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aytsao 于 2016-12-22 16:04 编辑
今天下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通报了章丘市撤市设区的相关情况。经国务院、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县级章丘市,设立济南市章丘区。以原县级章丘市的行政区划为章丘市的行政区划。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章丘撤市设区,以今天新闻发布会形式正式向社会公布,不再举行挂牌仪式。
章丘总面积1719平方公里,辖11个街道,9个镇,921个村(居),户籍人口102.6万。2015年完成生产总值870.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75元,综合实力列2016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9位。
为支持章丘经济快速发展,我市2006年和2013年分别两次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章丘市、济阳县撤市(县)设区的请示》。省政府对我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也十分重视,将济南市区划调整列入全省行政区划调整总计划,并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调整济南市部分行政区域的请示》。2015年,在民政部和省政府的积极协调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再一次提交了《关于调整济南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2015年10月省政府向国务院及民政部提报了相关申请。今年4月,市委十届十次全会通过了《关于章丘撤市设区工作的决议》,9月14日、10月21日国务院、省政府先后下发文件(国函【2016】155号、鲁政字【2016】235号),批复同意撤销县级章丘市,设立济南章丘区。撤市设区后,章丘原有机构设置及名称,随行政区划改变作出相应变更,行政级别为副厅级。
章丘撤市设区,是我市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有利于章丘更加直接地融入省会中心城区分工和协作,实现章丘作为济南卫星城和产业新区的定位,加快推进“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
章丘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将赢得更大空间,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区域,章丘将承担更多的城市服务功能,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章丘撤市设区后,我市城区面积将由3303平方公里扩大到5022平方公里,城区常驻人口由458.16万人扩大到567.49万人。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镇人口的增长,将为我市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全市城镇化进程条件。
章丘撤市设区后,将实现济南市区与莱芜市区的无缝对接,可以加速济南的多中心集聚,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区际分工协作,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今后,济南将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章丘加快融入济南发展大框架,增强省会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提供有力支撑。
统筹政策支持,促进章丘加快借力发展。章丘撤市设区后,市委、市政府制定了3—5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章丘县级管理权限不变,同时享受区级有关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授权原章丘市实施的政策不变。保持原县级市事权不变,除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之外,继续实行原章丘市在城乡建设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统筹协调、监督检查职能;保持经济管理权限不变,继续实行原章丘市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管理权限;保持财税体制不变,除中央、省财税体制调整外,继续按市对原章丘市的财税分成体制结算;保持优惠政策不变,章丘撤市设区前制定的优惠政策继续有效。
统筹规划管理,增强章丘卫星城集聚功能。按照济南未来城市发展框架结构,章丘定位为济南市东部卫星城。下一步,将章丘全面纳入济南总体规划,按照济南城市功能布局和发展大势,整体布局,科学规划,以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引领城市发展。以章丘城区为核心,带动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绣源河等重点片区,推动交通、能源、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与主城区高效对接、融为一体,增强章丘作为卫星城的辐射带动功能,形成东西互动发展的大格局。准确定位章丘区域特色优势,突出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推动章丘城乡建设整体提升,建设宜业宜居的东部卫星城。
突出产业支撑,推进章丘产业发展大提升。依托章丘优势产业和资源、区位优势,进一步规划确定章丘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综合施策,推动章丘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精。重点以明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阵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战略,充分利用省会高端科研机构和人才,积极承接济南项目、人才、技术等梯度转移,构建更加完善的技术创新转化体系,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省会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强化交通建设,完善区域一体交通体系。实施主城区和章丘城区重大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统筹,全力推进济青高铁章丘北站、济莱城际铁路章丘站、济青高速章丘段拓宽及出入口、济南大东环等加快建设,实施小清河复航工程,推动济南至章丘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逐步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快形成方便快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严格生态保护,提升泉水特色风貌。更加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的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动融合之路。实施绿化造林和城市建景,推进荒山绿化、山体治理和城区公园、重要绿化节点建设,不断提高森林、城市绿化覆盖率。突出水生态建设,以泉水保护和用水保障为核心,统筹实施黄河水、长江水入城工程,合理规划泉水景观和海绵城市体系,更全面彰显章丘特色风貌。
切实改善民生,加快推进民生事业发展。牢牢把握民生改善主题,建立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保障体系。推进章丘基本公共服务加快提升,努力让人人享有良好的教育、卫生保健和公共文化服务,让群众更多感受到改革发展的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