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yuandongjusi

[经济] 国家级新区年内或再添2个,南京江北新区or长沙湘江新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30 12: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级新区演进:从特殊到均衡 下一个会是长沙吗
(评论0条)来源:21CN 2014-11-29 10:45:31编辑:张婷 扫一扫,手机浏览
20多年的改革长河中,国家级新区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实际功能,都随着改革的进程而不断演化。在进入新常态的时间节点上,总结国家级新区的内涵,有必要做一些定量的梳理。
从1992年第1个国家级新区获批,到2014年连续批复5个,国家级新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舞台上走过了20多个年头。

20多年的改革长河中,国家级新区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实际功能,都随着改革的进程而不断演化。在进入新常态的时间节点上,总结国家级新区的内涵,有必要做一些定量的梳理。

梳理国家级新区的批复和发展脉络,有三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始终。

1.国家级新区战略从特殊到普惠

从1992年浦东新区第一个获批,到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获批,再到2014年陕西西咸新区和贵州贵安新区同日获批,国家级新区批复的节奏呈现出层次分明的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国家级新区由国家推动建设,承担了这一时期的国家开放主题,是体现国家意志的窗口和试验田。其历史地位,可与改革开放之初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战略并列,也是划定特殊区域、试验特殊经济政策模式的延续和发展。

到第二阶段,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的获批,体现出国家级新区经验的外溢价值。此时的中国入世已有数年,已经逐渐熟悉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并且在内部很多区域积蓄了巨大的改革和发展力量。从直辖市开始,将国家级新区的经验被复制和推广,浦东新区的经验开始外溢。

到第三个阶段,国家级新区的获批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国内七大区域中,有六个区域都先后获批建设国家级新区。尤其是在2014年,国务院连续批复5个国家级新区,这一前所未有的速度也预示着,国家级新区承担的战略功能,已经从最开始的国家级开放战略,演化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政策性战略。

不过,即便单一国家级新区的战略功能有所调整,在国家层面的作用已不再突出,但对于地方发展来说,这依然是最优选择的一种。因此,在需要考虑区域均衡发展的新历史阶段,国家级新区所覆盖的地区,也呈现出极大的趋向性。

这也就意味着国家级新区的分布趋势,会伴随国家发展的区域战略而调整。

2.华中地区有望获批下一个新区

在上海浦东新区开发伊始,中国的发展战略依然是以非均衡的指导思路为主。

中国改革开放的思路总体上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基础较好的地区,寻找合适的区域,赋予其“先行先试”的政策优惠,使之形成政策高地。依靠非均衡化的政策优势,这样的试验点很容易形成单点突破的发展态势,进而带动该区域的发展,由政策高地形成经济高地。

单点突破取得成功后,接下来就是经验的复制和推广。2000年之后,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战略以及中部崛起等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的实施,显示中国的区域发展已经开始考虑均衡发展的问题。

于是,在天津和重庆这两个基础较好的地区,国家级新区的政策先后落地。进入到2011年后,均衡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国家级新区的批复进入密集时期。

目前,已经获批的11个国家级新区中,华东、华北、东北、华南、西北和西南六大区域均有布局,其中华东和西南两个区域均有三个国家级新区。唯有涵盖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六省的中部地区,至今还没有1个国家级新区。

在这一区域,已经有湖北武汉的东湖高新区获批第二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国家级新区有更便利的基础。此外,人口和经济大省河南也在酝酿建设郑东新区;而湖南省也在整合长沙湘江新区。

因此,考虑到政策普惠的要求,下一个获批的国家级新区,极可能出现在这些地区。

3.新区内涵和质量出现分化

梳理数据也可以发现,国家级新区内涵与质量的流变也颇为明显。

2013年,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448.6亿元和8020.4亿元,在11个国家级新区经济总量对比中,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这两个最早获批的新区,其体量是最大的,而且与其他新区拉开的距离极大。

接下来属于第二梯队的,则是成渝都市圈的重庆两江新区、成都天府新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2013年经济总量分别为1650亿元、1400亿元和2266亿元,其所在省市也是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第二梯队的主力。

排在第六、第七、第八位的,分别是浙江的舟山群岛新区、广州的南沙新区和大连的金普新区,这也是新区经济总量队列的第三梯队。

2013年其经济总量分别为930亿元、908亿元和782亿元。这些新区位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但本身的开发建设并没有完成,依然存在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余下的三个新区,分别是甘肃的兰州新区、陕西的西咸新区和贵州的贵安新区,2013年经济总量分别为163亿元、400亿元和35亿元。这些新区均位于西部欠发达省份,且获批时间均在2012年之后,是新区政策普惠和均衡发展思路的产物。

这样的四个梯队,覆盖了中国每个发展阶段的主要地区。新时期内,国家级新区是否依然能够成为引领区域发展,并最终成就经济高地,有待时间来检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0 13: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厚此薄彼,中部要挺起,垃圾的庙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7 20:14 , Processed in 0.06516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