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7-11 10:43:39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通讯员/张文关 发表评论
简介:4月25日,中建七局三公司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03-22地块张文光QC小组凭借其超高层内外全爬液压爬模系统施工质量控制QC成果荣获福建省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一等奖,QC小组也被评为福建省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这标志着该公司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上取得突破性发展。
纠正偏差 提高液压爬模施工质量
——中建七局三公司于家堡项目超高层内外全爬液压爬模系统施工QC活动纪实
\
于家堡项目
4月25日,中建七局三公司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03-22地块张文光QC小组凭借其超高层内外全爬液压爬模系统施工质量控制QC成果荣获福建省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一等奖,QC小组也被评为福建省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这标志着该公司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上取得突破性发展。
层层递进 筛出主因
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03-22地块工程为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为现浇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体系。核心筒面积为648平方米,墙体厚1100毫米,且核心筒独立于筒外框架结构先行施工,核心筒采用内外全爬液压爬模系统施工。爬模系统施工自由高度比核心筒内楼板高出12.6米,比核心筒外楼板高出16.8米。在爬模施工层,核心筒筒内无投测轴线点的稳定平台,核心筒模板的轴线测量难度大,且核心筒爬模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与核心筒连接的筒外钢结构框架梁的安装、筒内电梯的安装及二次结构的施工。所以项目部把超高层内外全爬液压爬模系统施工作为在结构施工时的重点及难点环节来控制,并成立以张文关为组长的QC小组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在活动期间,QC小组成员查阅《液压爬升模板工程技术规程》,查出液压爬模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并与Doka SKE 50自动爬升系统装置生产厂家——多卡公司沟通得知,内外全爬液压爬模系统的Doka SKE 50自动爬升系统在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爬锥埋件系统一定要预埋准确,抗拔力也要达到设计要求,并且导轨悬挂靴一定要按要求安装到位。此后小组成员对中建系统内部采用内外全爬液压爬模系统施工的超高层建筑展开调查,分析出模板轴线位置偏差、锥形承载螺栓偏差是影响内外全爬液压爬模系统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出来后,小组成员集思广益,通过“头脑风暴法”对影响内外全爬液压爬模系统施工质量的两个因素进行了原因分析,分析出技术交底不到位、没有严格的检查制度和程序、材料验收不严、测量仪器落后、人员未经专业培训、埋件系统预埋方案不合理、钢筋安装偏位、制动埋件固定不好、内爬模导致无法设置筒内平面控制点、测量方法选择不当等11条末端原因。之后逐一进行要因确认,并确认出埋件系统预埋方案不合理、制动埋件固定不好、内爬模导致无法设置筒内平面控制点3个主要原因。
差别对待 各个击破
针对分析出的主要原因,小组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并在活动过程中现场实施。
对于埋件系统预埋方案不合理,小组成员查阅资料,进行多方沟通,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埋件系统预埋方案,最终确定将提前预埋的方法改为将埋件系统固定在爬模模板上,随模板合模预埋的施工方法。
对于制动埋件固定不到位,小组成员决定借鉴水电预埋套管的方法来固定制动埋件,即用两根铁丝将制动埋件先固定住,然后用钉子将铁丝固定在模板上。通过改进制动埋件的固定方法,有效地保证了制动埋件的预埋质量。实施完成后,小组对爬模系统的爬锥进行全数抗拔力检查,检查43个,43个均达到设计要求,制动埋件的固定合格率达100%。
对于内爬模导致无法设置筒内平面控制点,小组成员经过多次讨论及现场勘察,最后决定在核心筒施工层设置筒外测量操作平台,并在核心筒外选取6个点作为控制点,平差后做好平面控制网,每十层为一个传递层,投测至核心筒外设置的操作平台上。采用DZJ2激光垂准仪、DT202C电子经纬仪双控的投测方法测量,用铅垂仪竖向传递控制点,再通过经纬仪辅助直角尺的方法来控制模板的轴线位置,进行外部控制。通过设置测量操作平台,用核心筒外控的方法进行核心筒轴线测量使核心筒的轴线偏差有效地减小。实施完成后QC小组成员对主楼核心筒11层已浇注完成的剪力墙进行轴线偏差检查,偏差均在2毫米内。
在活动全部实施完成后,内外全爬液压爬模系统施工质量合格率由原来的88.5%提高到97.6%,使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同时,小组成员对内外全爬液压爬模系统施工质量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为公司承接超高层建筑积累相关经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