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2-6 12: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w123456789 于 2015-2-6 13:21 编辑
层次分明的现代商圈
核心圈、半小时圈、1小时圈、泛商圈
据了解,徐州现代商圈辐射范围设计为四个圈层,分别为核心商圈、半小时商圈、1小时商圈和泛商圈。
核心商圈,包括鼓楼、云龙、泉山和贾汪、铜山等区域,总消费人口逾360万人。
半小时商圈,平均辐射半径约65公里,商圈内意愿消费人口近1100万人。
1小时商圈,依托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交通优势,在我市周边150公里范围内形成“汽车1小时”商圈。该商圈意愿消费人口超4000万人。
泛商圈,依托高速铁路、航空运输,形成与南京、合肥、郑州、济南等省会城市及长三角、环渤海、中原城市群互动合作的商贸交流圈;依托对口援建新疆伊犁州奎屯市,形成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区域及沿线节点城市密切连接的商贸交流圈;依托国际空港建设,发挥机电、农副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优势,促进与海外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流合作,推动现代商圈迈向国际化。
李新宇介绍说,为了拓展徐州商圈在区域内的辐射能力,我市将按照总体城规苦练内功,打好基础,重点打造好核心商贸服务功能区,构架好“两带两轴多片”的空间布局。
两带,即分别沿淮海路、和平大道东西,拓展形成两条横向的商贸服务功能区集聚发展带。两轴,即分别沿中山路和解放路、迎宾大道和东三环路南北,拓展形成两条纵向商贸服务功能区集聚发展轴。围绕“两带两轴”的空间区域,形成四级商贸服务功能区。即:1个都市级商贸服务功能区、11个区域级商贸服务功能区、9个城市级商贸服务功能区、83个社区级商贸服务功能区。
其中,都市级商贸服务功能区,是以城市经济为核心,金融、商贸、商务活动为主体,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集中,高档酒店、高级零售、高端服务和时尚公寓相配套,交通通达性良好的城市核心区域。主要面向国内外广域消费者和生产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枢、城市地位的标志、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具体体现。规划期间,重点建设彭城广场中央商务区。
区域级商贸服务功能区,
是商品区域流通、服务区域共享、资源区域共用的核心区域。主要包括新城行政金融商务区、高铁生态商务商贸区、北三环物流集聚区、城西(雨润)现代农产品流通商贸功能等。
城市级商贸服务功能区,主要面向本市及周边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品质消费和休闲购物”服务的区域。主要包括淮海广场商业中心,人民广场商业中心、鼓楼广场商业中心、狮子山商业中心等。
彭城广场中央商务区,东起解放北路,西至福顺路,南至建国路,北至黄河南路,占地约106公顷。目前,该区域内合计商业网点面积45万平方米。至2016年—2018年间,将新增雨润城、苏宁商务广场、金鹰国际二期、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等商业载体47万平方米。到2020年,商业营业面积将超200万平方米,辐射半径扩展至200公里。
同时,该区域将适当延展,东至故黄河,南至和平路,西至西安路,北至环城路。积极引进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建设理念,充分发挥户部山、老街坊、老东门商业街区的特色,推动“徐州印象”商业发展。向南,依托正翔商业广场、中茵南郊宾馆综合地块开发等,形成中央商务区南部活力区。向北,将原物资市场地块资源纳入功能区范围。
在中央商务区内,将重点提升一线高端品牌集聚度,实施商圈高端品牌发展战略,形成国内外著名商品和服务品牌的集聚地;加大服务消费业态比重,重点发展星级酒店、国际知名餐饮、总部经济、大型休闲娱乐网点,形成夜间休闲消费、高端商务集聚区;鼓励企业搭建信息化交易平台,在推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上,搭建网上虚拟中央商务区,形成永不落幕的网上商务区;打造彭城广场智慧商圈,实现wifi在中央商务区全覆盖,积极开发移动app应用,加快提升购物体验,建设“智慧购物信息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团购信息、车位、美食、娱乐查询等多种服务。
据李新宇介绍,将来在轨道交通的强力支撑下,随着彭城广场中央商务区服务功能的延展及商贸资源的不断外溢,以淮海路全线为主轴、彭城广场中央商务区为核心、淮海广场商业中心和人民广场商业中心为两翼的淮海路商贸功能集聚发展带,将逐步形成。凭借强大的吸纳功能和辐射能力,淮海路也将会发展成为淮海经济区内首屈一指的商贸“金街”,成为徐州现代商圈发展的源动力。
随着淮海经济一体化、徐州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电子商务应用对实体商业影响的加深、消费者个性化消费特征更加显著、产销一体趋势更为明显等商贸发展环境变化,我市还将对商贸服务功能区进行深入的拓展和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