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路筱河潺潺

[江城资讯] 2017年1月11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 14: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尔斯腾 发表于 2017-1-11 12:06
大的观点我都赞同,就是有个小问题,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貌似是市属,但是在武昌。
有些网友我感觉是着急 ...

武汉三镇分工明确就对了
汉口 金融、商贸
武昌 政治、科教
汉阳 工业、制造
各自找准定位、发挥专长就好
问题是现状有一锅粥的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14: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大桥 发表于 2017-1-11 11:56
你说的真是奇谈怪论,你总要分这分那,问题是你搞清楚高校是归谁管吗?部属高校归教育部管,但是新校区 ...

你确定全部的市属高校都在江北?照您这么说鄂州就跟武昌是一个圈子,武昌跟汉口就不是一个圈子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14: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尔斯腾 发表于 2017-1-11 14:13
有些人没有看到,汉口还龟缩了张公堤内。武昌光谷已经一路向东,都快连接上鄂州了。

地域发展模式的差异化
聚集式、开放式
那个更好
结果会验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14: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汉投产两个月 创汇5000万美元
                 稿件上网日期:2017-01-11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看好武汉未来,李金泉带领团队回到家乡创业,公司投产试运营仅2个多月,出口创汇近5000万美元,今年公司定下了目标:要实现10条SMT手机主板生产线及12条组装线投产运行,实现出口创汇22亿元。
    “我是武汉人,这次是受深圳宏鼎总部指派回到家乡建厂,今年要拼尽全力实现厂区生产线全部投产运行。”李金泉说,去年,深圳基地受制于产能,订单被分出去不少,现在武汉基地承接了很大一部分,同时总部在武汉也设立了国际贸易供应链公司,立足武汉开辟海外市场。
    深圳宏鼎电子专注于电子产品的国际供应链,生产的手机主板及整机销往非洲、印度、墨西哥等,2016年深圳公司实现出口创汇近50亿元人民币,计划在武汉用两年时间再造一个深圳的出口创汇额。
    昨日上午,在东湖综合保税区武汉宏鼎手机组装车间内,记者看到生产线上的熊玉霞以每小时36台整机检测速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瑕疵,通过她检测的手机,在出厂抽检时全部合格。
    “现有的200多名员工都来自武汉及周边城市,要让零基础的员工迅速适应,不是件容易的事。”能找到合格员工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招到合格的产业工人,李金泉跑遍了武汉各大高校及周边城市,但是合适的员工却相对较少,在奔波招员工的途中,他也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大中专学生毕业季。
    企业生产拼的就是速度,4个月内,李金泉带领团队把2万余平方米的厂区装修完毕,设备、员工进厂试运营,去年的10月26日,武汉基地生产的首块手机主板下线,10月28日首台整机下线,“截至1月8日,两个多月的时间,武汉基地实现产品出口近5000万美元。”
    李金泉说,一直坚信制造业的春天会来临,行业在经过近两年的转型发展后,目前,行业内产品价格正在回升,“并且中国的智能手机在非洲、印度等海外市场上有着极高的性价比,目前的订单是源源不断,加上武汉物流及人力资源优势,相信今年一定能完成目标。”







    (长江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14: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欲则刚 发表于 2017-1-11 14:15
武汉三镇分工明确就对了
汉口 金融、商贸
武昌 政治、科教

分工是比较优势下的自然选择,但是也不意味着,在某些细分领域完全要按照这样的市内分工。
无论如何,武汉三镇是一个整体,不能允许某一镇落后太多,成为完全短板的情况出现。也完全没有必要是嫉妒另一镇的发展成果,毕竟,我们都是武汉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14: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尔斯腾 发表于 2017-1-11 14:21
分工是比较优势下的自然选择,但是也不意味着,在某些细分领域完全要按照这样的市内分工。
无论如何,武 ...

我只能说你是雨露均沾、无核论的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14: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9日,又一个激光产业园——东湖高新激光产业园在光谷揭牌。算上去年5月至12月相继开建的中欧激光产业园、武汉光谷激光科技园、华中(京山)激光产业园,我省在建激光产业园增至4个,激光“航母”竞相驶来。
东湖高新激光产业园位于武汉光谷大道以南的凤凰产业园,占地400多亩,由省联发投投资、东湖高新集团运营,目标是建成国际一流的激光产业基地。项目分4期开发,将建设研发、孵化、展示、交流、生活和商业配套、生产厂房和基础配套设施等。根据规划,到2020年,该激光产业园科工贸生产总值将达100亿元,吸纳关联激光高科技企业100家。目前园区生活和商业配套15万平方米已建成。
在揭牌仪式上,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公司、省激光协会相关负责人分别与东湖高新集团武汉联投佩尔项目签定入驻协议。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会长朱晓表示,去年武汉光谷激光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8%。1月9日,又一个激光产业园——东湖高新激光产业园在光谷揭牌。算上去年5月至12月相继开建的中欧激光产业园、武汉光谷激光科技园、华中(京山)激光产业园,我省在建激光产业园增至4个,激光“航母”竞相驶来。
东湖高新激光产业园位于武汉光谷大道以南的凤凰产业园,占地400多亩,由省联发投投资、东湖高新集团运营,目标是建成国际一流的激光产业基地。项目分4期开发,将建设研发、孵化、展示、交流、生活和商业配套、生产厂房和基础配套设施等。根据规划,到2020年,该激光产业园科工贸生产总值将达100亿元,吸纳关联激光高科技企业100家。目前园区生活和商业配套15万平方米已建成。
在揭牌仪式上,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公司、省激光协会相关负责人分别与东湖高新集团武汉联投佩尔项目签定入驻协议。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会长朱晓表示,去年武汉光谷激光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14: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本周热门被汉版包圆,今日之日还没有汉版网友,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14: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28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发《关于同意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函》,同意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股票名称:生之源(股票代码:870560)。
12月29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发《关于同意湖北盛齐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函》,同意湖北盛齐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股票名称:盛齐安(股票代码:870592)。
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光谷生物城医疗器械园,是一家专业从事临床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之源几乎涵盖了生化诊断试剂全线产品,拥有肾功能类、糖代谢类、胰腺类、肝功类、心肌类、血脂类、特殊蛋白类、电解质及无机离子类等试剂类别75个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公司现已申请近三十项专利,获得政府资金多达20余次,扶持资金达到600余万元。是省发改委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是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连续三年获得东湖开发区“瞪羚企业”称号,是“湖北省知识产权示范建设企业”,被市科技局认定为武汉市科技创新平台。
湖北盛齐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光谷生物城生物创新园,是以“肿瘤囊泡”这一新型生物载体的研发应用为基础,集肿瘤生物治疗技术研发、推广于一体,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雄厚的资金支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一直致力于“肿瘤囊泡”这一生物治疗技术的研发,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香港专利授权1项,美国专利授权1项,欧洲专利授权1项。“肿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疗技术”是公司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其中,该技术在癌性胸水治疗领域的应用作为公司首推项目。“肿瘤囊泡治疗癌性胸水技术”以肿瘤细胞来源的囊泡为载体,包裹化疗药物,靶向杀灭肿瘤细胞,并调节患者免疫微环境,恢复胸腔与血管间的液态循环,为控制和治疗癌性胸水提出全新解决方案,从而彻底、有效治疗癌性胸水。
截至目前为止,光谷生物城已有23家企业登陆“新三板”,另外还有佰奥达生物、康录生物、哈福科技、光谷百桥等约20家企业蓄势待发,拟登陆“新三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14: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晨报:光谷获批建“硅谷小镇”
发布时间:2017-01-11 来源:武汉

昨天,记者从东湖高新区获悉,东湖高新区的“硅谷小镇”获批启动建设,这也是光谷移动互联创谷之后,高新区的第二个市级“创谷”。“硅谷小镇”计划每年引导10~20名集成电路、物联网应用、高端软件领域的海外领军人才归国创业,引进300个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和3000名科技企业核心骨干。至2020年,“硅谷小镇”力争孵化15家“独角兽”企业、5~10家上市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14: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江大桥 于 2017-1-11 14:56 编辑

湖北日报:培育“T型人才”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7-01-11 来源

“硅谷只有一个,在美国都无人复制,中国城市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硅谷的奇迹是由富有颠覆式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创造,光谷一定要加强跨学科融合,培养这样的T型人才。”
昨日,由东湖高新区主办的2017中国(武汉)新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在汉举办,《硅谷百年史》作者皮埃罗·斯加鲁菲作了题为《百年创新 如何在中国打造下一个硅谷》的演讲。当天,他受聘成为光谷智库国际顾问,并为光谷发展提出系列建议。
《硅谷百年史》是全球首部硅谷编年体史书,记述了美国硅谷成为世界高科技之都的历程,探讨了“硅谷现象”的成因,被认为是系统讲述硅谷历史的最佳读物。在一直对标“硅谷”的武汉光谷,这本书在创业圈和机关单位里几乎人手一本。

“勇于冒险、容忍失败”,颠覆式创新成就硅谷
皮埃罗·斯加鲁菲简单回顾了硅谷发展史:上世纪50年代,那里还是个果园遍地的美国西海岸小城,如今却成长为举世瞩目的高科技之都。但硅谷的崛起却是个“悖论”:在其发展初期,全世界顶级科技、财富和人才资源全部聚集在美国东海岸和欧洲发达国家,比如麻省理工、哈佛等顶级高校以及贝尔、通用电气等顶级实验室。而且,包括电脑、集成电路、互联网等绝大部分重大科技发明创造也并非源自这里。
斯加鲁菲认为,硅谷的贡献在于,能慧眼识别那些可能对社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发明,从而对它们进行商业性开发,然后迅速创造财富。而这种颠覆式创新的能力,与硅谷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
他介绍,各种社会组织间“颠覆”基因强弱不同,从弱到强依次是官僚机构、大公司、大学、小公司、活动家和艺术家。而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湾区一直是疯狂作家、音乐家和艺术家的聚集地,独特的社会环境造就了特立独行的跨学科创意思维,从而培育出“勇于冒险、容忍失败”的硅谷精神,这才“操纵”了科技。
他举例说,正是在乔布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这样具有创意思维的年轻人在车库、大学寝室里举办的小公司,推动了技术革新,而不是大企业家或者没有颠覆思维的成熟科学家。
   
知识宽度+专业深度,光谷应培育这样的“T型人才”
斯加鲁菲说,来到中国后,每个城市都向他提出同样的问题:如何成为下一个硅谷?
他坦言,全世界只有一个硅谷,就算在美国,也没有第二座城市能够复制“硅谷模式”。每座城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社会形态,一定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
对于光谷而言,要学习硅谷,关键是要培育出具有颠覆式创新能力的年轻人。这类人才要拥有全球视野,具有跨学科精神,既了解多门学科,拥有“知识宽度”,又能在某一科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拥有“专业深度”,这一横一纵两条知识轴,正好构成“T型人才”。1000年前中国宋朝的士大夫群体就是这样一群“T型人才”,他们集学者、诗人、画家、政治家于一身。这一时期,印刷术、火药、瓷器等重大技术全是中国发明,而后才被西方复制。
如何吸引和培养这样的年轻人?斯加鲁菲说,从全球来看,美国的教育质量排不进前十位,却吸引了全球精英和移民,这些移民和外来科技工作者们贡献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聪明才智和创业热情,成为硅谷成功的基础,“这是硅谷的优点所在,也值得光谷学习。”
他建议,应该在光谷成立一家跨学科机构,通过公共演讲、节庆活动、建设永久性“艺术+科技”园地等方式,促进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拓宽T型人才的知识面。
对于光谷企业,斯加鲁菲则建议,目前中国正与硅谷竞争,但中国公司不擅长在海外为自己宣传公关,在全球化品牌价值打造上始终在模仿、跟随硅谷企业,“一定要将光谷企业培训成世界级的竞争者,塑造全球品牌影响力。”
(《湖北日报》 记者 成熔兴 2017-01-10 第7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14: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师与工信部共同组建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
时间:2017-01-10 16:45 来源:华大在线 作者:马珺 刘泽伟 编辑:周健 点击:464次
  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马珺 见习记者 刘泽伟)1月10日,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签约授牌仪式暨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副主任孙星、校党委书记马敏、副校长黄永林、彭南生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仪式。

  马敏在致辞中指出,华中师范大学是拥有深厚人文底蕴的百年高校。老校长章开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对张謇这一中国工业的先驱展开了研究,称得上开国内学界研究中国工业文化风气之先。此后,马敏、朱英等本校教师继续深入研究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心主任彭南生教授的手工业史研究受到学界高度认可,目前还承担着国家重大项目。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下,一批研究工业化问题的青年教师也茁壮成长。中心副主任严鹏副教授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工业文化课程,并承担了工信部工业文化丛书首批著作的撰写。因此,华中师范大学有着研究工业文化的深厚基础与强大实力,在部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有信心建成国际一流的工业文化研究机构。

  罗民强调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这与工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密切相关。为此,工信部与财政部已联合发文,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文化加快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此次签约授牌标志着我国工业文化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队伍又增添一支新力量,对于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增强辐射带动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符合两部委意见的指示与精神,是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将对华中师范大学今后的工作给予全力支持。

  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彭南生教授在发言中提到,中心成立后,首要任务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文化理论体系,以工业史研究带动工业文化基础理论研究,探寻“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的历史渊源与经验教训,培育工业考古等新学科,组织工业文化译丛并展开国际交流,协助工信部推动工业博物馆建设,发挥师范大学特色,建设多层次工业文化教育理论体系,探索建设工业文化课程体系,让“工业文化进校园”。

  授牌仪式结束后,相关与会人员就中国工业文化的发展问题展开了研讨。

  在授牌仪式中,华中师范大学还与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共建协议,华中师范大学将与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全面深度合作,将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建设为国内一流的工业文化基础理论研究与宣传推广基地,为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发展工业文化提供智力支持与帮助,将华中师范大学打造为国际一流的中国工业文化与工业史研究重镇。

  据悉,近日,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是提升中国工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中国工业新形象的战略选择,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有力支撑。华中师范大学向来具有开展工业文化研究的学科优势,一批教师相继承担并完成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项目,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活力的学术队伍。在此基础上,华中师范大学与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共同组建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开展工业文化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研究,共同致力于改变我国良性工业文化缺失的现状,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文化理论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14:43: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0中庸之道0 发表于 2017-1-11 13:50
新书记调研步伐很紧凑啊!几号到江夏区?

该转的都转到了,武汉大致市情了解差不多了,就要召开市党代会了,他代表市委作报告才会有真材实料。这就体现了一句真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14: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欲则刚 发表于 2017-1-11 14:23
我只能说你是雨露均沾、无核论的立场

那到谈不上,比如,武昌难道就不能发展金融?或者汉口就完全不能有制造?各个行业,具体到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政府只应该引导,但是不应该过多干预。现状是,谈食品工业,东西湖是全市翘楚,谈各个银行后台服务,基本都在光谷。
我的意思在于,完全分工是不可能的。在各个细分领域谁有优势,谁就撸起袖子,大干快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15: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些“新一线城市”会站在风口呢?

第二个关键词,“中部崛起”战略。种种迹象表明,中部崛起战略将会取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成为未来五年的国家区域战略重心。

十几年前,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出,主要的考量是弥补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的巨大经济落差,着眼点在于政治,在于建立和谐社会。

但是从经济的角度而言,显然不是最优解。产业转移,从长三和珠三出发,最佳的落地在长江中游,因为这里离出海口和主要市场的物流距离最近,经济联系也更紧密,成本无疑低于西部地区。

现在,既然西部的成都和重庆已经发展了起来,辐射点形成,贵州和西藏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成熟了很多,那么最合理的选择,就是将重心转向最适合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

中部崛起的支点,则是武汉。

武汉号称“九省通衢”,东西有长江水道,连接下游的上海出海口,和上游的重庆、成都。南北有京广高铁,连接北京和广州,向来是华中物流之枢纽。这个优势,是周边的长沙、郑州、南昌、合肥等省会所无法抗衡的。比如郑州,虽然也是交通要道,但是东西铁路连接的西安和连云港,物流需求无疑比长江水道要差得远。

正因如此,国家产业升级三大战略“半导体、大飞机、新能源汽车”的龙头,半导体的国家队生产基地——投资1600亿元的长江存储,才会放在武汉。

今日的武汉,其地位正如十几年前的重庆,是被命运的轮盘指向的那座机会之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7 09:13 , Processed in 0.04534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