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8-13 11: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独孤云 于 2015-8-13 11:42 编辑
----中国中铁港航局沪昆高铁北盘江特大桥建设纪实
7月16日,沪昆高铁北盘江特大桥主拱墩柱施工已全部完成。目前,建设者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正在加紧桥面结构施工,大桥可望在今年9月全部竣工,届时一座具有世界施工难度的大桥将屹立在群山之中的北盘江畔,这是中国中铁港航局在桥梁建设领域里取得的又一大重要成果。
攻坚克难攀高峰
北盘江特大桥是国家“五纵五横”高铁规划沪昆高铁上的一座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721.25米,主跨445米,桥面距峡谷江面300米,是一座集钢栈桥、钢管拱桥、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体系、悬索体系、现浇连续梁于一身的科技创新型桥梁,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铁路钢筋混凝土拱桥,代表了当今铁路拱桥建设的最高水平。
2010年10月开工伊始,中铁港航局明确提出了要建设高质量的桥梁,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二公司项目部广大参建员工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先后进行了大桥拱座开挖、大体积混凝土灌注、交界墩树立、劲性骨架合龙、钢管内混凝土压注等施工。在高铁首次使用钢管内C80高性能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力应变监控监测、劲性骨架风洞试验、劲性骨架结合外包混凝土斜拉扣挂成拱、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等10多项科研课题与大桥的建设同步进行。
针对“世界第一”桥梁的技术难点,项目部成立了科研攻关小组,多次邀请大桥的设计单位、大桥局的老专家来工地“会诊”,先后完善了《高墩基础拱座爆破开挖方案》、国内最大跨度《827米两台65t缆索式起重机拼装方案》、《拱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750管内混凝土压注工艺》等系列控制点技术攻关措施。
为掌握大桥施工受力状态,采集相关力学数据,项目部投资800多万元,在桥址附近按1:7.5的比例缩小建成一座科研用大桥模型,为大桥预拱度设置、轨道结构设计及最佳铺轨时间提供技术支撑。
北盘江特大桥结构新颖,尤其是各阶段施工方案的选取、筹备和实施是项目施工成败的关键。项目部对多项目技术方案进行优化。一是省去上海侧43.6米高缆塔,将主索直接锚于山体内,使昆明侧缆塔降至71米。二是将上海岸700米防护棚架和跨越两岸450米人行吊桥取消,改设过江通道,此方案节省成本约千万余元。三是将桥址下游洼地一作两用,先弃渣场,后预拼场,有效地减少了土地占用。通过方案优化,在保证原功效前提下,不仅节约时间和资金,而且还减小了施工难度。
2014年1月12日,实现了大桥主跨钢管拱胜利合龙,多项施工技术刷新了世界记录,创下了大桥主跨同比世界第一,827米缆吊净跨跃居国内第一,钢管拱内使用C80混凝土国内首创,钢管拱整体吊装在国内建桥史上罕见。
险中求胜显本色
“苦地方,险地方,建功立业好地方,”2012年4月22日,中铁港航局总经理郭秀春到北盘江工地检查指导工作时,有感而发,不由自主地说出了这句话。
大桥建设最主要一个难点,就是险!大桥拱座爆破时,上海岸山岩坡度高达70°,工人要到山坡上打眼装炸药,一次,一位工人不小心,脚一滑,人顺着山坡向下滚出10多米,幸好被一棵大树截住,才躲过一劫。当天,该工人所在的工班连工钱都不要了,全部走了。他们说,山上干活太危险。为了确保安全,项目部只好叫工人腰间系一条绳子,绳的另一头与插在山体中的钢钎相连,人以钢钎为中心,好像杂技表演一样在坡下成圆弧运动作业。就这样,在近乎原始的施工方法下,一点一点的剥石摊平,才换得了各墩台施工平面区。
昆明岸拱座浇筑混凝土时,恰逢雨季,隔三差五的泥石流涌进拱座基坑内,大多时间“出不了活”,工人们开始厌倦,不愿再干,管理层中也有泄气思想漫延。项目部及时采取强制手段,制定多项施工措施,组青年突击队,在一个多月时间,进行了 10多次的基坑清淤和混凝土浇灌,他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的畏惧思想斗,克服种种施工困难,在雨季按期完成了施工任务。
北盘江的险阻,大多表现在自然环境,迭加在施工环境上。2013年底在大桥架设拱圈劲性骨架关键时期,因电厂要放水发电,每天只能半夜12点等电厂停水后才能下水作业。时值寒冷冬天,一些工人不愿意下水作业,时间不能再等,项目部5名青年技术人员一声大吼扎进刺骨的江中抢搭木板通道,裤子被划破,浑身冻的发抖,但他们坚守阵地,决不放弃。其他工人们受到感动,也陆续跳进江中开始作业。
精细管理创佳绩
一座高科技的桥梁,就要有高水平的管理。项目部在攻克诸多施工技术难题时,以科学认真负责的态度,以项目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狠抓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和效益,把项目精细化管理融入到各项管理工作中。
确保施工安全无事故。项目部设立了“五个”层面的安全管理机构,坚持“四个”方面安全监管到位,在各重要工点安置了15名群安员,并不惜重金投资近16万元,设置10个电子眼,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全工地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项目部的安全管理经验曾在中国中铁作经验交流,被业主《建设文化与管理创新》杂志介绍推广。
以创建鲁班奖为目标。项目部科学地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重过程管理、质量控制。成都设计二院、武汉桥科院博士驻点北盘江工地,跟踪管理指导,进行课题研究,特别是对大桥钢管拱线形控制、大体积温控管理、钢筋地面整体绑扎一次吊装成型、劲性骨架合龙前的稳定性控制和内注外包混凝土应力徐变把控,起到了关键作用。
精打细算创项目效益。项目部精心编制施工计划,倒排工期,合理组织劳动力,把现场责任分解到每个人,形成了按规章施工,争创效益的良好氛围。项目部积极开展二次经营工作,以项目整体策划、工经分析研究、推行投资检算等手段对项目进行二次经营,认真梳理项目预算,优化施工方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项目部在整个二次经营过程中,累计创造了52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项目部先后被授予中华全国总工会火车头奖杯、贵州省总工会“安康杯”优胜单位、成都铁路局劳动竞赛“建设模范集体”、沪昆公司2013年激励考评第一名、沪昆公司迎新年歌咏比赛一等奖、中国中铁“工人先锋号”、中国中铁项目文化建设示范点等多项荣誉。
王建国 郑清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