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0173|回复: 77

[江城资讯] 未来城市的样板——长江新城概念规划视频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5 23: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anny1988 于 2017-12-26 00:37 编辑

https://mp.weixin.qq.com/s/c4g_HOwcLiTJRdUcSUjBBw

长江日报

建设世界亮点城市
实现伟大城市梦想
长江新城,衔命而生
将引领武汉
从“三镇时代”迈向“长江时代”


长江新城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总体要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恪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本原则,遵循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五个统筹”的方针,强调八大规划要领:

规划要领一
用足空间 凸显亮点

严守“湖泊蓝线”,确保现有湖泊面积不减少,以武湖为主体,高标准建设水岸相依、蓝绿相融的湿地公园,满足生态空间容量;组团布局、集约发展,用足用好地上地下、天空地面等各类空间资源。

规划要领二
南北并重 东西均衡

科学布局高效高新产业,配套完善未来城市功能,依形就势,因地制宜,南部滨江城市带延展长江主轴,打造未来武汉国际交往中心;北部丘陵城市带依托木兰山系,打造区域综合服务中心,武湖以西,沿滠水布局科技创新板块;武湖以东,沿倒水布局文化创意板块。

规划要领三
纵横主轴 风水融城

贯通“木兰山-武湖-天兴洲”南北风道纵轴,联通“滠水-武湖-倒水”东西运河横轴,形成十字框架,构建生态自然托盘,实现清风拂城、绿水润城。

规划要领四
环湖建设 临江发展

由内而外梯次展开,环湖聚岛、纵深筑城,保持环湖开敞度、控制纵深建筑高度,形成内低外高的空间形态;延展长江主轴,临江布局3大城市功能片区,形成高低错落、舒展起伏的城市天际线,凸显滨江滨湖城市特色。



规划要领五
江河绕城 森林环城

沿府河、滠水、倒水建设生态缓坡式堤防,体现城水和谐、人与自然共生的新型治水理念;在河道两岸、国道两侧,建设四季有景、步移景换的多彩林带,撑起“水环林绕”的生态屏障。

规划要领六
“三生”融合 复合利用

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互融合,突出人性化体验,以绿色生态空间为基底、以人居生活空间为核心,以高效生产空间为支撑,倡导土地混合使用模式,构筑复合城市功能空间。

规划要领七
呼应周边 引领互补

长江新城与主城错位互补,形成“双核驱动”模式,东西方向以汉江-东西山系为串联,带动大临空、中法生态城和“大光谷”,西南联系“大车都”并辐射江汉平原,南部联系山坡第二机场方向,带动环梁子湖地区,辐射幕阜山区,构建“大”字型空间结构。

规划要领八
未来发展 向北向东

超前控制,预留向北、向东拓展空间,发挥长江新城极核作用,辐射带动大别山革命老区,实现新区、老区协调发展,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培育世界级城市群。
长江新城规划围绕“生态”与“智慧”两大核心主题,突出五大定位:

定位一


聚天下英才,走“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

重点培育未来新兴产业,建设长江科学城,布局量子通信、人工智能、新一代互联网、虚拟现实、清洁能源等未来产业研究基地;

率先开展5G通讯商用试点,组建国家实验室,争创国家综合科学中心,打造世界科创新高地;

发展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带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实现制造业新转型;

强化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新科技服务、新金融支撑,布局青年城、国际交流平台、行政文化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等,探索商务新模式,形成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定位二


积极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通过对湖泊、湿地、河流、渠道等生态要素进行连通整合,增大地区蓄洪能力,打造全国首个“城市水库”;通过建设东、西、南三个方向运河,组织水上交通游线;

划分海绵雨水管理单元,构建顺势自流、下凹滞蓄、廊道输送的雨水调控体系,打造“复合龟背排蓄系统”;

优化升级天兴洲生态绿洲,串通至武湖的水上航线,整体营造湖泊星布、水网协调的“现代威尼斯”;

挖掘传承盘龙文化、长江文化、荆楚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精髓,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长江生态文明新高地;

围绕张公堤、天兴洲、武湖、仓埠、大别山等景观资源,打造生态文化主题游线路。秉承天人合一的传统营城理念,打造蓝绿交织、人水和谐、宜居宜业的生态绿城。

定位三


突出“智慧、复合、绿色”理念,分层设计、分流引导,构建地下、地面、地上一体化交通体系。地下以“地铁网+地下快速路系统+地下物流管廊”叠合布局,服务客流、货流快速输运;

地面构建以“光伏充电、无人驾驶”为主的快速公交网络,平行长江建设一条美丽的新时代大道,布局换乘中心、未来之桥重点项目。空中预留“低空无人机+通用航空”的路径通道,为未来城市“浮空交通系统”预留弹性。

建设多维城市基础设施网络,拓展科学利用的深地深空新空间。“深地”空间分层利用,浅层布局综合管廊系统,统筹解决水、电、气、垃圾等输送问题;深层利用“地热水冷”资源,构建“冬暖夏凉”智能环境支持系统。谋划布设轨道卫星,作为长江新城高速信息网络中枢,打造深空“城市大脑”。

定位四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建高水平“双向”开放、资源高效配置的“国际门户”。

大力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顶尖商业研究院等机构,鼓励世界500强企业在新城设立研发总部和技术中心;

建设国际化社区,布局国际会展中心,促进国际高端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资源聚集,举办各类国际性交流活动,提升新城的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影响力。

定位五


以培养引进大学生、“海归”人才、科研院校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大力发展新民营经济,搭建“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活力之城”新载体。

基于人本体验,构建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空间的8分钟可达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营造立体混合和平面混合的街区新模式,促进社区沟通交流、提升城市活力;

推行住房新制度,通过租售同权、共有产权等措施满足市民居住需求;

依托水陆空天一体化智能信息网络,全面推进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电网、智慧交通的建设,构筑智能化的城市管理运营新系统;

应用智能无人超市等新零售新业态,改变传统商业模式,引领未来新生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5 23:57: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好,大快干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00: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撸起袖子加油搞!加油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07:33: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组建国家实验室,争创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先问一下中科院同不同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07: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批准!此事宜速做决断,不可拖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08:07: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一新书记任上能把新区落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08: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17-12-26 07:33
组建国家实验室,争创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先问一下中科院同不同意吧

实力证明一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08: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17-12-26 07:33
组建国家实验室,争创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先问一下中科院同不同意吧

你都不同意,只怕中科院是不得同意的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08:5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武汉启动规划长江新城。明年,长江新城要启动建设迎宾大道、交通换乘中心、地下综合管廊,力争国家级武汉长江新区尽早获批,规划建设长江科学城、长江游轮游艇中心等。同时,启动天兴洲的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08:54: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比地铁开通更劲爆,百年大计啊!地铁年年开,新城只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09: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视频让人热血沸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09: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干干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09:1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iuyibo 发表于 2017-12-26 09:06
看完视频让人热血沸腾

视频里交通设计那段有点未来城市的感觉

突出“智慧、复合、绿色”理念,分层设计、分流引导,构建地下、地面、地上一体化交通体系。地下以“地铁网+地下快速路系统+地下物流管廊”叠合布局,服务客流、货流快速输运;

地面构建以“光伏充电、无人驾驶”为主的快速公交网络,平行长江建设一条美丽的新时代大道,布局换乘中心、未来之桥重点项目。空中预留“低空无人机+通用航空”的路径通道,为未来城市“浮空交通系统”预留弹性。

建设多维城市基础设施网络,拓展科学利用的深地深空新空间。“深地”空间分层利用,浅层布局综合管廊系统,统筹解决水、电、气、垃圾等输送问题;深层利用“地热水冷”资源,构建“冬暖夏凉”智能环境支持系统。谋划布设轨道卫星,作为长江新城高速信息网络中枢,打造深空“城市大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09: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图是泛海的SOHO吧看着眼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6 09: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PARLER 发表于 2017-12-26 08:47
你都不同意,只怕中科院是不得同意的哟!

长江新城的交通规划非常先进。至于产业。。。先观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7 17:48 , Processed in 0.04760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