增至29.3平方米和59.5平方米。全市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36.7平方米,已超过了人均27平方米的全面小康目标值,实现程度达100%。

  同时,城市品质明显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40%,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5平方米。

  记者点评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幸福的理由,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幸福坐标。2008年至2010年,长沙连续3年跻身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行列,并成为唯一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和民生满意大奖两项荣誉的城市。过去的5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到位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长沙住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长沙人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人均年收入增长远超10%

  百姓故事

  吕和平(外来务工人员):2005年,我怀揣2000元,只身从宁乡老家来到长沙打工。那时候做木工活一个工才赚80元,除去房租和必要的开销后所剩无几。当时我租住的房间,只有一个很小的窗户,夏天热得睡不着,冬天冻得直哆嗦。这几年,工钱看着涨起来,我现在的月收入比5年前翻了一番。今年我准备按揭买一套小户型,安家长沙城区。

  数据点击

  “十一五”期间,长沙市居民收入在全国的位次不断上升。其中,农村居民纯收入年平均增长18%,2010年达到11206元,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由2005年的第6位上升到第3位;城市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14.2%,201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347元,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由2005年的第7位上升到第6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均居第一位。

  记者点评

  吕和平的故事折射出5年来长沙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可喜变化。近年来,长沙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老百姓的钱包同GDP一起鼓起来,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年轻白领两年多次出国游

  百姓故事

  舒菁琳(广告公司白领):从2006年起,我就开始游历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当时收入不高,所以只能尽可能节约开支,选择省钱的路线。这两年,随着收入的增加,我的旅游线路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我不再局限于国内游,而是将目标瞄向了境外。两年的时间里,我先后去了泰国、印度尼西亚、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年休假,我正准备约着朋友去澳大利亚玩玩。

  数据点击

  2010年,长沙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1亿元,居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7位,中部省会城市第2位。“十一五”期间,长沙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812.1亿元,年均增长19.3%,分别高于“九五”、“十五”时期3.2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例不断变化,年增长比例在16%以上,特别是2010年,增长速度突破了20%。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成为长沙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

  记者点评

  消费品市场发展状况是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晴雨表。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长沙市民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可喜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渐趋合理,市民的居住舒适意识、医疗保健意识明显增强。2010年,长沙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1%和37.7%。用这一指标衡量,长沙市民总体生活消费正向更高层次的小康迈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0 21:41 , Processed in 0.07860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