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nwx

无锡高校大学教育(无锡学院、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等教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江苏师范大学:江苏最委屈的省字头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原名徐州师范大学,成立于1957年,最初位于江苏省无锡。

1952年,苏南军区在无锡创办苏南军区转业干部速成中学,后发展为江苏转业干部文化速成学校。

1958年,学校迁至徐州,并于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

1996年,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所属的徐州工业学校并入,增加了学校的教育资源。201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nwx 于 2025-9-12 10:38 编辑

3、无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师资摇篮的 “衰落”

无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曾经是无锡教育的骄傲,在无锡教育发展历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无锡乃至周边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师资,撑起了基础教育的一片天。

无锡师范创办于 1911 年,最初为 “官立江苏第三师范学堂” ,此后历经多次改名和变迁,具有100年历史的著名老校。在发展历程中,无锡师范形成了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培养出的学生遍布无锡及苏锡常地区的小学,为基础教育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据统计,曾经无锡地区大约有 80% 的小学教师都毕业于无锡师范 ,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洛社师范创办于 1923 年 ,同样在小学教育师资培养方面成绩斐然。学校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多年来,洛社师范为无锡地区的教育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许多毕业生成为了学校的骨干教师和管理者。

无锡教育学院脱胎于无锡师范 ,1958 年开始独立办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为无锡地区培养了数量可观的中小学老师,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为提升无锡中小学教育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进入 21 世纪,无锡师范学校的发展遭遇了瓶颈。无锡师范和洛社师范先是合并,然后2014年并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校区,成为二级学院“师范学院”。

24年又单独设立为“无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随着师范专业招生人数大幅减少,曾经的辉煌逐渐黯淡。

没有及时升为无锡师专,直至成为师范本科院校,是锡师永远的遗憾。镇江师专、苏州师专如今已是本科院校,无锡师范兜兜转转如今还是专科。


无锡教育学院

在 2001 年并入江南大学 ,成为江南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虽然师范教育升格到了本科级别,但好景不长,江南大学教育学院后来又并入了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师范教育专业停招学生,无锡的本科层次师范教育就此终结 。

这些师范院校的衰落或转型,对无锡教育事业的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如今,无锡在师范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大不如前,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许多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学生不得不去外省外市求学,因为无锡缺乏优质的本科师范院校。

这不仅导致无锡本地生源的流失,也使得无锡在基础教育师资的储备和培养上处于劣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无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流失的高校:未竟的高教梦想

除了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和无锡师范院校外

无锡还有一些高校在历史的进程中悄然离开或消失,如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宜兴农林学院等,它们的离去同样给无锡高教资源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苏南文化教育学院

1950年1月,为了配合解放后建设新教育的要求,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向**人民**教育部及华东军政委员会建议,由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组建公立文化教育学院。

成立了以苏南行署副主任刘季平为主任委员的筹备委员会。4月,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并入公立文化教育学院。同年更名为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在无锡社桥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校址办学。

1952年,苏南文化教育学院与私立东吴大学、私立江南大学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即后来的苏州大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nwx 于 2025-9-12 10:34 编辑

4、私立江南大学

私立江南大学曾在无锡短暂存在 。它由荣德生先生创办,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也曾汇聚了一批优秀的学者和学生,为无锡的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所大学最终没能在无锡扎根,其消失使得无锡失去了一次发展高等教育的机会。如果私立江南大学能够持续发展,或许会为无锡打造出另一张高等教育的名片,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为无锡提供更多支持。

1952年7月以前中国无锡私立综合类大学

私立江南大学(1947-1952)是由MZZBJ荣德生在无锡发起创办的一所私立综合类大学,与GL**大学、私立金陵大学、私立东吴大学并称为解放前“江苏四大高校”,为XGZ成立初期培养工农业高级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1947年10月,私立江南大学创办,分设文、农、理工“三院九系”,学制均为四年本科。

1948年在国内首创三年制面粉专修科。1950年设立中国第一个食品工业系。

1952年院系调整时,私立江南大学撤销建制,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食品工业系(含面粉专修科)并入南京工学院,数理系及校部并入苏南师范学院,化学工程系并入华东化工学院,工业管理系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农艺系并入苏北农学院,后发展为东南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扬州大学等校。在以原荣毅仁为代表的荣氏家族的认可和大力支持下,

1985年7月江苏省人民**批准无锡大学(1980年由无锡市筹资创办)更名为“江南大学”,沿袭私立江南大学校祚,

1996年4月由大专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江南学院”。原国立ZY大学校长顾毓琇于1995年5月6日为复校后的公办江南大学亲笔题词“江南第一学府”以示勉励。2001年1月,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前身无锡轻工业学院为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迁建)、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

新江南大学继续得到了荣氏家属的巨大支持,由教育部直属,承继无锡轻工大学的同时,兼祧原私立江南大学(江南学院前身)

私立江南大学实习工厂

私立江大师资力量雄厚。初创时,即重金聘请一批社会知名人士和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主持校政或任教。由中国电机工程界的老前辈顾惟精任副校长兼理工学院院长,历史学家钱穆任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农学家韩雁门任农学院院长,教务长前有唐君毅、后为骆美轮。先后聘任的教授有周同庆、张泽尧、朱正元、朱东润、朱宝镛、张云谷、金圣一、樊映川等。

私立江大管理严格,校风良好,师资力量堪称雄厚,办学五年,共招生1150多人,为我国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如邓鸿勋 、王立猛、钱慈明、蒋凌棫、刘家和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5、华东艺术专科学校

华东艺术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上海美专与苏州美专、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成立于无锡。


1912年,上海图画美术院成立,后改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专的成立,掀开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的第一页,标志了具有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的新型学校的正式诞生,从而构建了一个确立先进的美术教育体系、培养专门的美术人才、造就未来的美术大师的实验平台。

1958年,华东艺专迁址南京,并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


1959年,升格为本科高校,并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洁seu 发表于 2025-9-11 19:51
无锡应该做大做强东大,那个小校区聊胜于无,存在感还不如南理工江阴,其实宜兴应该大力引进南航,这样市区 ...

最大问题是分散,其实集中到梁溪科技城、惠山高铁新城、锡东宛山湖就可以了,其他全部撤并,东一个西一个的。
北京的高校基本都是跟信息产业基地在一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6、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

1978年5月,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成立于无锡。1979年,南京化工学院常州分院撤销,在校师生并入无锡分院。

1980年12月,无锡分院改名为江苏化工学院,从无锡搬迁至常州。

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

2010年,更名为常州大学。

还有一些高校曾有在无锡发展的意向,但最终未能落地。比如,荣德生先生曾出资买地,意欲引进复旦大学 ,但最终擦肩而过。

这一错失,让无锡失去了一次与名校合作,提升自身高教水平的绝佳机遇。这些高校的离开或未能入驻,使得无锡在高教资源的积累上落后于苏州、徐州等城市,也限制了无锡在科技创新、人才汇聚等方面的发展潜力。

https://ghzc.cczu.edu.cn/2023/0327/c20771a322239/page.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7、苏南新闻专科学校

1946年,为了培养新中国的新闻记者,根据战争和政治形势的发展需要,按照抗大的办学形式,ZGZY创办了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华中新专,是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以培育为人民服务的新闻人才为目标的学校。

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华中新专随之南下。7月1日,学校改名为苏南新闻专科学校,新校址选在无锡西郊的惠山北麓。校长为中共苏南区委宣传部长汪海粟,副校长徐进,教育长罗列,注册科(实为组织科,初解放时以注册科名较易接受)长汪克之。

学校成立了校务委员会,**是徐进,副**为罗列,委员由汪克之、孙葵君、焦彬、胡子衡、汤锡淮组成。

此为新专第四期,学员大多为进步青年大学生,部分为高中毕业生,从1300名报名者中录取了220名,可见竞争比较激烈;设三个班、一个队,每个班60多人,分为七、八个小组。这是新专四期中学员中机构和人员最为整齐的一期。

锡惠公园云起楼 苏南新闻专科学校旧址


高晓声、林斤澜就是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在无锡招收的学员。这一届学员,还参加了无锡农村工作团,在乡下三个多月;还进行一个月的“共同纲领”学习。


1950年,随着苏南、苏北、南京两区一市合并组建江苏省,新专改名为江苏新闻专科学校;

随后,新专融入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现已发展为这两个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nwx 于 2025-9-12 10:51 编辑

8、无锡纺织工学院

1952年,无锡纺织工业学校成立。无锡纺织工业学校校徽,1958年,升格为无锡纺织工学院。

1962年,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即后来的江南大学。

江南学院

1980年10月,无锡市人民**决定建立无锡大学筹建委员会。

1981年,在无锡大学基础上创办无锡职业大学,无锡职业大学为市属走读的全日制高等学校。

1983年,无锡职业大学与无锡市职工大学联合办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84年,无锡职业大学改名为无锡大学。

1985年,将当时专科层次的无锡大学更名为江南大学。

1996年,江南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江南学院。

2001年,合并组建江南大学。


无锡教育学院

1955年9月,无锡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创建
1961年3月,改称无锡市教师进修学院。
1970年2月,学院停办。
1973年8月,复办无锡市教师进修学校。
1983年7月,更名为无锡教育学院。

2000年,合并组建江南大学。

无锡纺织管理干部学院

1986年,无锡纺织管理干部学院成立,是纺织工业部为培养后备干部新建的承认高等学校。

1993年12月,中国纺织总会管理干部学院与中国纺织大学合并,保留“中国纺织总会管理干部学院”的牌子,校名为中国纺织大学无锡分校

1999年,改称东华大学无锡校区。2003年,原东华大学无锡校区整体并入江南大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世纪无锡曾经有10所大学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10所大学,既有建制撤销的,也有并入其他高等院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nwx 于 2025-9-12 11:04 编辑

无锡目前有多所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及二级学院

主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爱尔兰学院

合作方:爱尔兰香农理工大学。
成立时间:2018年。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6个高职专业。
学制:3年,学生可获爱尔兰普通学士学位(视同中国大专学历)


无锡太湖学院苏格兰学院

合作方:英国西苏格兰大学。
成立时间:2020年。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
学制:“3+1”模式(国内3年+国外1年),毕业生获中英双学位。


江南大学莱姆顿学院

合作方:加拿大莱姆顿应用技术学院等北美高校。
成立时间:2001年。
专业:通信工程、工商管理等本科专业。
特色:全英文授课,毕业生可获外方学位证书,部分学生进入牛津大学等深造。

其他中外合作项目

无锡学院新西伯利亚学院: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合作,非独立法人机构。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大数据与会计等中外合作专业,学费约1.2万元/年。

无锡太湖学院:部分本科专业与国外高校合作,学费较高(如6.4万元/年)。

办学特点

学历认证:多数项目毕业生可获得中外双学位或外方学位(教育部认证)。
教学模式:引入外方课程体系,部分专业全英文授课,强调国际化培养。
升学就业:部分学生通过合作项目赴海外深造或进入跨国企业就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jnwx 发表于 2025-9-12 11:02
无锡目前有多所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及二级学院

主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这些名气太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nwx 于 2025-9-14 10:44 编辑

9月12日上午2025年省、市重大项目

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正式开工!


南京邮电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南邮无锡校区的开工,为这片热土注入了最澎湃的“科创流量”。

南邮无锡校区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原则,可以有效填补无锡高等教育资源缺口,推动校地在教育、科技、人才领域深度协同,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搭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桥梁。

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位于惠山高新区枢纽片区,紧邻沪宁城际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惠山枢纽。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908亩,总建筑面积约35.2万平方米,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和“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实施,一期工程预计2027年竣工投用。

校区聚焦未来信息科技、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等前沿方向,设立5个学院、建设13个高水平专业,规划办学规模1万人,打造本、硕、博结构合理的一体化培养体系。

https://mp.weixin.qq.com/s/DIMPfCN9RWYh0qZ4NT3lh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锡又一所名校曝光:蠡湖未来城再传来重磅消息,将快马加鞭推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无锡滨湖实验中学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这所学校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无锡市教育局合作共建的公办初中,

将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选派管理团队、学者名师等,全程参与、全链介入学校教育教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无锡滨湖实验中学坐落于蠡湖未来城东侧区域,从《无锡市蠡湖未来城单元详细规划》中可以看到,学校大概率位于鸿桥路与蠡溪路交叉口西北侧。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学校深入推进“多语种+”办学战略,致力于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学校课程将充分体现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优势特色,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导向,开设外语小语种特色班,面向全市招生。积极探索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外语特色培养路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jnwx 发表于 2025-9-15 17:56
无锡又一所名校曝光:蠡湖未来城再传来重磅消息,将快马加鞭推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无锡滨湖实验中学等重点 ...

提取关键词是吧,看到大学两个字走不动道了?转人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9-15 21:15 , Processed in 0.04552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