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5-17 15: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戴联杰
尺度适宜的城市空间不是说广场。广场也会无当。说起来,反对的是纪念性的,失去尺度的空间,展示性强于实用性的广场和高楼。例如凯旋门,超级高楼,天安门这些地方无一不是纪念性的,无一不是向外人在宣告:“你看,我很牛逼。”其实,这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封建思想,好大喜功的表现,放在现在多多少少就是政绩工程,和那些动辄造一个白宫天安门模样的乡政府县政府是一样的。
一个地方的改造可以有很多建筑形态,比如等同密度改造,只是优化空间;高密度改造(超高层);低密度改造(街头广场)。这些都需要经济和城市形态设计,配套设施等多层面的论证并公示。最害怕单纯的把高楼与高大上挂钩,拍脑袋到处修高楼。认为这样经济保险形象高大。
实际上这样资金投入大,运营成本高,城市管理成本也高,对开放商来说风险太高,随时有烂尾的可能。最重要的是要适合,高的代价要有足够的产出。因此只能期待贵阳第三产飞速的发展。否则大量的高楼只是表象,内在很难平衡。
希望在以后类似的项目能看到政府全方位的论证公告,而不是直接成果性的结果。实际贵阳是连续两届政府李军和陈刚都是很有水平的人。有水平的人更知道除了算项目的经济小账,好的政府因该为城市留下和塑造的是能够长久流传的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