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雨鱼 于 2013-1-27 09:57 编辑
过去五年,是江西经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五年,经历国内外复杂多变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战胜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大洪涝灾害、旱涝急转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008年至2012年,全省经济每年不断迈上新台阶,财政收支同步较快增长,区域经济蓄势待发,城镇化加快推进,未来的经济还会不断有新惊喜。

经济每年都有新跨越
2007年,江西GDP站上5000亿元台阶;2008年~2009年,分别突破6000亿元、7000亿元;2010年,一步跨越两个千亿台阶,突破9000亿元;2011年,实现惊人一跃,跻身“万亿元俱乐部”。人均水平更有了大幅提高,2010年江西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标志着我省经济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步入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2011年人均GDP跃上4000美元,达到4007美元。
同时,农业生产稳定发展,至去年底,粮食产量连续九年稳产增产。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显著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上万元级台阶,达11222元,到2011年增至17495元。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吃、穿、用等传统消费品比重下降,住房、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等消费快速增长。
财政家底随之大幅增厚
来自省统计局的经济数据,去年全省GDP预计实现12850亿元,约增10.7%;人均GDP约2.85万元,向3万元迈进。全省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万亿元,预计达11380多亿元,增长30%以上,总量是2007年的3.6倍,五年年均增长32.2%。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财政家底随之大幅增厚。2012年,省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完成2046亿元;财政支出完成3100亿元,民生等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其中,全省各级财政新增投入财政教育经费约100亿元,教育总支出(含中央专款)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稳定在4%以上。对比显示,2012年的财政收支均较2007年增2倍以上。
南昌九江赣州“一极两翼”显活力
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看,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步伐加快。2012年,预计南昌市GDP、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突破30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大关,分别增长12.5%、21.6%、19%;GDP增幅位居全省设区市第一。
伴随沿江开放开发战略加速推进,2012年九江市预计实现GDP1420亿元,增长12%;财政收入跃上200亿元台阶,达到218.6亿元,增长35.1%,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0个百分点以上,总量稳居全省第三。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2012年,赣州市主要指标增速在全省设区市中排位前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连续三个月居全省设区市首位。
发挥优势做大江西经济总量
对于我省经济取得的成绩,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彭勇平表示,我省这几年之所以能够取得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关键是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深化对国情、省情的认识,紧紧抓住江西发展不足这一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动摇,不折腾,充分发挥江西的区域优势、生态优势,制定了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并chutai了一系列促进这一战略的政策措施和重大举措。
“比如抓大项目,抓固定资产投资,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苏区振兴成功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继续深入推进,支持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加快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等重大战略启动实施。”彭勇平分析。
人口城镇化将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统计显示,至2012年末,我省城镇人口达到2139.82万人,比上年新增88.6万人,相当于增加一个大城市的城镇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51%,比上年提高了1.81个百分点。
省统计局人口社科处分析,今后一段时期,人口的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一大红利,对于拉动我省内需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是下一轮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引擎。抓住人口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高全省人口城镇化水平和质量。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