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4-11 13: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现场实录
史建:谢谢王恺先生的精彩演讲,他从一个非常微观的切入点,就是医疗界做的绿色设计方面做了很有意思的探索,我们现在再把视点拉回来,重新回到一个理想的状态,我们看一看远大可建是怎么做天空城市的探索,下面有请远大可建天空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唐瑛女士。
唐瑛:谢谢。上午的会议大家有点儿疲倦,这里给大家放一个视频,是我们远大可建设计的一栋30层的酒店。
(视频)
整个搭建了360小时,之前的基础已经完成了,360小时是上面结构的部分。这个酒店现在在湖南湘阴,有时间欢迎大家去体验。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天空城市的独特意义”,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远大可建副总经理,同时也是天空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我们成立天空城市有点儿类似万通立体城市这样一个概念,专门把它作为一个独立开发推广的项目,我们会以天空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的名义逐步推广开发天空城市,之前听了各位嘉宾老师讲了很多包括一些理念上的,包括一些项目上的,我这个真正想实实在在的跟大家介绍一下远大可建,远大天空城市应用到建筑上的一些先进的科技,我们一些节能的技术,这方面的情况想跟大家做一下汇报。
天空城市我们的想法是把一个建筑把它所有城市的功能都汇集在一个建筑里,在这里面跟万通的立体城市有着不谋而合的一些理念,但是远大一直致力于建筑科技的制造,我们是一家制造型的企业,现在我们也想做我们自己擅长的,比如说制造这一块的一些工作,也想今后找到比如和万通立体城市这样的公司合作,把他们擅长的,比如开发规划这样的一些工作交给这样的公司去操作,我们来做我们擅长的制造技术这块的工作。
天空城市对于我们来讲,我们认为我们在这里面要使用到最高的建筑科技,最高能源效率,最高空气品质,最高土地效率和最高生活享受,我们希望真正的能实现我们自己科技的品质。首先,我们采用远大的可建技术,远大的可建技术跟传统的技术不同,最主要的是模块化的设计,我们在工厂里所有的部件都在工厂生产完成,我们一个模块就是一个标准为一个部件,一个模板,3.9×4.6的模板,这是已经确定下来的一个模块,同时在工厂化制造,快速搭建,搭建过程中产生1%的建筑垃圾,采用人性化施工,并且在建筑过程中无水、无尘、无火,所有焊接的部分全部在工厂生产完成了。
快速搭建大家已经看了视频,那个视频是一个30层的,我们天空城市超高层一天搭建三层的速度,93%的工作是在工厂完成的。
这是工厂生产的场景,这一块是我们工厂生产模块的一个主板的场景,主板里我们空间有450的大空间,所有的管道,包括水管它的排水给水,还有一些电线的管道都在这里面完成。这都是在工厂装配完成,装配完成之后,再由车辆运输到现场,刚刚大家看到的视频,全部是由我们这样一个大的平板车,每个车上会配载两块主板,我们一座超高层的大厦有280万个部件,这些部件都是按照类似于生产汽车或者生产飞机这样的纳入到我们整个生产流程和管理的程序,同时以工厂化的制作,以生产工业产品的检验和衡量的标准去检验我们的建筑,可以达到一个计量的品质。我们整个主板,60平米的主板上我们的对角线的工差可以达到0.1毫米,因为我们是完全按照工厂化的制作标准来做的,生产完成之后配载,在这上面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一个主板上管道已经完成装配,我们把这个地方的房间所需要的楼板、墙板,还有所需要装配的玻璃、门窗、卫浴,等等一系列都配载在这块主板上,到现场进行装配。
对于能源效率来说,我们整个可建,可能大家对于可建不是很清楚,刚刚没有介绍,大家在讲绿色建设可持续,远大可建全称叫远大可持续建设,简称可建。我们认为我们整个建筑是可持续的,除了本身的节能,我们是一个全钢装配性的建筑,所有的钢材也是可以全部重新回收利用的,跟传统的混凝土完全不一样,混凝土如果你已经建成之后,根据城市的规划,今后的规划或者其他的各种客观的原因,你想再推翻重建产生没有办法回收的垃圾,我是完全可以再回收再利用的钢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跟传统的建筑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为什么说我们会比传统的常规建筑节能五倍?其实我们采用了一些技术,至于说节电节水的一些设备我这里就不多介绍了,我想着重介绍的是以下的四项措施。
第一个,我们在外墙做了厚保温,我们所有外墙都做了20公分的保温墙,同时采用的防火的岩棉,普通的岩棉和防火的也是不一样的,采用四层玻璃窗,安装了隔热的窗帘,窗外有外隔阳,把传热的能效完全锁在房间内。我们采用热回收,采用自己冷热电联产的技术,我们采用天然气来给我们的区域,比如这栋大厦,或者万通的立体城市这样一个区域,微城市的概念,我们采用天然气来发电,发电的尾气作为我中央空调的能源来制冷或者采暖,也就是说我的所有的空调的能源,它是一个零排放,它整个发电机的尾气完全被我空调的主机所吸收,这一块也是远大自己的技术,这一块也是被全球广泛的采用了冷热电联产的技术。
另外,我们想说我们在可持续建筑里有最高的空气品质,现在大家在北京对PM2.5都比较热衷和敏感,我们整个采用的远大空气品质的技术可以消除99%的PM2.5。我们的可持续建筑可以用仪器设备给大家演示,现在没办法演示,现在这个空间呆了一上午我头比较疼,可能这是一种缺氧的表现,完全没有新风。我们采用远大新风热回收,刚刚我听王总介绍,在国内所有的医院它的空气其实是没有这样的一个过滤、除尘、灭菌功效的,我们远大是100%的新风,大家去过很多高档的会所或者五星级的酒店,他们最多的是70%的新风,我们是100%的从室外引进的新风,不混合回风,通过这样的过滤,静电除尘,释放六千伏的高压静电,把病菌杀死,有需要的医院或者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在采用高效的过滤器之后,过滤效率可以达到99.8%,这是远大可建空气品质管理器的界面,这个界面可以显示我们PM2.5是79,我们监测的是PM0.3,比PM2.5更细小,这个颗粒物可以不通过你的呼吸,直接通过你的皮肤进入到你的血液的颗粒物,我们监测到是4277个。我们计量的标准是每升空气颗粒物的个数,可能跟国家的标准不太一样,但是跟大家讲一个概念,PM2.5在北京现在,今天早晨我起来的时候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的雾霾,但是我相信现在北京这种情况下PM2.5是达到100万个,也就是说通过新风热回收至少比室外洁净20—100倍,这就是我们可建一个非常高品质的空气。
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大家讲了很多微城市,立体城市的概念,就是保护土地,节省土地。如果我们在一个天空城市里,我最近做的天空城市的项目是100万平米,有三千多家住户,我们的计划是将三千多家住户,还有写字楼,学校、医院,保健医院,商店等等所有的城市功能都集中在一起,如果住户能足不出户减少城市交通就能完成一天的生活和工作,当然我们在楼上也设置了十多个观光花园,观光花园的概念,我们通过自己可见的技术可以达到31.6米×15.6的空间,我们可以通过种植业,在楼里就可以完成你所需要的运动或者是休闲的方式,这样算下来我们可以节省三千多辆的汽车,一栋建筑可以节省三千多辆汽车的排放,以及公路、停车场的占地,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停放,它的占地也是很可观的。这样计算下来,一栋建筑相当于保护了两平方公里的绿地。
同时,我们在这里面设置了11公里的步行街,可能大家没办法想象,你设想一下,我们在整个楼层从第一层到180层,我们有足够的步行街,你如果不想乘坐电梯,通过步行可以直接通到180层,街两旁有60个篮球场大小的花园或者是菜园,或者是运动场,或者图书馆,农贸市场,等等设施,让大家完全感觉生活在空中的感觉。之前郭沫若先生有一个《天上的街市》,我们在想是不是这样一个天空城市完全可以实现那样一个空中街市的设想。
我们的想法让所有的人能够享受到一个非常高品质的生活,居住虽然是一个建筑,但是同样呼吸的是外面森林般的空气,同时是非常洁净的,你不用担心所谓的PM2.5,甚至更多的危害,其乐融融,一家老小不需要开车就可以达到你所想要达到的目的地。这里面聚集了我们很多的理想,因为我们小时候很多的时间去上学,去工作,去购物的时候,都是不用开车的,在一定的范围里我们都是靠步行完成的。我们也希望通过天空城市这样一个项目的推广,能够让大家,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实现这样一些美好城市,田园生活般的理想,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史建:谢谢唐总。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远大的片子影响非常大,在网络上播出以后,我曾经看过一个笑话,这个建筑建成了一个酒店,在国外预定,说酒店已经客满,不要着急,我们再给你盖一个,很方便,建筑界的一个革命。我们这个项目也曾经想邀请到中国设计大展当中去,但是设计大展要求必须是建成的项目,而且有一些苛刻的条件,就没有邀请参展。我们当时里面叫快速营造。这让我想起一个事情,在上世纪中期,六七十年代,在日本经济起飞的时候,日本有一批建筑师他们曾经有一个很重要的流派叫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面对日本的高速城市化发展,一代建筑师做的不懈努力,在城市快速营造,还有微城市化方面做的努力。但是这个努力,包括当时做的仓体楼,可以在工厂预制完了安装,由于当时的制造企业和地产企业没有跟上设计师的理念,最后实际上是一个乌托邦的理想。到了21世纪初,当中国起步的时候,当设计师,正好跟日本相反的一个状态,设计师还没有觉醒的时候,反而是地产企业跟我们生产企业走在一起,他们已经在设想,而且在操作快速营造的理念。所以,我就想我本身是做建筑设计研究的,我就想是不是我们设计师什么时候有效的融入到这个理念中去,投入到运营中去,这样保证这个体系更加健康有效的发展。
时间关系,现在我们会有两个提问的机会,可以对刚才的演讲嘉宾进行提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