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LAWDEFENDER

[综合数据] 中国城市地铁里程排名( 不断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1 00: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WDEFENDER 于 2025-11-3 15:29 编辑

白云机场三期交通中心综合体建设亮点纷呈


2025-10-30 16:38 来源:大洋网
分享到:
10月30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交通中心综合体正式投入运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国家重点交通枢纽工程,总投资高达537.7亿元,规划新建T3航站楼、西二与东三跑道、综合交通中心、T3航站楼指廊等核心基础设施。其中,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交通中心综合体项目(GTC)是整个工程的核心枢纽,深度融合“空铁轨路”四维立体交通,致力于打造大型“空路铁”联运零距离换乘交通综合体。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包含交通中心、立体停车楼以及集住宿、就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配套旅客过夜用房,是国内首个实现“两高铁、两城际”无缝衔接的超级工程。


交通中心打造大型“空路铁”联运零距离换乘交通综合体。高快速路方面,围绕白云机场,由机场北边的珠三角环线高速、西边的广乐高速和机场高速、南边的花莞高速及其西延线、东边的广连高速和机场第二高速共同组成“井”字形高速公路架构;在高铁网络方面,广河高铁、广中珠澳高铁2条干线将通过正线直接引入机场,同时广湛高铁、广深第二高铁、广清永高铁、贵广高铁广宁线4条高铁将以联络线方式接入;城际铁路方面,穗莞深城际将以正线引入机场,并与广佛环城际实现共线运营,形成更加紧密的区域轨道交通网络。进而实现机场与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互达、与湾区主要城市60分钟通达、与周边省会城市180分钟互联的“30/60/180”时空圈布局,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全球的重要门户。

作为国内首个引入ICS行李系统至轨道站厅层的交通中心,为方便旅客出行,在其地下二层设有自助式值机和行李托运系统,未来预计43%通过轨道交通出行的旅客可以实现分散就地值机和行李托运。从而与航站楼行李系统实现高效联动,提升中转效率,最大程度解放旅客双手,为旅客打造兼具效率与温度的出行体验。

伴随着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及交通中心综合体的全面投运,白云机场客货吞吐规模将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其以全天候、一体化换乘,联通白云机场与广州中心城区、珠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对于有效提升广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3 15: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机场三期交通中心综合体建设亮点纷呈


2025-10-30 16:38:56
广州日报新花城


10月30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交通中心综合体正式投入运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国家重点交通枢纽工程,总投资高达537.7亿元,规划新建T3航站楼、西二与东三跑道、综合交通中心、T3航站楼指廊等核心基础设施。其中,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交通中心综合体项目(GTC)是整个工程的核心枢纽,深度融合“空铁轨路”四维立体交通,致力于打造大型“空路铁”联运零距离换乘交通综合体。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包含交通中心、立体停车楼以及集住宿、就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配套旅客过夜用房,是国内首个实现“两高铁、两城际”无缝衔接的超级工程。

工程的最大亮点是交通中心上方5000平方米的采光穹顶,穹顶以“木棉花开·九天银河”为设计理念,长约174米,最大跨度32米,为拱形网壳结构,由1222个圆毂和3878件方管杆件构成。该结构创新采用“六角扇区+后张拉索”体系,优化六角圆毂钢桁架为41个分片单元进行分片安装,优化原设计双固定张拉索为单端可调节索,实现张拉索分段张拉、同步调节。采用三维扫描机器人+BIM协同技术,建立LOD400精度模型,集成3D扫描逆向建模技术,实现钢结构构件以及后期每一块三角玻璃的精准下料和身份编码,以达到设计要求的视觉效果和精度控制。


为打造更具时代气息的“羊城启航·丝路新篇”广州城市形象,交通中心在公共空间设计上巧思妙想层出不穷。无论是别具特色的“飞机启航”动感意象,还是时空科技感十足的“时空穿梭・枢纽对话”数字化表达,以及全球最大的以“羊城花冠,海润连城”为主题的椭圆形全景水族馆,还有精心规划供旅客迎接亲友、临时休息的“城市新客厅”,都赋予了广州白云机场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新的时代注脚,让出行兼具城市文化体验。


交通中心打造大型“空路铁”联运零距离换乘交通综合体。高快速路方面,围绕白云机场,由机场北边的珠三角环线高速、西边的广乐高速和机场高速、南边的花莞高速及其西延线、东边的广连高速和机场第二高速共同组成“井”字形高速公路架构;在高铁网络方面,广河高铁、广中珠澳高铁2条干线将通过正线直接引入机场,同时广湛高铁、广深第二高铁、广清永高铁、贵广高铁广宁线4条高铁将以联络线方式接入;城际铁路方面,穗莞深城际将以正线引入机场,并与广佛环城际实现共线运营,形成更加紧密的区域轨道交通网络。进而实现机场与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互达、与湾区主要城市60分钟通达、与周边省会城市180分钟互联的“30/60/180”时空圈布局,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全球的重要门户。

作为国内首个引入ICS行李系统至轨道站厅层的交通中心,为方便旅客出行,在其地下二层设有自助式值机和行李托运系统,未来预计43%通过轨道交通出行的旅客可以实现分散就地值机和行李托运。从而与航站楼行李系统实现高效联动,提升中转效率,最大程度解放旅客双手,为旅客打造兼具效率与温度的出行体验。

伴随着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及交通中心综合体的全面投运,白云机场客货吞吐规模将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其以全天候、一体化换乘,联通白云机场与广州中心城区、珠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对于有效提升广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4 01: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轨道交通圈到湾区都市圈 广州深化广深“双城联动” 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高质量一体化


2025-11-13 07:01 来源:大洋网
分享到:



地理“多城”生活“同城”

1小时同城化圈,2小时协同发展圈——广州都市圈正越变越“小”,地理上的“多城”日益成为生活上的“同城”。

2024年,广佛南环、佛莞城际相继通车,与佛肇、莞惠城际实现“四线贯通”、公交化运营。一条258公里的城际大动脉,串联起惠州、东莞、广州、佛山、肇庆五市。佛山、东莞中心区纳入广州半小时通勤圈,肇庆、惠州中心区纳入广州一小时通勤圈,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更为深刻的变化发生在日常体验中。旅客如今搭乘城际如同乘坐地铁,随到随走,无须提前购票。乘客在佛山、惠州、东莞、肇庆,无须换乘即可快速到达广州琶洲会展核心区、国际金融城及广州白云机场。今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又有3条(段)城际铁路和2条(段)地铁开通运营。据介绍,新线路开通后,从广州琶洲站出发,30分钟内可达白云机场、佛山及东莞中心城区,60分钟可达深圳机场、肇庆及惠州中心城区,90分钟可达清远中心城区。

“轨道上的大湾区”仍在加速。据介绍,广州地铁集团年底前还将开工建设佛穗莞城际,同时接管运营穗莞深城际,开通广清城际铁路南延段、地铁二十二号线后通段。届时,广州地铁运营的“地铁+城际+有轨电车”总里程将突破1300公里。一个以轨道为血脉、高度整合的超级城市体正加速成型,都市圈在飞驰的列车中,联系越来越紧密。

半径扩展成绩亮眼

通勤时间在缩短,发展半径却在扩展。广州都市圈的“大”,是格局之大、动能之大。

2023年,《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佛核心区为引领,以肇庆、清远中心城区为发展极,依托主要交通廊道,构建“一核两极四轴”的总体发展格局,深化与深圳都市圈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合作联动,形成核心引领、轴带支撑的发展态势。

广佛一体,交出亮眼答卷。作为全国同城化发展的先行区,2024年,广州与佛山两市GDP总量达4.44万亿元,占全省三成以上;常住人口规模2867.7万,以全省6%的土地和22%的人口,贡献了32%的经济总量。

广清协同,不断取得新成效。两地携手深化广清一体化建设,截至2025年9月,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已累计引进强链扩链型、龙头配套型项目超800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落户企业超500家。

依托广深港高铁、广汕高铁、广深铁路等,广州深入推进与深圳的“双城联动”,推动广州南沙与深圳前海两大平台联动发展,推进广州东部中心与东莞水乡地区深度融合,促进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等重大创新平台紧密合作。2025年,“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跃居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首位,标志着广深区域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高地。

广佛“半小时生活圈”走进现实

在区域一体化的叙事中,交通通勤大数据如同一把尺子,精准丈量着城市间融合的深度与广度。

今年8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广州都市圈通勤空间报告2024》(简称《报告》)揭示,粤港澳大湾区跨城通勤规模已达129万人次,其中广州跨城通勤人口达61万,核心引擎作用显著。



2021年

南沙科学城被省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

2022年

广州实验室、鹏城实验室在广深两市互设基地。广佛环线佛山西至广州北段开工。

2023年

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和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一体化规划分工方案印发实施,城市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2024年

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开通运营,实现与佛肇、莞惠城际“四线贯通”。佛清从高速北段、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工程(广州段)建成通车。

2025年

广州东环城际(番禺—白云机场北)、琶莲城际和广惠城际北延段(小金口—惠州北)开通。

数说

截至今年10月,广州地铁集团运营的城际铁路达420公里,连接广州、佛山、东莞、惠州、肇庆、清远6城,串联10个枢纽,与14条地铁线共17座地铁站便捷换乘,构建起“轨道上的大湾区”核心骨架。

2024年,广州与佛山两市以全省6%的土地和22%的人口,贡献了32%的经济总量。

截至2025年8月,广清产业园累计签约项目357个、已培育规上企业108家、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近1200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15 00: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路帖子贴那些东西做啥?  根本混淆主题内容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6 16: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20-2030年)》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计划总4741亿元,目标投资建设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的“轨道上的大湾区”,实施13个总达到约775公里的城际铁路项目,以及5个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

  2021年,《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公布。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于2021年9月29日发表《广东将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心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文,提出“十五”时期广东铁路运营里程将增长到6500公里,其中高铁路快速增长到3600公里,实现高标准铁路“市市通”。

  为打造“轨道上大湾区”,这份规划文件把粤港澳大湾区“十四五”期间的轨道交通目标分为两类,一类是强化铁路枢纽布局,一类是推动通道高效衔接、多网融合。
  枢纽建设主要是强化广州国际铁路枢纽和深圳全国性铁路枢纽功能,同时重点推进珠江口西岸铁路枢纽规划建设,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客内货外、多点到发、点线协调的粤港澳大湾区铁路枢纽物流,正对应规划图上多条红蓝线所指向的几座核心城市,它们是这个地区的“枢纽”和“重要器官”。
  通道建设一是建设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珠海至肇庆高铁、广佛江珠城际铁路、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铁路等,推动广深港高铁和广珠城际铁路进入广州中心城区,建设广深、广珠快捷走廊;二是加快建设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佛肇城际—佛海关城际—海关惠城际、肇顺南城际—中南虎城际—塘厦至龙岗城际等3条横向铁路通道;三是加快深圳至江门铁路建设,珠海经南沙至深圳的环珠江口直连铁路通道。这些通道形成了如同粤港大湾区运输人流、物流、财富等“营养物质”的血管,心脏泵出血液在周身循环,生生不息、激荡澎湃。


  “硬联通”让大湾区成为“一座城”
  “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经过“十四”时期近5年的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正加速“1小时生活圈”。现在,广深港高铁实现了“公交化”运营,从广州南站出发,乘坐广深港高铁仅需48分钟,即可获得首都市中心的西九龙站。

  2024年5月,广佛南环城际、佛莞城际铁路开通,与已建成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铁路实现“四线一线”,全长258公里、横贯粤港澳大湾区的贯通城际铁路,从西向东穿越肇庆、佛山、广州、东莞、惠州5座城市,全程仅需215分钟左右,随行到走,和地铁顺利一样,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第一个重要目标。

  今年9月29日,粤港澳大湾区又有3条城际铁路和2条地铁开通运营,国铁、城际、城市轨道交汇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连线成网、无缝对接”又迈出了第一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16 18: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埃兰cxJ2 于 2025-11-16 22:22 编辑

城际与市域铁路(不包括非国铁标准的市域线、只能是市域C与国铁信号)——只差一个区域覆盖范围与规定时速度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24 10:53 , Processed in 0.35788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