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线为建成的京广和沪昆高铁线;红线为北线规划,黑线为南线规划,南线现在有走醴陵萍乡和走攸县莲花两种可能。另外株洲还在3月提出“西线”方案,从长沙西到湘潭韶山再进株洲,最后从炎陵进井冈山,可以说是“最南线”了。
老的北线设计中,渝长走的湘江西——洞阳,并未设计机场站和湘江西直达长沙南联络线,而是走湘潭北进长沙南。加上萍乡并未设计长厦转沪昆,所以老北线是有明显缺陷的。4月至5月的各种消息标明,长益常高铁(即渝长)要从湘江西过江后南下引入长沙南站;5月的省发GW消息指出力争渝长厦高铁在黄花机场设站,并设立连接线引入火车南站。我们称之为新北线。来对比下三种方案:
渝长进沪昆:
旧北线:湘江西——湘潭北——长沙南——醴陵——萍乡。
南线:湘江西——湘潭北——株洲西——醴陵——萍乡。
新北线:湘江西——长沙南——醴陵——出省。
渝长进京广:
旧北线:湘江西——湘潭北——长沙南——株洲西(南下)/岳阳东(北上)。
南线:湘江西——湘潭北——株洲西(南下)/长沙南(北上)。
新北线:湘江西——长沙南——株洲西(南下)/岳阳东(北上)。
从转向角度来说,旧北线是明显最绕的,南线方案比旧北线方案要方便;而新北线方案让湘江西直连长沙南,一举解决了绕行问题,萍乡未设置长厦转沪昆的缺陷也迎刃而解。但南线的株洲西攸县方案却让株洲依然不能直连沪昆,所以走株洲西醴陵出省对株洲西的发挥是最大的。
所以现在讨论新北线和南线对比,大家就可以知道各自优劣了:
从换乘角度来说,新北线可以快速直连长沙南,不用绕行湘潭北,有利于重庆和湘西北转沪昆和京广;南线(走醴陵)除了不进长沙南,也承担了湘西北转向沪昆和京广的作用;但如果走攸县,那么南线还是被迫要走长沙南上沪昆。所以南线方案的湘江西站会更强一些;新北线方案的长沙南和湘江西可以同时始发。
从通过站点来说,新北线经过机场北,浏阳,上栗,萍乡,莲花,强联络长沙南;南线经过湘潭北,株洲西,醴陵,萍乡,莲花,弱联络长沙南。人口优化来说,南线有株潭两大市,人口多,但南线进长沙不便;北线可进长沙南,可设机场站,加上浏阳和上栗铁路落后区,获得同情分更多。
从湖南利益来说,当然是经过城市越多越好。南线城市更多,对湖南利益相对大。但南线没有机场站,攸县方案其实不如醴陵方案更发挥株洲西的作用。新北线方案也有机场站的优势,而且直连长沙南的优势让渝长和京广沪昆方便互通,直接架空了萍乡站,导致萍乡故意不设长厦沪昆互通的计划彻底失效。
从全国或湖南江西两省利益来说,渝长厦已经经过湖南多个城市,湖南明显还想争取通过更多城市,明显面临江西的掣肘——江西想保上栗萍乡的意图明显。铁总也会保持地区平衡,以及除了节点城市外,优先经过铁路盲区的要求。
各地的态度目前也十分明显:
株潭一直支持南线,浏阳支持北线,江西支持北线;
长沙本来一直不发声,去年规划显示为北线;
重庆一直希望直连长沙南,后因渝长推进太慢,遂提出渝湘(就是渝怀)上沪昆进长沙南,但未进国家规划;
省里一直没有明确表态,今年5月省发GW支持机场站,实际上也就是北线;
铁总和广铁无明确表态,仅有节点示意图(长沙、赣州两个固定节点,两市中间路线仅为示意);长益常最新规划从湘江西进长沙南。
南线方案和北线都有城铁规划的存在。
此帖是我5月所发,后来两个月的新消息大家也都知道了,长益常高铁规划从湘江西进入长沙南,也确定了渝长段实质上走的是北线。
这里不再谈南北线的问题,只和大家讨论,进长沙南该怎么进?根据新闻,说的是从北接入长沙南,语焉不详。长沙南因已修东广场,只能预留了一个站台,扩建满足有限。所以我的估计是,进长沙南的高铁都是转车,要去北京方向和广州方向的,就直接分到京广场;要去沪昆方向的,也就直接分到沪昆场。另外安排部分始发也是可行的。还一种可能,是否可以在别处扩建新站台,比如高铁站北面,或者地下。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