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长沙迈向“磁浮时代”
2014/6/2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陈永刚 陈淦璋 易阳
大约20个月后,乘飞机回长沙的市民可以选择乘坐磁浮列车到长沙火车南站,再换乘地铁回到长沙主城区,快捷准点,绝不用担心堵车。
近日,国内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长沙磁浮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刚刚进入地铁时代的千年古城长沙,又阔步迈向磁浮时代。
预计2016年载客试运营
长沙磁浮工程自长沙火车南站东广场北侧引出,终端接入黄花机场T1、T2航站楼间连廊,线路长约18.54公里,设计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预计建成投运后,从长沙火车南站到黄花机场仅需10多分钟。
长沙磁浮工程投资估算总额为41.95亿元,每公里造价约为2.26亿元。项目计划工期为20个月,预计2015年12月底工程完工开始联调联试,2016年初开始载客试运营。
“磁浮工程建成后,将形成长沙火车南站和黄花机场之间的快速通道,实现高铁、地铁与磁浮的无缝换乘。”设计单位负责人、中铁二院长沙磁浮工程项目经理杨平这样描述。
杨平介绍,长沙火车南站的客流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武广高铁的乘客,他们在车站西边下车后,可以穿过站厅,来到车站东广场搭乘磁浮列车,换乘距离约300多米;二是为未来开通的沪昆高铁的客流,乘客下了车直接就到了东广场,距离磁浮车站的距离不到100米;地铁2、4号线的客流从火车南站下车后,直接乘扶梯上楼往东广场方向走就可到达磁浮车站,换乘距离约300米。
“除了首期建设的3个站外,磁浮线还预留了长沙会展中心站和汽车城站两个车站,以进一步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吸引客流。未来将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适时修建。”杨平介绍。
湖南省副省长张剑飞表示,长沙磁浮工程建成后,将在国内首次实质性实现高铁与航空两大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无缝对接,全方位构建“空铁联运”一体化网络,推动长沙率先建成国内集高铁、航空、城际铁路、中低速磁浮交通、地铁、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于一体的现代化枢纽城市。
辐射值完全在安全范围内
“现在,很多人谈辐射色变,这里有一个认识误区。”中国南车株机公司磁浮研究所副所长李晓春介绍,地球本身就是个大磁场,而任何电器只要一通电,也会产生辐射。“电磁辐射不可怕,关键是不能超过限值要求。而中国南车打造的中低速磁浮列车的辐射值完全在安全范围内。”
李晓春介绍,为了检测辐射值,他和团队成员们开动脑筋,从家里把日常用的电磁炉、电吹风、电炒锅、液晶电脑显示器甚至剃须刀都拿到了磁浮列车仿真运行现场,借助国家实验室专用设备,比照这些家电的正常使用,按照距离中低速磁浮列车1、3、5、10米远展开测试。
“结果出来后,我自己都有些诧异,辐射值这么低!”李晓春说,人站在正在使用的中低速磁浮列车外,距离车身1米距离,其辐射值比日常使用的电磁炉表面的辐射值还要低;站在车身3米外的辐射值比微波炉辐射值一半还低;到了5米远,辐射值比使用电动剃须刀还要小;而到了10米距离,其辐射量完全淹没在环境背景中,难以检测。
车外的检测数据安全,坐在车内会怎么样呢?李晓春介绍,磁浮车辆内电磁辐射的安全限值和地铁实行同一标准,在100微特以内。100微特是什么概念?“大家知道,心脏起搏器对于电磁辐射最敏感;而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辐射值如果小于100微特,对心脏起搏器不会有影响。也就是说,对电磁辐射最敏感的人,乘坐磁浮列车也没有问题,对正常人而言更没有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