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8-5 12: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程投资团队深谙资本市场的估值密码。对呀诺达的运作堪称教科书案例:先通过管理输出提升景区EBITDA,再借助海南自贸港政策包装“中国热带雨林第一股”概念,最后推动独立上市。这种“运营修复+故事包装+资本退出”的三段式打法,与复星旅文运作三亚亚特兰蒂斯如出一辙。同程在2024年6月投资的湄公河旅游股份也是这样的逻辑,被投标的在动物园为主要形态的度假区领域有二十多年的运营经验,且在国内多个区域已经布局了景区,公司还需进一步规范化治理和进行更好的顶层设计,以谋求在资本市场的机会。
更值得玩味的是同程未来对大连圣亚的处置,通过注入同程的线上流量,将这家传统海洋公园企业的市盈率从15倍拉升到30倍,再用增值后的股权质押融资,反哺新项目投资,形成永动循环。据测算,同程通过这类资本运作,其投资项目的平均IRR可达25%以上,远超文旅行业8-12%的平均水平。在创业公司层面,同程围绕酒店、旅行社的核心业务选择细分赛道头部企业布局,兼具财务投资和产业协同,但部分项目持有周期较短,如在2024年11月和2025年2月相继退出的快住智能和绿云,持有期在2-3年左右。且目前版图中已经有自己全资控股的金天鹅科技。
同程的嗅觉很敏锐,不放过任何在其主业务领域的好公司。2020年,同程控股创始人吴志祥曾表示,让其团队研究游侠客,一家做社群化旅游产品的旅行社,他认为这家公司的产品能力太强了,但他们自己怎么都学不会。
打不过就买下,2022年,同程将游侠客收购,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其实,金融板块曾是同程生态的重要拼图,但2024年“3·15”晚会曝光其礼品卡套路贷后,11亿收购广州旅金科技的计划流产。目前,同程转而通过产业基金(如青岛海控天程)间接布局供应链金融,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调整,既保留了资本运作空间,又规避了直接监管风险。
就像赛车手遇到弯道,主动降速只为更稳地过弯。同程的“低调强势”本质是一场降维打击:用互联网企业的资本效率改造传统文旅行业,用数据驱动的精细运营取代粗放管理,用生态协同价值替代单点竞争。从现有布局看,同程可能沿着三条主线推进:一是继续收购有上市潜力的文旅资产(如呀诺达曾计划IPO);二是深化“复星旅文式”的IP运营,尝试分拆成熟业务;三是在海南、成渝等战略区域复制政企合作模式。其终极目标,或是打造一个集OTA平台、线下景区、内容IP、消费金融于一体的超级生态。当行业还在讨论流量争夺时,同程已悄然完成了从渠道商到资源掌控者的身份转换。这种战略定力,或许正是其能在OTA红海中突围的关键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