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RICHARD19849 于 2015-1-28 21:48 编辑
1月27日,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高铁实验室”)与梅溪湖投资(长沙)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高铁实验室将注册地落户梅溪湖,其研发基地及办公正式挂牌迁入。中南大学副校长陈春阳,中南大学高铁实验室主任余志武,湘江新区党工委委员、项目建设部部长谈文昌,副部长贺树云,梅溪湖投资(长沙)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心旷出席了签约仪式。作为我省高速铁路建造领域的技术中心和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中南大学高铁实验室的入驻,不仅使梅溪湖国际新城科技研发资源再提升,产业再升级,也将加快促成长沙未来国际研发中心的形成。
按照双方协议,高铁实验室入驻梅溪湖后,梅溪湖投资(长沙)有限公司还将提供梅溪湖国际研发中心内面积为1500平方米、物业三年免租的办公场地给高铁实验室使用,以支持其发展。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我国最早立项建设的十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之一,2007年9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由原铁道部组织实施,依托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南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和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国家级实验创新平台;是经国家事业单位管理局批准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法人; 2013年2月全面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验收,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实验室主要以铁路行业发展为导向,以应用基础理论和试验研究为基础,重点解决高速铁路建造等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所涉及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试验和产业孵化,是为国内外相关企业提供新技术的辐射基地,也是凝聚和培养高水平产业创新技术人才的摇篮。
据中南大学高铁实验室主任余志武介绍,实验室建设总投资1.1802亿元,现有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高速铁路线桥隧静力实验室、高速铁路线桥隧动力学实验室、先进工程材料与耐久性实验室、高速铁路先进建造装备实验室和高速铁路建造数字实验室5个专业实验室组成,组建了12个大型试验研究系统。本着“边建设、边研究、边出成果”的原则,截至目前,实验室建设及运营期先后承担了国家973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铁道部重大攻关等重大项目近百项,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千人计划3人等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共约52人,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达12人。
余志武主任表示,2014年8月,高铁实验室第十一次理事会常务会议讨论批准了将实验室法人住所由北京变更到长沙。之所以选择入驻到梅溪湖,一方面是因为梅溪湖国际新城位于湘江新区(筹)核心区域,定位为国际一流高端应用技术创新研发中心、高端设计中心、高科技孵化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基地的梅溪湖国际研发中心,与实验室的发展方向也不谋而合;另一方面,梅溪湖周边丰富的科研、人才资源,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以及区域内的产业引导等诸多优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双方的合作,不仅能够为实验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研发基地和创新平台,增强梅溪湖国际研发中心的综合实力,而且有利于推进长沙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为“两型”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除了高铁实验室,梅溪湖国际研发中心引进了中冶长天、景嘉微电子、中瑞海设计等科研项目,其中创智园内现已有禾棠设计、中化化肥、奥雅设计、湖南新九方科技、博深实业5家研发和设计类企业入驻。国内高端科研企业的入驻不是偶然。以人才优势为例,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岳麓山大学城齐聚于此,各类科技职员约占全市科技职员总数的1/2,有20多位“两院”院士和大批科技精英在电子信息、自动化、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领域卓有建树。丰富的人才资源,为产业的发展与聚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