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幸福的小孩

[坛友交流] 详细介绍塔吊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4 11: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4 14: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外部附着式塔吊,顾名思义,就是附着在建筑外侧, 外部附着与内部爬升相比其优 点:

1、建筑物只承 ...
幸福的小孩 发表于 2013-10-3 22:56



    这个塔吊司机的高度有三百五十米了吗?让他来两张图会很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4: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说不定塔吊师傅还是高楼迷铁杆粉丝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4 15: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及帖

{: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4 19: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楼主专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23: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会发更多知识性帖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5 08: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头塔机与外附、内爬无关,这两种方式均可用平头塔机。
平头塔机最大的优点是高度低,相邻塔机工作时相互干扰少,可以互相交叉跨越。
感觉具体用什么塔吊和施工设计有关,也和建筑公司施工机具、使用习惯有关。上海高层建设好像多用动臂塔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5 09: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找了一篇文章,共享与大家。
塔式起重机的发展及其应用在国内虽然还不到半个世纪,但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半个多世纪以来,以法国波坦(Potain)和德国利勃海尔(Liebherr)公司为代表的欧洲几大塔机制造商一直是世界塔机技术的领跑者,在塔机的机构性能、结构形式、应用领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就结构形式而言,动臂变幅式、水平臂架小车变幅式塔机等都曾经在很长的时期内各领风骚,在最近几十年水平臂架小车变幅式的自升塔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市场上
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近几年国外塔机市场上,一种结构新颖的平头式塔机发展很快,大有流行之势;在国内市场虽然也有厂家推出平头塔机,但用户对其了解不多,有的用户还没有平头塔机的概念,所以发展较慢。为此,本文就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做一介绍,使广大用户对平头塔机有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希望塔机制造厂和用户都能从中得到启发。
    1平头塔机的起源
    平头塔机起源于欧洲,叫法源于flat-toptowercrane的译名,也有叫无塔头式塔机(toplesstowercrane)的。平头塔机的设计思想及雏形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法国Richier公司研制的塔机外形已接近于现在的平头塔机,例如其X1290和GT系列塔机塔头较矮,通常不超过4m,只稍稍高于吊臂和平衡臂。但严格来讲,这些塔机又不同于现在的平头塔机,尽管塔头较矮,但还是能区分出塔头、平衡臂、拉杆等。
    真正的平头塔机诞生于1975年,瑞典Linden公司首次提出平头塔机的概念,并率先推出了Linden8000平头塔机模数系统,不同型号平头塔机的吊臂可以互换。Linden平头塔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塔头,而且取消了拉杆,上部结构形状呈水平且均为刚性结构,没有传统塔机那种塔头、平衡臂、吊臂及拉杆之间的铰接连接方式。可以说,Linden平头塔机的
出现揭开了平头塔机发展的序幕。
    2平头塔机在国外的发展
    自从Linden公司推出平头塔机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没有被用户普遍接受,因为人们在内心深处已经习惯了带塔头的塔机,认为塔机带塔头是天经地义的事,有的甚至认为塔机上没有塔头、拉杆,结构不合理、不安全。一直领导世界塔机发展潮流的波坦和利勃海尔等大公司对平头塔机最初都不推崇,所以其发展一直较缓慢。
    随着平头塔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独特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认可,于是一些制造厂家纷纷涉足平头塔机的研制,以至于波坦和利勃海尔等大公司也以各种方式推出平头塔机,由此极大地推动了平头塔机的发展。近5年是国外各大塔机制造商相继推出平头塔机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下面从几个主要塔机制造公司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平头塔机的发展状况及态势。
    现在,波坦MDT系列平头塔机已有50~412tm共计13种型号,在2001年Bauma博览会上展出了MDT222平头塔机。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头塔机在德国市场取得了比其它国家更大的成功,这对于德国的塔机巨头利勃海尔公司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刺激。
    2.3利勃海尔公司
    作为世界两大塔机巨头之一的德国利勃海尔公司一直与法国波坦公司并驾齐驱,主导着世界塔机发展的潮流。当初德国BKT推出平头塔机时并没引起利勃海尔的注意,可随着BKT平头塔机市场份额的不断加大并在多个国家取得节节胜利,利勃海尔再也不能坐视不理了。他们也看到了平头塔机的潜在市场,并于1996年开始提供平头塔机。
    利勃海尔推出的EC-B系列平头塔机是在传统的EC-H塔机基础上发展而成的。EC-B回转以下的部分与传统的EC-H塔机完全通用,但回转以上采用平头塔机的结构形式。EC-B系列平头塔机有80EC-B6、112EC-B8、180EC-B103种型号,最大起重量为6t、8t、10t。
    2.4TerexLifting公司
    TerexLifting(Peiner和Comedil)公司是美国起重机行业的一家大公司,以往没有涉足塔式起重机行业。他们看到塔机在美国的潜力后于1998年11月一举收购了德国Peiner和意大利GruComedil两家塔机制造公司,从而一跃成为世界上继波坦和利勃海尔之后的第三大塔机制造商(就塔机的规模而言)。
    意大利Comedil公司在Bauma’98博览会上推出他们自己的平头塔机,从而拉开了该公司生产平头塔机的序幕,在不到1年时间里就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受到用户的欢迎。在Bauma2001博览会上Comedil又展出了CTT141-8和CTT161-8两种型号平头塔机。现在ComedilCTT平头塔机系列已有8种型号。
    自从Peiner和Comedil同归Terex门下之后两个公司的资源得以共享,Peiner公司又将Comedil平头塔机加入到他们的塔机系列,形成了PeinerCTT平头系列。该系列平头塔机集两家公司之所长,采用Peiner的卷扬机构、电气系统和塔身节,上部采用Comedil的平头结构及司机室,截至2002年3月已有3种型号,包括CTT331(额定起重量为12t或16t,最大臂长75m)、CTT431、CTT561(额定起重量32t,最大臂长85m,属于600tm级),其起升机构普遍采用无级调速变频机构。
    2.5Jost公司
    提到平头塔机不能不提到Jost先生——世界塔机界的传奇人物。他可以称得上当今德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塔机设计师之一,已有39年的塔机设计职业生涯,曾先后为多家公司设计过45种型号塔机,其中尤以平头塔机最为著名,平头塔机之所以有今天方兴未艾的发展局面和他有直接的关系。他曾先后设计过包括波坦(BKT)的MDT系列(MDT50~MDT302)、Terex-Peiner的CTT和TT系列(CTT141~TT561),Terex-Comedil的CTT系列(CTT141~TT561)、Noell和其它公司的平头塔机等。
    Jost先生为别人设计了37年塔机后,2000年7月建立了以Jost为品牌的公司,专门设计并生产塔机,其王牌是平头系列塔机。Jost先生注意到建筑工程上越来越多地采用砼预制件,其尺寸和质量也越来越大,对75~80m臂长、400~600tm的塔机有很大需求,所以其重点放在300tm以上级别的平头塔机上。和以前的相比他最新设计的平头塔机有了新的改进和发展,如设计更加简洁,安装更加方便、安全,而且便于维修;采用新式底架和更加宽大、舒适的司机室;另外在塔身的连接上有所创新。Jost平头塔机可以有多种塔身及吊臂的组合,为了简化不同部件的组合Jost先生发明了一种平头塔机模数计算表用来帮助确定所选的部件,如根据用户需求选定塔机的臂长、最大起重量和端部吊重等。
    Jost塔机公司的成立并得以发展仅靠Jost的品牌是不够的,关键还要靠资金的支持。马来西亚的一位投资商看出了平头塔机的广阔发展前景,毅然斥资4000万美元,使Jost公司得到强大的资金支持。在2001年的Bauma博览会上Jost公司展出了最新研制的1台300tm平头塔机,这标志着Jost塔机在国际塔机舞台上正式登场。
    26其它厂家
    除了上述厂家之外还有一些厂家也不甘落后,如制造出世界最大塔机K10000(10000tm)的丹麦Kroll公司也于2001年8月隆重推出了自己的平头塔机,以保持与其它国际著名塔机厂同步发展,现已推出起重能力200~500tm的3种型号的平头塔机,包括K222、K333和K555。
    3平头塔机在国外的应用
    平头塔机问世之初人们对它还不太认可和重视,随着在各类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人们逐渐发现了它的一些不可替代的优点。下面介绍几个比较典型的平头塔机应用实例。
    1)1999年在德国多特蒙德机场扩建工程施工中使用了9台利勃海尔塔机,用来修建带有3层地下停车场的新航站楼及其它附属设施。塔机要用来吊运2300t的钢结构及4万m3的砼,施工时要求考虑塔机对旁边机场雷达系统的干扰问题。如果全部采用带塔头的塔机,密布的9台塔机就会产生空间障碍问题,每两台交叉作业的塔机吊臂上下距离要保持10m以上
,这样累积起来塔头将占用很高的空间,势必影响和干扰旁边机场飞机的正常起降。施工单位在关键位置采用了5台EC-B平头塔机,由于每台平头塔机吊臂间上下距离可成倍降低,大大降低了塔机机群所占用的上部空间,发挥了优势和威力,有效地解决了空间障碍问题。
    2)在德国汉堡市内的施工工地已经有一群波坦MD235、MD265、MD175和H30/30等带塔头的水平臂小车变幅式塔机,但在施工过程中原有的塔机无法满足施工要求,还需要额外的塔机参与施工。这时各塔机间的距离很近,再加一台同样形式的带塔头塔机则很难解决相互交叉作业时的干涉问题,而通过增加1台MDT162平头塔机就很容易解决这一难题。
    在德国大规模建造高速铁路期间法兰克福-亚琛段的施工条件非常特殊,要建许多隧道,而且还面临低空高压线的考验。带塔头的塔机在低空高压线下施工的危险性是可想而知的,而人们更想不到塔机还能在隧道内工作,正是由于有了平头塔机才使得在上述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成为可能。利勃海尔在当地的代理为总承包商提供了两台改造的180EC-B型平头塔机以适用于隧道内的抓斗作业。电缆卷筒安在特制的变幅小车平台上,可使电缆在整个吊臂上移动,以便为液压操纵的抓斗供电;在大起重量条件下工作时需要按预定的比率降低起重量,若需转为通常的起重作业工况则可很方便地将抓斗从吊钩上卸下。在德国波恩附近一个铁路隧道工程中,1台改造的180EC-B平头塔机就能频繁工作于抓斗作业和起重作业两种工况下;这种改造的平头塔机还要工作在隧道工程旁的低空高压线下,其40m长的吊臂还可跨越旁边的一条高速公路。平头塔机这种既能在隧道中、又能在低空高压线下工作的一机多用性是普通带塔头的塔机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5 13: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讲的很专业{:5_122:},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6 10: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6 12: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这里几乎全是动力臂,就是上海那张图那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08: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纠正一下啊,外部附着式可用平顶吊,也可用斜拉吊,但是内爬式,因为空间不允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7 09: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懂了~从经济、易用性的角度来看,首选平吊,无法用平吊才选斜拉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7 20: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我赞同23楼瑜伽同学的观点,第一是看施工组织方案的设计,第二是看施工单位的习惯和设备配置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8 10: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啊,绝对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1 01:37 , Processed in 0.05164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