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兴科路

淮南经开区16年1季度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淮南孔店地区规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3 19: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旧小区巧“梳妆”已“蝶变” 你的幸福感是否瞬间升温
不买房不搬家,小区转眼换新貌。

”近日,田家庵区泉山街道建工大院小区和农金大院小区的居民乐开了怀,大家都说要为小区改造点“赞”,感谢政府为市民办了件大好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两个小区可是田家庵地区响当当的花园小区。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建工大院和农金大院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基础设施严重老化,道路坑洼、排水不畅,路灯常年得不到维修,私设小菜园随处可见,乱堆杂物、乱停乱放更让小区显得混乱无序。现在好了,小区里不仅新建了停车位,还为居民安装了休闲木椅,真是大有改观。”建工大院居民王李霞连声称赞。
      4月8日,在田家庵区又一轮老旧小区改造完工后,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探访了泉山街道两个已经改造好的老旧小区,经过巧“梳妆”,建工大院和农金大院再次呈现花园小区的本来风貌。
      昔日的“花园小区”再次焕发光彩
      平整的道路、新刷的墙体、崭新的大门……一走进建工大院就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这些都得益于我市对老旧小区的改造。
      建工大院始建于1976年,共有多层居民楼11栋,平房5栋,住户283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建工大院基础设施多数损坏,道路坑洼不平,下水堵塞,夜间缺乏照明,违法用地和乱搭乱建情况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2015年7月,田家庵区委、区政府斥资60余万元,对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累计整修铺设路面2703平方米,疏通下水管道20米,安装路灯13盏,整修绿化3处,粉刷墙体2816平方米,增设道闸一处、垃圾桶8个以及安装探头6个。
       今年79岁的郑大爷住在小区30年,说起小区改造后的变化,郑大爷不断地夸:“好!好!污水管道、垃圾、还有路面的问题都解决了,真是不错!小区环境好多了!”
       “喜盼旧貌换新颜,惠民工程暖人心。”因为受老旧小区改造前后的变化所触动,小区里一位退休老党员写下这样一副对联。破损的道路修复了、乱糟糟的菜园子和私搭乱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将是赏心悦目的绿地和健身器材、新增设的路灯及安防系统……说起小区改造后的种种变化,以及更加美好的前景,农金大院的居民郭师傅如数家珍。
      “农金大院小区的改造自2015年11月起,由田家庵区委、区政府斥资30余万元,对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累计整修铺设路面1385平方米,疏通下水管道30米,安装路灯2盏,整修绿化280平方米,粉刷墙体3400平方米,增设道闸一处、垃圾桶8个以及安装4个探头。目前,小区内的路面硬化、安保设施、拆除违建等改造项目已经完工。”泉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群说。采访中,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了解到,小区居民们还自觉参与到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他们主动做起了民生工程义务宣传员,在小区的拆除中,很多居民不但自己主动积极配合,还出面给其他居民做工作。
      郭师傅住在大院近30年,开始他怎么也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当泉山街道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小区不仅要修路疏通下水,还要安装太阳能路灯时,郭师傅才意识到自己和邻居们真的“摊”上好事了。他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小区改造之前,与农金大院相隔不远的建工大院已经改造完工,他和许多住户都去看了,确实是硬件设施也好了,小区环境也美了,所以改造到我们小区时,大家是双手赞成,积极配合,让我们的小区也早点旧貌换新颜。”
       保洁员陈师傅常年负责建工大院的清扫工作,对于小区环境的变化,他最有发言权:“这块空地以前杂草丛生,杂物垃圾还经常丢在这里,我清扫的速度哪赶得上扔垃圾的速度,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卫生死角。”
      改造后,卫生死角“转型”成为健身场所,大家再也不愿意往这扔垃圾了。从此不仅居民有了锻炼身体的地方,陈师傅的保洁工作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延伸到这些卫生死角了。“现在清扫可方便多了,小区的角角落落都能扫到,环境卫生自然就能保持整洁了。”他说。
     老旧小区改造让更多居民受益
        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木桶原理”,大意是一个木桶的容量并不取决于它最长的那块板,而决定于其最短的那块。其实,城市的文明同样如此,宽阔亮丽的城市大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舒适便捷的现代小区、幽静漂亮的街边公园,这些固然是现代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却并非全部,那些在光鲜背后的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才能真正考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我市在改造老旧小区上投入大量精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但应该看到,改造老旧小区不是“一次性”工程,而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民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使其“旧貌换新颜”之后,更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长效机制和管理措施,让老旧小区的管理向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看齐,来巩固改造成果,使居民们长期受益。
       在采访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了,小区居民的脸上也绽放出幸福的笑容,他们主动参与小区管理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图片由泉山街道提供)
      图一:建工大院曾经残破不堪的围墙
      图二:同样的地方如今换新颜
      图三:以往私设的小菜园随处可见
      图四:同样的位置如今“转型”为停车场
(记者 罗静 李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3 20: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雨同舟铸就征纳和谐
——寿县地税局服务新桥国际产业园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 16-04-12 11:00    来源: 淮南网  
原标题:风雨同舟铸就征纳和谐  
原文地址:http://news.hnbynews.com/content.asp?id=74237  


  累计入库地方各税费基金2个亿,通过网络QQ群、手机短信、AHTAX系列征管软件平台回复纳税人咨询超过10000次,举办各类政策辅导、咨询、培训33场,发放宣传材料2300份(册)……自2011年1月省政府批复成立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以来,寿县地税局以扎实的举措,写出一连串沉甸甸的数字,新桥国际产业园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锻造高素质的服务团队


  为适应新桥产业园入驻企业快速发展的税收业务需求,寿县地税局从提升理念到提高技能,努力锤炼一只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服务精兵。
在调整征管范围的基础上,寿县地税局将直属征管分局和炎刘分局的人员力量进行优化整合,一方面将前台纳税服务功能全面转入新桥产业园行政服务中心,并依规授权各项行政审批职能;另一方面,调配业务精、能力强的干部,组建产业园三人后台服务组,全天候受理园区纳税人的各类涉税需求。

  针对新桥产业园发展中所面临的税收政策需求,寿县地税局引导地税干部树立四个全新理念: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完全平等、公正执法是对纳税人的最佳服务、满足纳税人的合理诉求、纳税人是寿县地税发展的最宝贵资源。确定每周二为“学习日”,重点针对纳税人关注、关心的诸如资产重组、创新优惠等热点难点税收政策开展集中研学探讨;对前台办税人员开展服务礼仪讲座,并组织他们到服务质量相对较高的电信、移动部门开展现场培训,有效提升了办税人员的服务能力和形象。

  构建高效率的服务格局

  纳税服务各项举措的落实,需要完善的服务“点”、“线”、“网”的支撑。寿县地税局高度重视对新桥产业园纳税服务立体格局的建设,也赢得了广大纳税人的高度评价。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规范》的总体要求,寿县地税局推进新桥产业园办税服务窗口“一窗式”办结流程改造,实现职能全覆盖,不断巩固了纳税服务“主阵地”,为纳税人打造了温馨舒适、快捷高效的办税服务环境。

  寿县地税局建立了市局、县局、分局分层次的“一对一”纳税服务线:对于阳光半岛、格义循环经济园、蓝博旺等特别重点企业,由市局包点局长亲自负责,每年上门开展服务次数不少于3次;县局局长则将一般重点企业纳入服务范围,每年上门开展服务次数不少于5次;而分局层级则确定分局长为园区“保姆式”服务责任人,确保对入园所有企业负责人手机通讯24小时畅通,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打造高质量的服务平台

  新桥国际产业园成立五年来,也正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五年。寿县地税人没有等待、观望,他们始终把效能、质量作为衡量纳税服务成败的标尺,依托互联网,搭建起高质量的纳税服务平台,得到广大纳税人的一致“点赞”。

  办税服务平台“快捷高效”,寿县地税局以“金税三期”软件应用为抓手,大力推进以新桥产业园地税服务窗口为核心和枢纽的业务运转模式,全面优化办税内外部流程,确保凡纳税人发起事项,均实现“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

  网络互动平台“永远在线”。由寿县炎刘地税分局主办的“地税业务QQ群”正越来越显示了网络互动平台的强大能力,无论是业务诉求、问题咨询,还是文件传输、通知公告,园区100多名企业办税人员和4名随时在线的地税业务能手之间都能形成即时有效沟通。在这里,有解释、探讨,有争论、辩白,但更多的是理解、笑容! (记者柏松)

责编:王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3 20: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大通区强力推进2016年民生工程实施
发布时间: 16-04-12 11:02    来源: 淮南网  
原标题: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原文地址:http://news.hnbynews.com/content.asp?id=74239  


  “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较2015年提高标准6项、退出6项、新增6项、调整优化21项。其中,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农产品食品安全工程、城市老旧小区整治为6项新增民生工程。”——这是今年大通区民生工程项目出现的新变化。

  为将民生工程落到实处,大通区按照“抓早、抓紧、抓实”的总体要求,精心组织谋划,突出机制完善,强化工作责任,狠抓任务落实,各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再就业职工端上了新饭碗,棚户区居民搬进了新房,困难群众医疗有了保障……城乡群众享受着越来越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强化考核问责,促进责任落实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大通区把工作落脚点定格在一个“民”字上,牢固树立“民生工作讲得再多也不为过、做得再多也不算多”的工作理念,切实把群众的利益“高举过头”,突出重点、量力而行,重点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建设。各级各部门对照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条,健全能定责、可追责的民生工程绩效考核机制。

  强化问题导向,推动政策落地

  各级各部门对日常调度、审计监督、媒体曝光等发现的各类民生工程问题,建立任务清单,加强约谈跟踪,实行挂牌督办,一项一项整改到位。把问题整改工作与加强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完善长效机制,从制度层面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持续加强过程管控,按月上报,按月公示,精准发力,确保既定目标任务按序时推进、保质保量完成。同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不断加强民生资金保障管理,加大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统筹做好改善民生“加减法”:一方面努力保障就业、提高群众收入,做好“加法”;另一方面通过减少群众在就业、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做好“减法”;通过“一加一减”,使群众更多更好地分享发展成果。

  强化统筹协调,彰显联动效应

  该区把民生工程实施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与开展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与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形成政策叠加和多方联动效应。同时,加快民生领域基础信息大数据、新媒体、互联网平台统筹应用,推进民生工作公开、公平和公正,提升民生工程组织实施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

  强化共建共享,酝酿幸福源泉

  该区探索建立长效管养机制,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民生保障服务和产品供给。更加注重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正确引导基本民生保障预期,不断提高民生工程影响力,切实增强全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喜看民生“方略”,“民生大通”留下了一串串解民忧、惠民生、聚民心的扎实脚印。各项民生工程的加快建设,让人民群众在生活中积攒出信心,酝酿成幸福源泉。(通讯员潘雪洁记者朱庆磊)

责编:王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5 10: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今年给力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7 07:24 , Processed in 0.03541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