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铁进入了存量时代。
2022年南通开通地铁之后,2023年,没有新晋的地铁城市。内地拥有地铁的城市数量维持不变。2024年,数量同样不变。
2025上半年,依旧没有新增地铁城市。
这也契合之前管理层不断释放的信号,“不再受理普通地市首轮地铁规划”。
省会与首府城市中,尚未开通地铁的城市包括银川、拉萨、海口、西宁4个。
其实,从2024年的各种政策发布来看,不仅地铁进入了存量时代,地铁大扩张时代也结束了。
2024年8月26日,财政部、住建部、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水利部联合发布了《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在《办法》的第13条,明确提出:
政府投资建设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应当依法严格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落实资金来源,加强预算约束,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禁为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违法违规举债,不得增加隐性债务。
来源:财政部官网
意思很明确,以后地方政府不能违规举债来建设没有收益或者收益不足的基础设施。
在当下的大环境下,地方政府化债是第一要务,其他一切都要为化债让路,要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
从行动上看,官方驳回了多个城市的地铁规划诉求。比如青海省会西宁,山东济宁,江西赣州等。
西宁官方在回复市民的提问中明确,“2023年底国家对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重点省份原则上不得新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济宁官方在回复市民提问中,同样明确“国家暂不受理一般地级市的首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报批”。
赣州官方在回复市民提问中表示,我市轨道交通第一轮建设规划暂不满足上报审批条件……“十四五”时期不受理不具备条件的城市和一般地级市的首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报批。
从以上三个城市的回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很明确的消息:
当下没有开建地铁的城市,短中期内,基本不会获批。也即地铁城市进入了存量时代。
除了不批复新的地铁城市外,已经开通地铁的中心城市,新的地铁规划也受到了很大限制。
2024年年初,哈尔滨的地铁二期规划,就因为债务指标不合格,被退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