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2-14 15:15: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牵起一条链 “复活”一座园 新智感知打造物联传感产业生态圈 2024-12-13 07:15 天津日报 “空屋”迎来“新房主” 时针拨回到2021年,那时创新大街上的这座园区还是另一番景象:偌大的地块杂草丛生,几栋建筑又是半拉子工程,整个园区毫无生气。由于原运营企业经营不善,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园区空置多年,庞大的体量、没有装修和配套设施,盘活的难度很大,成了一个困扰高新区的“老大难”问题,相关部门一直在寻找适合的落地项目。 转机正是发生在这一年。当时,来自河北省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新奥集团抢抓物联传感市场机遇,计划在天津用生态聚合的方式发展产业,载体是其中的关键要素。 机会来了!了解到这一情况,高新区主动伸出橄榄枝,向企业推介区域内土地资源,同时成立了服务该项目的工作专班。“我们介绍了很多可售的地块,这里的优势是它所在的华苑科技园临近市区,可利用的地上建筑能缩短新项目的建设周期。”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潘金金告诉记者。 陪同企业人员考察、制定方案、协助对接本地高校院所资源等工作陆续开展,高新区以积极的姿态“开门迎客”。 2021年10月,沉寂多年的园区终于迎来了新的主人——新奥集团整体收购创新大街园区地块及地上建筑,在此建设新智感知科技产业园,打造物联传感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生态聚集区。这也是京津冀地区首个聚焦于物联传感的产业园。 “天津有很好的工业基础和人才资源,**部门也给了新奥很大支持,所以我们决定在这里落户。”天津新智感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帅宇说,“我们选择用生态聚合的方式解决行业发展痛点,也希望能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把这里建成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园。可以说,新奥下了很大决心,也展现出很大的魄力。” 是“邻居”也是伙伴 装修、搬迁、入驻的过程很快完成,不过,新的问题又摆在面前:怎样串起产业链? 王帅宇清楚地记得,在生态引入的初期,他向合作伙伴介绍想法后,很多人直言“您描绘的是愿景,但现在我看到的只有一堆房子”。“说白了,信任的成本很高,谁也不愿意当小白鼠。”他说,“那个时候很难,为了表现诚意,我一家一家地跑。” 与此同时,工作专班的任务也没有结束。高新区与产业园形成了联动招商机制,在不同场合多次推介园区,并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帮助产业园对接与传感器行业联系紧密的信创企业,积极为“梧桐树”引“凤凰”。 “我们‘盘’不同的载体,赋予他们不同的产业主题,但怎么才能‘活’?就要依托高质量的项目和优质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是必不可少的。”潘金金说。 带着创新模式和一片诚心寻找志同道合者,2021年底,王帅宇终于谈成了第一家企业,新智感知在园区中有了第一个“邻居”。 “邻居”并不是越多越好。王帅宇对记者说:“我们不希望用传统的物业模式挣租金、物业费、车位费。新奥是一个做产业的公司,我们要真正打通物联感知产业链,入驻企业一定是链上的企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