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济南日报-齐鲁党报网
“双清零”!3月31日,历时5个多月的港沟街道万达文体旅游城项目最后拆迁宣告完成--依法拆除潘庄村影响工程建设的剩余住宅房屋12户,沿街商铺73户,总面积达23000余平方米,至此,标志着潘庄村、田庄村两村,共涉及2000余户,2008个宅基地,7028人,约413处非住宅,总计约96万平方米的征地拆迁工作实现“双清零”,为未来即将崛起的、辐射整个华北地区的万达文体旅游城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旧日落后的村庄已然消失,未来崭新的万达文旅城即将崛起。每一块旧日土地的顺利拆迁,凝聚了港沟人辛勤的付出。他们遵循市委市政府提出的“453”工作体系,坚定不移地遵守“不与民争利、阳光征收、用群众工作方法”原则,与拆迁户当朋友,心连心,最终吹响拆迁胜利的号角。尤其是潘庄商业街的拆迁工作,从入户走访到签订拆迁协议,再到全部拆除,更是仅仅用了6天(144个小时)时间,刷新了我市拆迁的“最快纪录”,再为“港沟速度”进一步提速。
齐努力 五个月拆迁全完成
10天拆除田庄村A12地块19户,40天完成田庄村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976个宅基地,1058户村民,3704人口的拆迁任务,实现全村清零,干出“港沟速度”;12天拆除港沟村旅游路以北42户共50处非住宅,共28300平方米;6天时间完成潘庄村沿街73户商铺的拆迁任务……一个个难题在港沟人的手中迎刃而解。而这背后默默艰辛的付出,正是他们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决心的最佳体现。
4月1日,当记者来到潘庄村商业街原址时,现场已经全部拆迁完毕。据本次港沟街道文体旅游城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6年10月20日召开动员大会,到3月31日,潘、田实现“双清零”总共历时5个多月。
“咱是党员,又是工作人员,一定要带头去拆,只有咱自己支持工作,才能让老百姓信服。”据港沟街道文体旅游城建设指挥部工作组组长杨贵生表示,他是第一个带头拆除商业街门头房的村民。而像杨贵生一样为了拆迁工作、为了未来港沟而辛勤付出的人比比皆是。该指挥部工作组二组组长韩宝财一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家中母亲因为身体不好住院,自己也照顾不上,家庭全部由妻子承担。“大家工作都很苦,但没人叫苦,因为我们都是为了未来美好的新港沟、新历城、新济南而戮力。”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该项目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争创一流的工作状态,推进万达文体旅游城项目建设。每个村的工作组详细分派任务,细化任务,倒排工期,全体动员,打好拆迁攻坚战。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村等相关部门,互相支持,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在拆迁工作中,没有休息日早已成为“家常便饭”。“不出正月不能搬家”,深知百姓心理的工作人员,过年期间选择放弃休息时间,逐门逐户进行宣传工作,废寝忘食、处处为百姓着想的工作态度,感化了百姓的心。
心贴心 拆迁群终变“微商群”
潘田拆迁,难点在“政策宣传”,在如何把群众工作做得最贴心,为了让拆迁百姓更快了解拆迁项目的政策优势,把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里,拆迁指挥部迅速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坚持政策宣传先行的原则,发放致村民的一封信、出动宣传车进行宣传,并采取入村、入户、入学校的方式,挨家挨户走访6000余次,户均达到3次以上,入户率100%,确保让所有拆迁户熟知拆迁安置补偿政策,赢得拆迁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针对长期以来群众在拆迁中“早迁吃亏、晚签得利”的惯性思维,在拆迁工作过程中,港沟街道办事处始终坚持“政策不动摇,目标不动摇,信心不动摇”的理念,坚持公正、阳光拆迁,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确保拆迁工作公开、透明。
快马加鞭未下鞍,万里征途又一程。他们用好“好政策、好班子、好队伍、好作风、好思路、勇担当”六样法宝,顺利、按时地完成了拆迁工作,刷新了我市拆迁的“新速度”。未来,当市民们带着孩子、陪伴亲友,来到现代而又豪华的万达文体旅游城时,舒心的生活、满足的幸福不禁油然而生,港沟终于破茧成蝶,成为济南东部、整个山东乃至全华北举足轻重的经济文化区域,百姓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在全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伟大征程中,港沟人用自己的努力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万达文体旅游城的征地拆迁工作首战告捷,接下来港沟街道办事处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发扬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精神,全力做好安置房建设、动迁村民回迁安置以及项目建设配套服务工作,让万达文体旅游城在港沟落地开花结硕果,谱写港沟街道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新篇章!(本报记者 李鹏 通讯员 贾怀剑 王金 楚好杰 宋晓)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