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0-21 07: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2016年10月20日 18: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及推进武汉现代化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及相关学科建设,10月18日,“孙中山与武汉学术交流与考察”活动开班式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
与会学者围绕孙中山的革命理论与实践、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孙中山与武汉现代化、孙中山与台湾及海峡两岸关系等议题展开研讨。
孙中山与武汉情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王文贵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张中华教授,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黄书革副主任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王文贵主持开幕式。
张中华教授和黄书革副主任分别以“首义魂、中山情,学术情、一家亲”,“民族魂、中山情,汉台情、一家亲”等真情话语论述了孙中山与辛亥首义暨武汉现代化的历史情联,真诚地表达了邀请两岸专家学者共聚“首义之城”、共话中山精神的主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教育交流是连接海峡两岸同胞情感的精神纽带,学术交流是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载体。”张中华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先生集思想家和革命家于一身,以“天下为公”为道义,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担当,他的领导的辛亥革命“起共和而终帝制”, 谱写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他还阐述了武汉与孙中山先生的历史情缘说,武汉是辛亥革命首发之地。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中首次提出“武汉首义”之说。随后,孙中山又称武汉为“首义之城”。
关于孙中山与武汉有深厚的历史情缘,黄书革说,1912年4月,孙中山在正式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应黎元洪之邀专程到武汉考察。孙中山在考察中,高度评价了武昌首义与首义人士的功绩,同时对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武汉情有独钟。在武汉考察期间的演讲中,孙中山提出了修建长江大桥和挖掘长江隧道以及在长江上游修建一座世界最大最高的水坝的设想。他建议将汉口、汉阳、武昌三镇联成一体进行总体规划。后来,他又在《建国方略》中设计中国未来的发展规划时提出了兴建三峡工程的设想并为武汉精心规划了建设蓝图。他说“所以为武汉将来立计划,必须定一规模,略如纽约、伦敦之大”, 使这一“首义之区,变为模范之市”,成为“东方芝加哥”。
黄书革表示,同时,武汉人民对孙中山先生怀有深厚的感情。武汉有许多关于孙中山的纪念建筑和街道路名,前者如武昌阅马场和汉口三民路的孙中山铜像以及中山公园的孙中山与宋庆龄铜像,后者如中山路、中山大道、中山公园等等。而坐落于武汉市江夏区金口的中山舰博物馆中陈列的“中山舰”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抗战史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记载孙中山革命故事、承载孙中山革命精神的珍贵遗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