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nanoeuro 于 2012-12-15 15:09 编辑
车站枢纽的体验不满意度调查发布36小时后,收到25位网友的反馈,依照调查数据做出分析总结。先说一下调查项目的设置是如何设计的:车站枢纽的客运功能是完成旅客的吞吐,人员的双向吸纳与发送,旅客的体验是对车站功能完善与否的重要评价,在肯定铁路和相关工作者的成绩的同时,暴露不满意方面也是相当有帮助的。所设置的选项归类为:1,6出发和途中归为铁路市政配套;2为铁路运力;3为车站售票能力,4,5为场站管理,都为站场部分;7,8,9为对高铁部分的体验、预期调查。选项按照普通旅客的出行顺序展开,选择有代表性的体验用于调查,车站直接针对现在的保定站。
具体投票设定为前6项中选择三项最不满意的体验,回收的反馈理论为75票,实际回收78票,说明在所有网友充分投票的同时,有三名网友把针对高铁调查的不满意票放到了前6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查的焦点,但影响不大,计算时选择忽略此三票总票数仍然按理论上限计算。在后面三项针对高铁部分的调查中,设置为单选,选择的含义是:有体验但不满意;不选的含义是:暂时无体验不发表看法或有体验但可以接受,综合起来就是针对所设单项的不满意度或关注度。
投票结果总结是:铁路车站的市政配套部分获得15+21票(共36票)占比例48%;铁路运力部分获得11票占比例14.7%;车站售票能力获得15票占20%;站场管理获得16票占21%;高铁部分的意见票只有9票分散在票价、细节管理两方面。按照受最不满意方面的影响范围角度统计:车站的市政配套对参与者的影响比例为出行60%,返程84%。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 买不到票 的体验原本是压倒一切的最糟体验,此次调查参与者也表达这样的观点,现在的情况是网络和电话提前购票已经分散了现场购票的风险,所以这部分占比相对较低,但还是影响到了参与调查网友的44%,可以想象在没有网络、电话购票之前的情况会有多糟。
本次调查的结果中的保定站部分真是让人吃惊:不属于铁路系统的市政配套占据最不满意排行第一位;车站的站场管理其次,车站的售票能力的不满意度超过对运力不足的不满意度,结果很有保定的特点-拥有一条方便的铁路但缺少配套的服务,总体就是硬件好了软件跟不上了。现在正在进行中的建设情况同样体现了这方面的问题,两个新建火车站的配套道路、公交站场都严重拖了后腿,不能不说是规划不到位和执行规划的能力严重落后于需要。同样需要关注的是高铁部分,因为参与网友还缺乏亲身体验,表现为关注度或不满意度低。由于高铁本身已经规避了运力和售票的限制,环境也发生很大变化,相应的不满意方面自然会集中,加上高铁票价的提高,旅客花了大价钱而可挑毛病的方面范围又有所集中,以后的不满意度不可避免会大幅提高,引起新的烦恼,不过烦恼的层次是高了不少。
眼下的俩车站眼看外层脚手架都脱了,越来越漂亮了,不过越是想要接近它,越发现问题。忽然想到了08年北京国际车展那次,展会也是放在郊区,四周都是泥路,里面开幕式要开始,车模们都差不多脱好了,表情也基本到位,外边观众还在忙:驾着车忙着找车位、坐着摆渡车往展会赶、再远的还在四处打听怎么走,眼看快挤到了,冷不丁看见好多人急急忙忙往相反方向走,原来是一外籍车企高层下车摔了一跤裤子上都是泥被人驾着赶回车上换裤子,跟他比我们都算很幸运了,光鞋底踩了泥而已。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