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夕法尼亚大道(Pennslyvania Avenue)。因为它连接着白宫和国会山,也就成了大型游行示威的主战场,因而得名“美国大街”(America's Main Street)。画面最尽头的便是国会山。
宾夕法尼亚大道
T街(T Street)和R街(R Street)。华盛顿特区的城区由法国设计师皮埃尔-查尔斯-郎方(Pierre Charles L'Enfant)设计,带有浓郁的欧洲启蒙时代城市设计元素,即讲求理性。因此城市的规划、街道的命名也非常规矩,城市被分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区,除了一些以美国州名命名的主要街道之外,华盛顿大部分街道以数字(南北向)和字母命名(东西向,按字母表顺序排列)。T街尽管完全和“上层社会”没有关系,但这里的联排建筑也是华盛顿的地标之一;R街则更加混乱,我们初识佐伊-巴恩斯(Zoe Barnes)时,她应该就是住在这一带。
T街远望
T街标志性的联排房屋
温菲尔德-斯科特-汉考克(Winfield Scott Hancock)雕像。汉考克在南北战争中担任北方联邦军的将领,也曾经是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
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General Ulysses.S.Grant)将军纪念地,就位于国会山脚下。格兰特将军也就是南北战争中北方联邦军的总司令。这里恐怕是《纸牌屋》片头中出现最频繁的地方了。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联邦大楼(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 Federal Building)。也就是比尔-克林顿大楼啦,现在这里是美国国家环保局总部的所在地。不过,这座大楼是在2013年才被冠上了克林顿的名字的。最初这里是国家邮政的总部。1971年美国的老邮政系统被现在的美国邮政署取代,邮政总部也从这里迁出。1985年,这栋大楼被命名为阿里尔-里奥斯(Ariel Rios)大楼,以纪念这位卧底特工的英勇表现。2013年7月,这栋大楼才被正式命名为威廉-杰斐逊-克林顿联邦大楼。
克林顿大楼
国民军联盟纪念碑(GAR Memorial)。GAR是Grand Army of the Republic的缩写,是属于参加过美国内战的所有老兵的一个组织,1956年最后一个成员去世,国民军联盟也由此解散。国民军联盟同时也是美国最早的利益团体(advocacy group)之一,推行了一系列为组织内的黑人老兵争取民权、为老兵争取津贴的活动。
这张图的视角似乎是从阿灵顿国家公墓出发,美国军政界最高荣誉者们大都葬在那里。画面下方那个不打眼的雕塑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战争纪念碑(Marine Corps War Memorial),以二战美日硫磺岛战役中,在硫磺岛插上第二面美国国旗的六位士兵为原型。硫磺岛虽然只是一个小岛但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美日两方在这场战争中都伤亡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