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G家发改W正在调整地铁申报标准,在下一个五年,没有地铁的城市,将继续关闭受理首轮地铁建设许可的大门,已经建设首轮的城市,例如沈阳,将大幅度提高资本金占总投资的实际比例,同时引入财政体系考核机制,严禁地方企业垫资,二级财政收入等诸多非本市财政体系产生的直接收入并入地铁建设资本金范围内。同时约束资本金每建设年度的投入比例,按照新规要求,每年仅有少量城市财政收入资金将作为资本金,投入至轨道交通建设当中。
G家层面,地铁将从大干快上,变成精雕细琢。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大多数城市已经完成轨道交通骨干线网的建设,再去大干快上过多的地铁线路,经济的边际效应是在逐渐递减的。G家支持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便利民生辅助城市发展,但是也绝不允许座城市铺张浪费随意建设边际效益极低的城市基础设施。
在G家发改W新规定当中,沈阳受到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资本金比例的大幅调整,而是国家发改委针对新的轨道交通线路沿线的人口和岗位密度有了更为精确的要求。在2021年版的轨道交通批复新规则当中,G家首次引入了轨道交通线路两侧1公里的人口岗位密度的指标,但是这个指标存在着不精确性,在新版的规定当中,1公里的距离指标被更改为步行可达性15分钟,这项新规对沈阳来讲是灾难性的,原先可以靠单纯物理距离说服发改委有足够的人口和产业就业支持地铁的客流。现在由于沈阳的城市建设体系协调性不是很完整,类似于新宁街地铁站这种有站缺路的情况,看似周围很多楼盘处在1公里的物理距离范围内,但实际步行可达性的时间远超15分钟。同样的很多别的城市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而且在新的规定当中,G家发改W不仅要考量已经步入审批阶段的新线路,更要溯及既往,审查老线路的情况。在新规当中,对已经开通地铁线路周围的低效率利用的的考核会极为严苛。这项考核指标同样是沈阳轨道交通建设终止于2028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