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3058|回复: 74

BBC纪录片称“中国愚弄世界” 武汉官媒头版反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9 14: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广播公司(BBC)于今年2月推出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以鲜明的“唱衰中国”风格引发关注。

  近日,这部纪录片因一篇名为《BBC纪录片“唱空中国” 武汉反面典型当得冤不冤?》的文章再次引发网络热议。

  29日,武汉官方媒体《长江日报》在头版刊发文章《是中国愚弄世界还是西方舆论愚弄自己》,反击近半年来BBC等西方媒体对武汉乃至中国的各种唱衰。

  为此,文章采访了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教授李蓬勃,并且引用了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平,以及一名外国记者的公开言论,后者曾在福布斯英文网撰文称“BBC大部分分析基于错误理解”。

  此外,武汉还用数据说话,反驳“武汉是中国负债第一城”的错误判断。

  剖析西方媒体的焦虑

  陈平认为,过去30年,西方以为可以把中国纳入西方主导的全球体系,但金融危机后,他们发现自己轻视了中国的竞争潜力,认为中国成功地愚弄了西方。

  “西方素来自大,他们总以为西方走过的道路是最好的,其他国家只要跟西方不一样肯定是输的。”陈平说,事实上,中国走这条路没有胜利可能。原因有两点:第一,中国人多资源少,西方人少但控制了世界上大部分资源。第二,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就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包括市场封锁,即使中国加入WTO已经十来年的今天,仍对中国需要的高科技禁止出口。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投资在基础工业,而是要靠西方的办法,用股票市场融资来进行经济建设,根本不可能赶上西方国家。中国经济过去30年的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是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创造的一条成功经验。

  陈平说,中国经济改革还有很大空间。如果中国外贸想向全世界扩张,企业单靠银行贷款也有问题。因为中国的国有银行商业化以后也会注重短期利润,避免长远投资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要依靠政府引导,综合资本市场、民间储蓄和银行的力量来打造中国长期的发展基金。

  对于西方媒体的焦虑,陈平总结认为,原因在于西方媒体的多数人已经感到西方在走下坡路,中国在走上坡路。但是他们还抱有希望,希望西方再出奇迹,起死回生,希望中国自废武功,误打误撞。

  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教授李蓬勃则一语中的。他表示,西方媒体一边鼓吹“中国威胁论”,一边制造“中国崩溃论”,两种舆论都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并且自相矛盾。

  “面对中国复杂的国情,西方媒体缺乏长期深入的观察,只能看到一部分,这一部分有好的,也有问题,而他们习惯性地采用过度夸大的表述,使呈现在观众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平面。”李蓬勃说。

  上述外国记者亦表达了与李蓬勃类似的观点。他说, BBC颇具影响力的财经编辑罗伯特·派斯顿的报道没有提供多少新鲜信息,大部分分析都是基于错误理解,派斯顿的陈述凸显了西方对中国始终处于雾里看花状态的几大因素——主观臆断、教条、幼稚、个人主义。

  武汉并非负债第一城

  在BBC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中,武汉成为中国负债最多的城市,并称“人们看起来对迫在眉睫的债务无动于衷。”

  对此,文章反驳称,国家统计局近日表示,中国债务水平会继续保持在安全线以内。这两年为了规范地方的借债行为,政府连续发了几个文件,而且要求各地加强对地方债务平台的清理、管理。

  文章援引媒体整理数据显示,通过公开的债务和财政信息,省会城市中债务压力排名最高的10个为:南京、成都、广州、合肥、昆明、长沙、武汉、哈尔滨、西安和兰州。债务规模排在武汉之前的还有6座城市。

  在BBC纪录片中,英国人惊诧于武汉五年城建花了2000亿英镑(约两万亿人民币),比用在全英国建设上的两倍还多。

  对此,文章援引武汉市城建委相关负责人的话回应,最近几年是武汉城建高峰期,截至2013年,5年来全市城建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814亿元,年均增长20.7%,建成了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地铁2号线一期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

  今年,武汉全年城建投资要突破1500亿元。年内要确保4号线二期通车,三镇全部通地铁;确保建成鹦鹉洲长江大桥,实现二环线主线全线贯通;全面开工轨道交通机场线,确保与天河机场三期同步建成投入使用。

  此外,BBC认为,中国还是要生活在以前的传统文化中,不仅仅美丽多彩,也是经济发展所依靠的原则。在线商业和当地政府,大家旁若无人的摆手势,整理好他们的钱财,经过太多的煎熬贫困,不健全的福利保障或是退休金,都使得中国人选择不消费。有的中国家庭可以省出他们收入的三分之一,而在英国只有1/20。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中国的经济严重失衡,太过依赖投资所带来的动力,却没有足够的消费力和购买力。

  对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却认为,通常观念中的中国经济失衡并未真实反映经济形势,测算结果显示我国GDP中服务行业占比可能被低估了10%。

  蔡洪滨认为,考虑到服务业低估了10%而投资高估了10%,中国投资占GDP比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可能只在30%左右,与韩国日本在经济起飞阶段的水平(35%~40%)差不多。由此蔡洪滨认为,从统计数字上看中国经济失衡是站不住脚的。当前宏观经济决策中如果一味排斥刺激政策,可能导致合理、健康和必须的投资也被压抑,从而导致经济衰退。

原文地址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1,20140729405931496.html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14: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必在意白皮猪的想法{:5_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14: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还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补欠账,水到渠成,该闭嘴的小丑自然会闭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14: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鸡者 呵呵{:5_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14: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BBC CNN之类的媒体就知道抹黑中国,英村那个熊样,现在英国人巴不得我们去英国投资消费,还有脸说我们,老子武汉千万人口,以后至少要发展到1500万人,伦敦才820万人口,公共建设的费用只能比他高,不能比他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14: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欠抽英国人BB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14: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尼玛英国过去百年把需要建设的城建项目都建的差不多了,老子武汉得把他英国百年拥有的东西全都在这一二十年里建好,我们还拥有英村没有的高速铁路系统,“英国人惊诧于武汉五年城建花了2000亿英镑(约两万亿人民币),比用在全英国建设上的两倍还多。”这尼玛完全是英村没见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15: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几位,你们看过那部纪录片吗?何必气急败坏。怎么这么轻易的就被舆论导向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15: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英村是铁了心要挑事,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里最虚伪最自大的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15: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某些人只看见别人收获就眼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15: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世界只有两大宣传机构:金融寡头控制下的西方媒体和中宣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16: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国内一些媒体对武汉的疯狂抹黑比起来,BBC只是小cas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16: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非常不错,只得搞收藏、搞鉴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16: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寡头控制下的西方媒体和中宣部比起来只是小cas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16: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可可大师2 于 2014-7-29 16:52 编辑

省会城市中债务压力排名最高的10个为:南京、成都、广州、合肥、昆明、长沙、武汉、哈尔滨、西安和兰州。债务规模排在武汉之前的还有6座城市。

够了,基本上喜欢黒武汉的几个城市都可以闭嘴了。
其实杭洲的债务率也远高于武汉。北上也是,只不过北上不算在省会城市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5 02:01 , Processed in 0.04610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