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碧泉湖是护潭河一期工程的重中之重(改造后效果图)
湘潭在线3月12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龙珊苡 通讯员 齐禹)湘潭城区的护潭河、爱劳渠因垃圾泛滥、水质受到污染,被市民分别戏称为“垃圾渠”、“牛奶渠”,经常在各个媒体“上头条”。3月10日,我们了解到,护潭河和爱劳渠的治理工作已纳入“精美湘潭两年行动”,护潭河治理一期工程即将启动,爱劳渠的治理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全面启动。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河道污染
护潭河北起鹤岭镇,途经响水乡、先锋街道,最后在万楼街道汇入湘江。河道一级渠和二级渠总长22公里,兼有排洪、灌溉功能,主要收纳锰矿地区排水、韶山灌区尾水、灌溉排水,响水乡、先锋街道、万楼街道等地的农村生活排水及沿线部分企业排水。据相关部门统计,护潭河流域主要排污口共有32个。2015年4月22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护潭河沿线进行了水质采样调查。采样结果显示:护潭河污染物的浓度呈抛物线型,源头污染物浓度较低,中间经过锰矿地区达到峰值,再逐渐回落。从监测结果分析得出:护潭河水质锰含量普遍超标,污染主要来自于锰矿地区电化集团废水排放,以及历史遗留渣场废渣淋溶水。而造成护潭河污染的原因就是,缺乏集中规范的水处理设施,生产、养殖、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对周围地表水体及排放路径造成严重污染。
备受关注的爱劳渠经霞城街道岳塘村、岳塘街道和平村、霞城街道顺江村,最后在体育中心附近排入湘江。由于沿线生活废水量剧增,不足5米宽的河道淤泥堆积,近几年,渠水由前几年的黑水变成了奶白色,河道垃圾随处可见。
护潭河和爱劳渠的现状给周边市民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冬天还好一点,一到夏天,河道经常会飘出股股恶臭味,隔几十百把米都能闻到。”家住河西护潭河护潭广场附近的刘先生苦不堪言。同样的烦恼也困扰着爱劳渠沿线的居民。
两大水系综合治理即将启动
“护潭河一期治理工程项目部建设等前期工作已筹建完备,待完善相关手续后,即将启动对碧泉湖的改造。”负责护潭河治理一期工程的建设主体开元发展(湘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燕萍告诉我们,护潭河治理一期工程属于护潭河的二级渠,渠长1.4公里,紧邻北二环。
“我们将利用先进的砾间技术进行水处理,同时通过碧泉湖的生态净化处理,使河水达到排放标准。”刘燕萍介绍,一期工程治理的水渠途经碧泉湖,改造碧泉湖就是护潭河一期治理工程的重中之重。根据规划设计方案,改造后的碧泉湖不仅具备净化处理功能,还是集市民观景、娱乐、休闲、健身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据了解,目前碧泉湖都市休闲旅游项目和富强新天·潭州民俗文化园均已纳入了湘潭市“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围绕“大公园、小社区、精产业”的理念,借助碧泉湖畔生态风光,配套环湖产业带,将片区建设为宜居、宜游、宜创、宜商的“四宜之城”,打造短假日城市休闲旅游目的地,提升湘潭城市休闲服务功能。
爱劳渠(含百亩湖)的治理工作则由湘潭市城建投负责。据征拆策划部负责人胡洪波介绍,爱劳渠、木鱼湖、百亩湖是城市绿道建设整体规划的项目,去年10月1日起,木鱼湖公园基本建成并逐步向市民开放。目前,百亩湖200余亩土地已全部签订土地征收协议,公司预计于今年6月对百亩湖实施改造。
“爱劳渠(含百亩湖)治理的重要内容包括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打造自然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渠道整治、公园绿化、休闲游乐设施、亮化设施等。”胡洪波介绍,爱劳渠(含百亩湖)的治理工作,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约需耗资11.7亿元,将采用全国先进的微生物处理技术进行治理。各项治理工作争取2019年全面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