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5-29 21: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讯(记者胡雪璇)昨日,汉正街中央服务区第七次领导小组会议确定,保留汉正街核心区域内的1.4公里老街区,并通过修复再现其历史风貌,留住武汉商业之“根”。
记者走进汉正老街区,只见大部分商户已搬走,一些腾空的门面正在拆除,其间一处处老建筑凸立出来,好像在等待汉正街“故事”重新开讲。
记者来到长江食品厂片区,这里包括原长江食品厂的办公楼和淮盐巷、淮盐公所的历史遗迹。作为“非历史建筑”的长江食品厂办公楼已被拆除,地上堆放的建筑垃圾还未完全运走。而与之紧邻的淮盐巷、淮盐公所等建筑则被较好地保留下来。为防止建筑受损,四周还打上了一层防护围墙。
淮盐巷是一条长约200来米,宽度不足3米的小巷,这里是清代淮盐商人们居住的场所。淮盐巷建筑以三层联排别墅为主,二层以雕花过街楼相连,显得“贵气”十足。这里有居民百余户,片区拆迁改造工作开展以来,居民陆续迁出,现在的淮盐巷已基本搬空。
55岁的张兆预告诉记者,父母上世纪50年代搬来淮盐巷居住,自己就在汉正街长大。尽管家里没有经商,但当时汉正街商业的繁华景象仍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革开放后,大批的商人聚集于此,当时都没有门面,每人摆个地摊,卖些布料、纽扣、五金件、小零食、鱼钩,非常繁华,感觉卖什么都能赚钱”。
居民王小朝告诉记者,长江食品厂办公楼是去年底开始拆除的,由于这栋大楼与淮盐巷、淮盐公所紧挨着,相距最近的地方不足20厘米,为防止拆除办公楼时不慎伤及历史建筑,所以临界区域都是工人拿着小锤一点一点地砸掉的。
随后,记者来到三特片区的久章巷,民国年间商界大亨贺恒夫故居就位于此处。记者来到居民余师傅家中,余师傅告诉记者,自己祖孙三代一直住在这栋房子里,这里就是贺恒夫的故居。记者发现,久章巷在住的居民并不多。汉正街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三特片区的拆迁工作正在进行。该区域不久后将会腾空。依照规划,这里将建成仿明清风格的特色商贸街区。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全面启动汉正街核心区拟保留项目的整改工作,其中,长江食品厂片、三特片历史街区修缮将在今年率先启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