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567|回复: 1

通关变通途——九江海关40年变迁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2 10: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80年4月1日,九江海关正式办理第一票出口业务,结束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的出口货物不能直接外运的历史。这一天也成为新中国江西第一个海关——九江海关开关之日。

    40年来,年监管进出口货物从1.1万吨增长到213万吨,年审核报关单从562票增长到21963票,年征收税款从2.7万元增长到10.55亿元……鲜活而真实的数字,是九江海关推进监管服务双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的真实写照,也是江西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优化服务 助推开放

    九江作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和我省唯一通江达海的城市,开放历史悠久。

    “陆、水、空、网”立体式口岸开放通道的形成,让江西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动力更加充沛。九江港开行至上海外高桥、洋山港的“天天班”,货物从九江港上船可直达长江沿岸主要城市和日本、朝鲜、韩国等近洋国家。

    翻开九江口岸这些年的发展史,与九江海关休戚相关——2006年6月,九江出口加工区通过国家9部委正式验收,我省首家出口加工区正式成立;2015年12月,九江进境木材监管区通过考核验收;2019年9月,彭泽、瑞昌码头扩大开放获批;2019年11月,九江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作;2020年1月,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获批。

    九江海关服务升级,连续开展“通关与沿海同样效率”专项行动,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以上;通过“点对点”“一对一”等方式,为企业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为辖区TCL空调九江公司提供“一对一”全流程贴身服务,量身定制通关方案,助力这家世界500强企业近日在省内实现外贸“零突破”,“江西制造”顺利首发全球。

    智能便捷 高效通关

    与以往人来人往的情形相比,现在的报关大厅似乎变得“冷清”了,原来盖满印戳、多种签名的纸质报关单也销声匿迹。这主要归功于海关推行的“互联网+海关”、通关无纸化等改革,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让“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最多跑一次”,甚至 “一次不用跑”变成现实。九江长江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一位“老报关”石亿颇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无纸化改革以来,只要在公司动动手指、点点鼠标,就可以完成所有项目的申报与通关,真是太便利了。”

    2018年1月,九江城西港H986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投入运行,这台现代化科技利器叠加了“非侵入式查验”和“智能审图”两大优势,具有不开箱、速度快、费用少的特点,将查验时间压缩为几分钟。目前,城西港集装箱的机检比例已经达到95%以上,企业“无感通关”成效凸显。

    智能卡口是九江口岸物联网监控体系的又一张“名片”。在九江综合保税区,“掌上物流2.0”系统实现了类似高速公路ETC的功能,卡口单车通行时间大幅减少,通关模式更加智能便捷。

    九江海关历来有当改革“试验田”的传统。参与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双随机”改革、全面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以及企业自报自缴自主打印税单等,改革创新的步履铿锵。

    今天的九江海关,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启“不见面”“零接触”业务办理模式,助企办事效率再提速;推行集中汇总征税、延缓纳税、免除加工贸易风险保证金等多项惠企服务,减轻企业资金流转压力,降低融资成本;推进企业自报自缴,诚信守法企业实现通关“零等待”,让辖区企业通关变通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2 12:09: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长,看着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30 10:23 , Processed in 0.06147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