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亿 把五里冲改造成生态小区
拆迁涉及近1万户、5万多人 未来3年内,将与彭家湾连成一体
“住在这里快四五年了,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公交车开进来,方便出入,不然总感觉自己好像是被隔离在大山里一样!”一间不过10来平米的小商铺,承担着老杨一家五口的全部经济来源,除非必要,平时一家人不会离开五里冲范围,因为交通不便,进出一次很麻烦。“想出去”,是家住五里冲的人最迫切的希望。
昨日,记者从南明区有关部门获悉,总投资600亿元的五里冲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将于今日正式启动,未来3年之内,这一片区将与在建中的彭家湾改造项目连成一体,成为全省最大的生态宜居小区。
现状 道路狭窄公交车无法进入,还与垃圾为伍
走进五里冲棚户区,密密麻麻的红顶、白墙和玻璃之外,房顶各色包装袋捆绑的垃圾也格外醒目,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败的味道。最中心的生活区,几块木板拼凑的简易门面、窗框已经腐朽得开始迎风摇摆的二层自建房、堆成山的垃圾随处可见。
据了解,五里冲片区地处贵阳市西南面,位于花溪大道、贵黄公路、甲秀南路、智慧龙城、花果园彭家湾旧城改造项目等接壤区域,南至南郊公园,北至延安西路,东至花溪大道,西至甲秀南路。包括南明区后巢乡太慈村阁佬寨、五里关、岩脚、麦秆冲等村民组、花果园办事处的五里关社区、太慈桥办事处康瑞苑社区以及云岩区黔灵镇云岩村及头桥办事处部分区域,总占地面积3000多亩,片区人口5万余人。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多数房屋依山而成,布局混乱无序,房屋质量差、建筑密度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简易房、自搭房和危旧房,同时,由于地处城郊结合部,配套设施薄弱,道路交通狭窄,公交车辆无法进入,居民出行只能靠步行和两轮摩托,加之村民、居民、流动人口交织杂居,致使社会秩序混乱、城市管理困难,治安安全隐患较大,居民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是贵阳市典型的棚户区、城中村。
规划 3年建成全省最大的生态宜居小区
改造五里冲不仅是改善当地人的居住环境,更是提升城市形象、品牌的重要举措。今年初,为深入贯彻落实省、贵阳市推动城镇化带动战略的要求,切实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优化辖区投资环境,南明区引入社会资金600亿元,全面实施对五里冲片区整体连片的开发改造。
昨日,记者从南明区有关部门获悉,总投资600亿元的五里冲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将于今日正式启动,未来3年之内,这一片区将与在建中的彭家湾改造项目连成一体,成为全省最大的生态宜居小区。
据悉,五里冲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3000余亩,所涉的征收房屋面积约200万平米,覆盖人口近1万户、5万余人。项目计划在3年内建成,规划建设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作为彭家湾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延续性项目,该项目在投资规模、改造范围、建筑体量上,均是彭家湾危旧房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两倍多。
延伸阅读
彭家湾危旧房棚户区改造项目,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计划4至5年内建成投用。该项目总投资300亿元,总占地面积1460亩,改造建筑面积605万平方米,涉及周边住户近12000户,其投资规模之巨,工程体量之大,拆迁户数之多,曾一度位居“全省之最”。在该项目投建过程中,南明区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强势推进项目建设,依法、阳光、惠民推进拆迁工作,创下了1个月时间,完成签约9000户;6个月时间,完成交通路网工程总量50%的南明加速度,书写下了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的“南明模式”。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