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祥局长应邀在湖南作专题报告
2014-12-18
    本报讯(记者邓竹君 通讯员黎晓阳)  12月17日,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应湖南省委、省政府邀请,在民航经济形势报告会上以《更好地发挥民航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为题作了专题报告。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豪主持报告会。湖南省领导陈肇雄、何报翔、黄兰香出席。
    李家祥局长立足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民航发展现状,列举了大量生动而详实的事例和数据,从怎么认识民航、怎么利用民航和怎么发展好民航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发挥民航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并指出长沙打造中部地区国际性航空枢纽指日可待。
李家祥局长指出,目前,我国民航正在进入成熟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先导性产业。2012年7月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出台的第一部全面指导民航业发展的重要文件,标志着发展民航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最现代化的、最高端的、最具发展潜力的交通运输方式,民航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强劲动力;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的政治、外交和军事价值,是实施国家全球战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力工具。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全局高度,把发展民航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提升城市品质的举措;统筹谋划产业布局,依托机场发展航空经济;以机场为中心,打造新型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要切实履行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更好的管理和使用机场,积极扶持航线航班,大力发展通用航空。
    李家祥局长强调,要开放、修机场,要想强、上民航!修3公里的高速公路,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而修建3公里的跑道,却为一个地区与世界的连接搭建了平台。他指出,看一个机场的盈亏,要算大账。2012年,全国134个机场亏损约29亿元,平均每个机场亏损约2000万元,而带动的国民生产总值至少在3万亿元以上。“不临海、不沿边,走向国际靠蓝天。”湖南作为内陆省份,民航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他认为,湖南发展民航业和航空经济具备很好的条件和优势,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长沙打造中部地区国际性航空枢纽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中国民航局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湖南民航事业加快发展。
    报告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分析深入,引起了现场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杜家毫省长强调,当前,湖南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着力放大“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在继续完善公路、铁路、水运等交通的同时,把发展航空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二跑道、黄花机场至高铁长沙南站中低速磁浮等项目建设,积极开辟东南亚、欧美等国际航线,大力发展支线航空,着力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他希望中国民航局在机场建设、运力扩充、航线开辟等方面一如既往给予湖南大力支持,湖南将充分发扬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强,着力打造中部地区国际性航空枢纽。
    湖南省政府党组成员、部分在湘单位、省直有关单位、各市州政府、部分县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省四套班子成员听取了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