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4 19: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个消息,成都今年有点萎啊,粗算了一下名义增速居然不过6%,虽说并了简阳,但感觉武汉还是能保住第八。
(四)生态资源与产业经济
成都是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贸易、科技、金融、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2016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超过11800亿元,是全国十个超万亿元的城市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成都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石油化工、光电光伏、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和国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在成都平原上的成、德、绵、眉、乐、雅一带都是四川省经济最发达,增长最显著的地区。但从成都平原的地理条件看,由于成都平原四面环山,且静稳天气较多,空气污染扩散条件不占优势;且成都平原土壤肥沃,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成都平原从生态资源和自然禀赋上注定了成都平原地区不适宜发展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从成都最近的雾霾构成来看,汽车尾气排放、建筑扬尘和工业排放这三大因素影响最显著;从产业结构看,在整个成都平原地区目前还存在大量排放不达标,废气、废渣循环处理不到位的化工、装备制造和材料制造企业,而这些企业在很多地方都还是当地重要的主导产业。因此稳增长、保就业和生态环境治理就形成了一对矛盾体。这也说明,在生态资源和环境容量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成都必须带动整个成都平原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提高产业层位和产出水平,同时加强生态治理和环境修复,尽可能做到经济发展、产业增长与生态环境的有机协调与平衡。
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7-01/03/c_1120236256.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