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765|回复: 11

三台山周边建筑360全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5 17: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echnicolor2012 于 2021-4-5 19:07 编辑

PC版本带地图(可全屏)
https://www.6fancy.com/page/share_place/Omoe


全屏版本,适合手机观看
https://www.6fancy.com/page/share_place_embed/Omo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5 20: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幽绝处,毕竟在湖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21: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21-4-5 20:31
西湖幽绝处,毕竟在湖西!

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5 21: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想这些都是人工的,实在叹服,巧夺天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21: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喜相逢 发表于 2021-4-5 21:26
想想这些都是人工的,实在叹服,巧夺天工!

我国古代和现在的工匠,建筑人员都很厉害。欧洲的教堂建筑也厉害。
当然现在的大疆也做得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6 11:3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6 12: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6 22: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1-4-10 00:31 编辑

由湖西佳处,想起了姜夔的“竹西佳处”(《扬州慢》),可惜象姜夔李清照这样的文坛大佬终老杭州,却没能为杭州留下传世名篇,很可惜。


真的很希望杭州能在合适的地方,利用旧城改造、棚户区拆迁改造、公园建设、背街小巷有机更新机会,重拾文化记忆,建立一批文化名人的纪念馆,比如:

范仲淹(任职杭州知州);
蔡襄(任职杭州知州); 都是苏轼前任。

柳永(寓居杭州,留下名篇《望海潮》);

李清照(两次到杭州,第二次长居二十年,终老杭州);
姜夔(终老杭州); 他和李清照都居住在余杭门(今武林门)外的西马滕。西马滕! 分量变得如此的重! 居然到现在没有任何纪念馆实物!

辛弃疾(曾入朝(京城杭州)为官,留下观赏杭州元宵节的名篇《青玉案·元夕》);
叶绍翁(长居杭州34年,留下名篇《游园不值》);
朱淑真(杭州青芝坞人,名篇《生查子·元夕》的争议作者之一); 古代杭州元宵节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引得白居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姜夔、朱淑真纷纷留下传世诗词,值得重视)
文天祥(皋亭抗辩)。

张可久(长年隐居杭州,名篇《人月圆·山中书事》寓居西湖山下所作)
郑光祖(终老杭州)

另有元代文化名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张养浩、赵孟兆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7 07: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1-4-6 22:50
由湖西佳处,想起了姜夔的“竹西佳处”(《扬州慢》),可惜象姜夔李清照这样的文坛大佬终老杭州,却没能为杭 ...

您知识真的很渊博, 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9 22: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1-4-10 01:09 编辑
technicolor2012 发表于 2021-4-7 07:06
您知识真的很渊博, 赞


过奖了,我只是对杭州文化地理很感兴趣,尤其是一些名人、名作与杭州的关系。

以前这方面我只知道白居易、苏轼、柳永的部分作品,而后顶多林升的《题临安邸》、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他知道得并不多,也是靠查询网络,这两年获得新知识不少,比如:

1、辛弃疾的著名赏元宵词《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前不知道,去年查出来是写杭州元宵节赏灯的。  惊喜啊。

2、千古名篇《生查子·元夕》居然还有争议作者:朱淑真,杭州人。正统看法是欧阳修的,但欧阳修自己并未将这首词纳入自己的词集,也从未提过这首词,同时代的北宋词人也未提这首词,而朱淑真的《断肠集》却收了这首词。从风格来看,也极为接近朱淑真的女性细腻之风。
而且,杭州元宵灯会历来闻名,早有白居易、苏轼等都写过【白居易“灯火家家市,箫笙处处楼",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到南宋成京城后更有名了,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姜夔都有留作品,朱淑真自小杭州长大,自然不会错过。
对于南宋天下第一盛况、文人网红打卡点的杭州元宵灯会,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朱淑真则”花市灯如昼“,姜夔““花满市,月侵衣。”,陆游“笙歌灯火连夜明。”;睹物思人,李清照写道”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朱淑真则是”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姜夔“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是不是在杭州元宵很有相同感悟啊。
而李清照和姜夔都是伤感体质之人,越是繁华盛况,越是引起旧情伤痛,所以不约而同元月十五特意躲避不出,李清照”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姜夔”却怕春寒自掩扉。……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不过姜夔元月十五之前之后都去赏灯了),两人真像啊。

3、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够有名吧,我查出叶绍翁在杭州居住了34年,留下了大量有关杭州的诗篇,他的交游大多是在京城的江湖派诗人,这首寻访友人的名诗极有可能在杭州所作。

4、张可久的名篇《人月圆·山中书事》公认为寓居西湖山下所作。”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5、两个殿堂级的词人:李清照、姜夔,长居杭州西马腾,终老杭州。

6、贺知章的《咏柳》写的是回到家乡杭州萧山(那时候萧山尚属绍兴管辖)所见之春柳。

7、徐俯的《春日游湖上》(列入小学语文教材)人人会背,写的是杭州西湖。

我还有个看法: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八成是在旅居杭州孩儿巷附近客栈时所写,词中的”断桥“不是象现在很多解释中的”虚指“,而是实指真的西湖断桥,因为上朝归来,必有满腔悲愤和孤傲之气难出,信步走到不远的断桥,那里有自己倾慕的林处士曾隐居之地,还有两人都喜欢的梅花,于是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文思泉涌,写下这首咏梅绝唱。 [ 陆游经常因公事来京城杭州上朝,并有感而发,比如他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就是在杭州客栈所写。]         但我的这个分析没有实证,只是说很有可能,希望能找到实证,并能为世所公认,诗碑铭刻纪念于断桥附近。      还可以联系上清代杭州人龚自珍,辞官返乡途中写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不是一下子为断桥-白堤-孤山新增了文化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9 23: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1-4-9 22:31
过奖了,我只是对杭州文化地理很感兴趣,尤其是一些名人、名作与杭州的关系。

以前这方面我只知道白 ...

我知道古诗不是很多,像望湖楼,孤山寺北贾亭西这些大概知道。
您这个是研究比较深入,很讲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0 00: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1-4-9 22:31
过奖了,我只是对杭州文化地理很感兴趣,尤其是一些名人、名作与杭州的关系。

以前这方面我只知道白 ...

我把这个链接回复到那个作品下面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人文知识。
https://www.6fancy.com/page/places/2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6 01:18 , Processed in 0.04440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