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4-6 22: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1-4-10 00:31 编辑
由湖西佳处,想起了姜夔的“竹西佳处”(《扬州慢》),可惜象姜夔李清照这样的文坛大佬终老杭州,却没能为杭州留下传世名篇,很可惜。
真的很希望杭州能在合适的地方,利用旧城改造、棚户区拆迁改造、公园建设、背街小巷有机更新机会,重拾文化记忆,建立一批文化名人的纪念馆,比如:
范仲淹(任职杭州知州);
蔡襄(任职杭州知州); 都是苏轼前任。
柳永(寓居杭州,留下名篇《望海潮》);
李清照(两次到杭州,第二次长居二十年,终老杭州);
姜夔(终老杭州); 他和李清照都居住在余杭门(今武林门)外的西马滕。西马滕! 分量变得如此的重! 居然到现在没有任何纪念馆实物!
辛弃疾(曾入朝(京城杭州)为官,留下观赏杭州元宵节的名篇《青玉案·元夕》);
叶绍翁(长居杭州34年,留下名篇《游园不值》);
朱淑真(杭州青芝坞人,名篇《生查子·元夕》的争议作者之一); 古代杭州元宵节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引得白居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姜夔、朱淑真纷纷留下传世诗词,值得重视)
文天祥(皋亭抗辩)。
张可久(长年隐居杭州,名篇《人月圆·山中书事》寓居西湖山下所作)
郑光祖(终老杭州)
另有元代文化名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张养浩、赵孟兆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