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3-11 22: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玩在武大,爱在华师,吃在水利,学在华工
从大学的定位上来说,武大是文理,讲求形而上,华工是工科,讲求务实。实际上一文一武,相互补充。即使是今天,武大并了武测和水利,跟华科实际上还是有区分的,并非完全重合的竞争。
对于武汉市而言,这两所学校都是左膀右臂,手背是肉,手心也是肉。
诚然,武大的学科总体来说,没有华科那么赚钱,甚至有很多学科还是亏钱的。但它既然顶着“武汉”这个头衔,那就是武汉的亲儿子,而且武大从建校以来,为武汉输送了多少人才呢?这个是不能单单用金钱衡量的。所以,在武大为了自身的发展,向外扩张找食,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武汉市应该予以支持。这是大武汉应该有的胸怀。
-----------------------------------------------------------------------------------------------------------------------------
关于异地设分校区这个事情,总部一定要有足够的把控力才行。清华和北大都在深圳设立了研究生院,但是两所学校的实践结果是把控力不一样。清华总部对深圳研究生院的把控力就强,总部掌控着深圳研究生院的人事、招生、财政等,深圳校区的各个学科机构,回到总部都有相应的院系管理。清华总部对深圳校区的控制力就强。北大就相对松散,所以,北大的深圳校区就几乎脱离了本部的管控,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已经改头换面的叛变了。
从武大以及武汉市的利益角度出发,建议采用清华对其深圳研究生院的管控模式。
一方面,武汉的高校走出去,到沿海发达地区实践,对高校的长足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学校总部的利益优先也是必须的。说句实话,我觉得深圳已经占了太多的便宜了,也不能什么好处都让你拿走吧。武大或者武汉其他的高校出去建分校,大家首先是本着公平的角度,互惠互利。这本身就是武汉的核心优质资产,你深圳想要,也得多付出点东西来换。
格局是要有的,就看怎么做。如果像隔壁某省,当年因为觉得大学师生浪费粮食,把人家赶去了安徽,这样的格局,怕是一百年也没个像样的211。
真心是用真心换来的,惟楚有才,希望人才都能得到好的用处。
不管怎么说,武汉市应该永远是武大最强大的后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