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巳火

[城建规划] 由沪返鲁,浅谈济南二次崛起中的“因材施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2 18: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太懂,这是你公司的软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2 19: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巳火 发表于 2016-12-22 02:08
今年28,应该算年纪小的。
看到论坛里有不少前辈(比如就职于省厅、市局的经济口),不少一手资料,我还 ...

厉害,水平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3 13: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巳火 发表于 2016-12-22 16:53
这家公司是一个产业转移的代表。就像京城、省城的医院,虹吸小医院的拔尖人才。

第三产业氛围不如一线 ...

办法是什么呢?我一直没有想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3 16: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3 16: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23: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zxj00668 发表于 2016-12-22 17:01
,看得出楼主对济南的热爱,很用心,对将来发展建议写得也很中肯、可行,我最欣赏第五条:五、济南的区域 ...

谢谢。您这是第一条深入讨论文章内容的回复。一味追求顶尖技术的产业规划,济南未必争得过一线城市、甚至青岛。

但是国内的制造业,税收和土地、物流、社保等“二次税收”偏高。不少学者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期待来年产业政策的优化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23: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zyc110 发表于 2016-12-23 13:12
办法是什么呢?我一直没有想到

需要大动作,形成规模效应。发展高技术关键是人才战略,比如校企结合的产业集群,咱们济南新建的药谷+华东医科大,就是试点,期待一下。

而且也不可能把什么产业的中心都放在北上广深,毕竟城市容量有限。青岛再省内做得最好,比如石油大学和海洋大学匹配石化和海洋两大产业;还在不断引进高校和研究院。
烟威也有亮点,比如中国农业大学的烟台校区,设有食品和葡萄酒学院。哈工大的威海校区有汽车工程(学校的优势专业),而烟台就有通用汽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3 2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OM 于 2016-12-23 23:59 编辑
巳火 发表于 2016-12-23 23:36
需要大动作,形成规模效应。发展高技术关键是人才战略,比如校企结合的产业集群,咱们济南新建的药谷+华 ...


鸿观有一期讲的是美国的一种产业模式就是大学教授与科研人员+校外融资+生产。实现这一点就是既要有科研优势还要有金融优势然后得有产业基础。所以一线现在宝刀不老靠的就是这个引擎。结合济南的话,金融是个很大的优势,科研虽然被偷窃去了一小块,但底子还是很强,尤其是传统工业研究这块。现在问题最大的就是产业这块太弱,物流成本相对较高,但科技产业物流占比较小。产业这块起来了金融中心还是可以更加茁壮成长,各种研究院也会闻着腥味过来。齐鲁软件园和软件学院也有点是这个模式发家起来的,还有山大的机器人研究院和孙村一个产业园也是类似模式。医学院和国际医学中心是另一种模式。反正基本上现在政府推动的方向都是在国外有比较成功的案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03: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SOM 发表于 2016-12-23 23:46
鸿观有一期讲的是美国的一种产业模式就是大学教授与科研人员+校外融资+生产。实现这一点就是既要有科研 ...

谢谢指点,很受教。

1、产业发展
如果科研和金融ok,那重点就是产业的引进或培育。毕竟产业才是承载人才和资金的主体。第三产业和部分2.5产业可以孵化,而资金门槛高的第二产业和2.5产业就得靠引进了。

2、招商报道
市里新班子强调三件事,论坛讨论比较多的是交通建设(地铁和快速路)、棚户区改造(回民小区等老大难)。至多是区域规划,比如黄河新区。对于产业引进介绍的较少,当然这方面更专业和艰深。

也感觉这方面的财经深度报道也不多(全国性财经媒体,较少报道济南的区域经济,至多是省内上市公司的动态)。不知有没有聚焦省内财经的传统媒体或者新媒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5 10: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巳火 发表于 2016-12-22 02:36
感觉兄弟是对事业有追求的人。我有个建议,权当一听:如果不能或不愿融入行业环境。从道不从君、可以择时 ...

感谢兄弟的建议,事实上我也在这么做了,目前项目内测中,已经和IDG、朗玛峰等多家机构在接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5 21:5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触良多而发,楼主虽然写的有些悠然婉转,但点出了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5 22:0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老家武汉的,在深圳做it做了7-8年,最近一两年回家这边进高校了。也走过很多城市,楼主都点评很到位。关注济南因为大学室友在这个城市一直叫我去济南玩呵呵。对济南济南大概印象吧,还没去过,老工业城市。因为以前也不怎么关注城市之间的,最近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炒得火热,其实济南的朋友不必担心,你们省实力在中国还是很强大的只要抓住了机会发展起来也快,我那天和我同学说你们要双核发展呢。你们有个问题,离北京不远,青岛实力也不错,上海也是山东人的去往之地。所以你们要还是要利用山东的工业基础来做文章,然后做宜居城市。顺便也谈谈武汉,武汉麻烦也是到广东太方便,太多人才都跑那去了,发展也受到很多限制。加之湖北省也比较穷,资源有限所以呢只能先发展好武汉了这相对而言是个优势。武汉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比我06年研究生毕业时候肯定好了许多,但是城市框架过大现在发展区域不连续,城市建设还要下功夫。产业发展来说,现在定位了三个产业,光谷经过多年的折腾也算有些成就,华为腾讯加上本土的一些光通信行业,加上一些生物企业多少还是搞出了点事情。最近还有几个大的投资,产业多少有点苗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5 22:1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郑州吧,河南确实需要这个中心城市,郑州去过一次就是今年暑假登嵩山,印象很普通吧。产业基础呢估计也就那样,毕竟我发现武汉都有不少河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15: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被删,不知所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19:13 , Processed in 0.03997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