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yunh 发表于 2025-11-10 19:21
北边综保区扩区了。

民航武汉区域管制中心真的是要加快开通了

尽快接管湖北河南的空中管制权,才能更好的统筹航班的分配,从而引导区域进出口增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是反感谈历史,而是认为1850年武汉800万人简直就是反智,很多人对800万人没有一点概念。其实现在三环区内未必有800万人,那还是包含了白万大学生的。没有公交,没有大桥,没有地铁,800万人的衣食住行怎么解决?都是两三层的平方那得是多大的人口密度??
不是不能谈,你这说出去立马被人抓住把柄猛打,然后给你全盘否定。光有情怀没有用,那些东西可以参考一下,不能当作证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武汉相关部门邀请罗威廉来武汉讨论关于1850年武汉人口,邀请更多专家和他一起,一旦确定1850年武汉人口基数还有当时武汉在世界的地位,就可以让文旅部门推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47e 发表于 2025-11-10 19:34
这位大哥真的不用和他们多说了,但绝对相信你的知识能力和对武汉的爱护。
但您说了一句伤了他们的话就是 ...

谢谢你的理解。我觉得确实就此打住了。可以让更专业的人员来研究探讨推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hxxhxx 发表于 2025-11-10 19:43
营销当然可以营销,宣传也可以宣传,但是宣传营销要有方法,不能太过挑战常识,记不记得理想碰瓷柳汽乘龙 ...

“型就是沿海高楼没武汉的多就开始宣传高楼负面论,然后突然全域摩天就不如老街里面的老破小了,这才是宣传。”

这个实际是武汉高楼数量超过上海后出现的。上海人掌控媒体。不要因此而放弃建设超高,那是真的入了他们的圈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5-11-10 19:56
概要结论
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Britannica)总体上是值得信赖的参考来源,尤其适合需要权威、专家 ...

很好的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5-11-10 19:46
gaoloumi2025001 提出的武汉几百年前的人口问题,虽然不能完全相信大英百科全书,但是至少反映了武汉是有底 ...

同意让历史学者进一步研究确证再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五零年代发现的盘龙城遗址被认为是“武汉城市之根”,距今已有三千五百年历史,这也是目前武汉有着比北京、西安等更悠久的建城历史的依据[参1]。春秋战国时武汉属楚国范围。现代武汉的起源,是东汉末军阀刘表命江夏太守黄祖在今汉阳月湖 (武汉)附近所建的“卻月城”和东吴孙权于223年在今武昌蛇山所筑的“夏口城”。自此以降千余年,武汉及其附近地区以其贯穿东西、沟通南北的“居中华之中”的地理特征,一直是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的交汇点,史上发生多次决定中国命运的战役,比如汉末赤壁之战、南宋岳飞抗金等;或成为著名的文学诗词之城,比如唐宋之际无数诗人骚客登临黄鹤楼、拜访武昌古城留下无数诗篇等。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明太祖朱元璋时,第六子朱桢出生,后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武昌因此得到扩建,成为南方最大的城池之一,成为湖北乃至中南地区的政治中心。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口镇由汉阳分离出来,成为商业重地,到清代已跻身中国四大名镇之列。从清中后期直至20世纪90年代的一两百年间,武汉经济繁荣,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国际大都市,繁华程度位居亚洲前列[参2],被世人称为“东方芝加哥”[参3][参4]。1911年,著名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在这里,由此诞生了中华民国[参5],故每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纪念日,也是中华民国时期的国庆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27年,中华民国国民**决定将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首都)总称“武汉”,开三镇合并先河,也使武汉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参6]。[参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头发好长 发表于 2025-11-10 20:37
其实不是反感谈历史,而是认为1850年武汉800万人简直就是反智,很多人对800万人没有一点概念。其实现在三环 ...

这个不知道你经历过老汉口的巷子没有。我妈是老汉口,总是告诉我老汉口的巷子非常窄,只能两个人过还要侧身。她小时候上学从铜人像到车站路那边,一路穿这种巷子。当时都是靠走路,自行车骑马的都很少,中山大道绝对是大道。我年轻时候经常去交通路古籍书店,两边都是卖鳝鱼的摊子,中间极其窄的巷子。

而且胡克神父谈到当时的汉水和长江上密密麻麻的各式船舶,上面也是可以住家的。

1980年代上海1200万也可以挤在30平方公里的老租界,还有很多宽的西式马路。而1850年,武昌粮道街都是马路,因为可以骑马并行。现在的粮道街已经拓宽了。过去是青石板铺地的,很窄,两边都是那种清朝房子。

我的意思是,我们按现在的标准很难想象当时的生活空间的要求,会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留给历史学者讨论吧,最好邀请到罗威廉。这里只是提出来,有这种史料。到此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hxxhxx 发表于 2025-11-10 20:10
黑的体无完肤是因为别人在讲故事定标准,而我们只能被动的陷入别人的叙事节奏中,别人说高楼不好用的不 ...

你搞的太复杂了,网络时代东西边的玩法就是短平快,快速普及,反复出现。
这样天然就会有很多障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开的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明确路径抓手,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以“五改四好”为主攻方向,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统筹推进城市功能提升、业态焕新、治理创新。 以“一城三廊一带”为重要载体,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发挥武创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的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以“五谷丰登”为重要抓手,加快打造世界光谷及中国车谷、药谷、网谷、星谷,壮大“965”产业集群,构建具有武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做好“三篇文章”为重要方向,持续强核、壮圈、带群,推动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升腾发展气场,弘扬“四气”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以干促上、迎难而上,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要大抓基层,推动工作下抓一级、服务下靠一级,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要大抓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谋划招引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以项目化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要大抓改革,以更大力度集成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会议强调,要集中智慧力量,认真编制好我市“十五五”规划 ,更加自觉把武汉发展放到全国、全省大局中思考谋划推进,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要全力冲刺决胜,坚决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确保“十四五”收好官、“十五五”开好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10 23:06 , Processed in 0.06085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