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20年5月18日(周一)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8 18: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aaa11111 发表于 2020-5-18 18:05
如果1000多万武汉人全部做  这个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而且有效期只有7天    上面文件也没有说所有人都必 ...

抽样应该很快吧,关键是检测。不是有人说每40人一组集中混检吗,如果有阳性,再从这40人中进行检测,这样速度也很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18: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e小零 于 2020-5-18 18:26 编辑
bluenoah 发表于 2020-5-18 17:34
关键潜江这个不是无症状是确诊病例……是隔离时出现了肺炎症状的……    要是无症状反而没那么多人关注 ...


上海基本不给定为无症状,核酸阳性基本都算确诊病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18: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20-5-18 17:24
不负责,我们社区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都不放过,你们社区需要问责。

哎  对社区一言难尽!  社区的意思是开始好像是要求全员必须   后面武汉卫建委的态度有变化了,让我去看看卫建委的十问十答   其二  里面用得是建议二字

二、核酸检测的对象包括哪些?

答:按照“愿检尽检”原则,武汉市未进行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常住居民和暂住居民均纳入本次检测范围,优先排查曾经的有疫小区、老旧小区、人口密集小区的居民。不建议对6岁以下儿童进行检测。

前期已经做过核酸检测的居民,原则上不需要再做。从来没有做过核酸检测的居民,本着对个人、家人、他人负责的态度,建议做核酸检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18: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18: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1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图不发话 发表于 2020-5-18 17:43
现在出去的,你要没核酸很多地方统一把你拉去宾馆测核酸。
没问题了,就放你出去自由活动了。
反正广东 ...

深圳这边有7天内的核酸结果,能居家7天在拖去医院检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19: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加油,共克时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19: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你的头发好长 于 2020-5-18 19:18 编辑
sicros2018 发表于 2020-5-18 17:22
说实话,省内地市虽然病例远比武汉少,但基层流调疾控队伍素质比武汉差得不止一个档次也是事实,流调做得肯 ...


应该不是这个原因吧,年后省内出去的人起码十倍于武汉也不止,武汉人外面不是很好的工作谁出去,要出去的单位都不差都会免费做检查,这样就在源头挡住了。这样显得省内输出的比武汉还多。

确实出去的都测一下核酸比较好,好像现在测试价格有调低了。200块钱可以搞定,一般人也能接收,现在问题是,你测了核算,外面还要隔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19: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全家做了核酸检测,是在一所小学做的。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做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好,警察在现场维持秩序。我们社区是每栋分别通知的,所以没多少人排队,很快做了检测。不知道别的社区是不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报道|全国****马新强:助力新基建落地 建议武汉市打造世界级“芯屏端网”产业集群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年全国**临近,湖北代表团正在做着会前各种准备。针对**的热点话题,也陆续出炉。

5月18日,第十三届****、华工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新强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今年他的**议案将围绕着新基建在湖北省的落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

马新强建议,为更好地在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建设中承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地方产业优势,确保芯产业链安全,助力武汉市、湖北省对冲疫情不利影响,形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能,建议支持武汉打造世界级“芯屏端网”产业集群。

芯屏网端的“进口替代”核心

武汉市是国家重要的信息光电子产业基地,已聚集一批具备相当实力的企业和一定规模的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在中国光通信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目前,武汉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产业基地,销量全球第一、光器件研发生产全国第一、通信系统设备领域研发位居全球第一方阵。“芯”产业是武汉的优势和特色产业,在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增速方面,位居全国前三,形成了以存储芯片、光芯片、红外芯片、物联网芯片为特色的国家级“芯”产业高地。目前,武汉正以信息光电子产业为主攻方向,以“芯”产业为引领,着力打造“芯屏端网”万亿元产业集群,并通过招商引资使产业链不断完善,也突破了一些核心技术。

但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马新强认为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世界影响力、在资本输出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化能力位居世界行业头部的总部企业数量不多、品牌影响力有限。”马新强说,此外,产业链条还需进一步完善。以光通信领域为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基建的建设,低能耗的硅光技术成为面向未来的颠覆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技术。它让光子作为信息载体,实现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充分显现高集成度、低功耗、小型封装的竞争优势,大大降低集成电路的成本。据Yole预测,到2025年,硅光子市场规模将超13亿美元,90%来自于数据中心的应用。硅光芯片集成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激光雷达、人工智能计算等诸多领域。继思科、华为后,诺基亚今年2月收购了一家硅光子技术公司,充分显示出硅光技术在光通信领域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目前武汉市仅有光迅科技和华工科技具备硅光芯片设计能力,但在加工制造上却比较落后,设计的硅光芯片都需在国外流片,美国又向我国全面禁售硅光芯片。马新强认为,在国内,上海市目前走在前列,已建成硅光子芯片研发和中试基地,但要到2025年才能实现芯片批量供货,不能充分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匮乏。

“由于中高端芯片大都用在高端通信产品、工业设备、存储设备中,一旦芯片出现问题,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马新强说,所以大多数国内客户不愿、不敢使用,难以完成“进口替代”。同时,虽然武汉有体量较大的芯片企业,如长江存储,但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盈利能力有限,有意向发展高端芯片,却受制于资金与人才。

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马新强建议,要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创新平台、集聚产业发展的智力要素资源。即通过打破科技体制和地域瓶颈,在已设立的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闭测试中心基础上,针对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竞争需要,促进武汉市高校、骨干企业加入,并在武汉设立分中心、共建科技实体,全球招募优秀技术人才,在核心技术上联合攻关。

此外,利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重点建设开放式硅光子工艺平台,提升流片效率。“在硅光芯片等集成电路领域,我们要挑战的是西方上百年积累起来的工业体系,投资金额大,发展周期长,一般企业难以承受。”马新强说,同时希望广泛宣传平台的功能作用,提升平台影响力。

构建更有力的政策环境

在人才培养上,建议支持华中科技大学等“985”高校创立微电子一级学科,创新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应用型微电子国家级人才培养高地。扩大湖北省985高校微电子研究生招生比例,依托企业、创新中心等科技实体开展人才共建,对在高校中设立“企业定制班”的推进人实施奖励。

另外,他还建议构建有利于武汉芯片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比如在上市融资方面,建议为芯片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发行审核流程,适当降低盈利标准;在税收减免方面,由于芯片设计企业的研发人员比例往往高达50%以上,希望国家出台减免力度更大的政策,提高研发投入抵扣增值税、所得税的比例;在科技政策支持方面,建议适当减少对泛科技类创业项目的财政支持,加强对集成电路等核心科技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

武汉具有建设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优势和基础。包括基础扎实的产业体系、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不断增强的创新实力等。马新强在另外一份议案中建议,支持武汉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他表示,“近年来,武汉市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势头极为强劲,建设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的条件基本成熟。针对湖北省在2018年提交给国家发改委的《武汉创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建议尽快批复。”

此外,建议建立推进武汉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领导机制。马新强建议成立武汉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理事会,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和湖北****担任理事会理事长,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工信部、卫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湖北省和武汉市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理事会是武汉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最高决策机构,定期召开理事会议,负责审议和决定重大事项,主要包括:审议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研发平台与创新创业平台布局、重大产业化项目等;部署委托中心组织的重大科技任务;统筹国内外相关创新资源,建设协同创新网络;审议和决策科技组织体制和科技投入机制改革等重大事项。

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武汉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在建设武汉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过程中,建议国家发改委及相关单位和部门,在项目规划、政策措施等方面向武汉给予倾斜,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研发平台。马新强认为,“建设武汉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19: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顺丰机场差点落户我们这了,可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20: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大桥 发表于 2020-5-18 16:10
病毒的源头在哪里?有多少伤寒玛丽?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吉林这样的会层出不穷,风险绝不仅仅是武汉!

钟南山已经讲了的,第二次爆发的风险不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20:2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雪松控股好像是做大宗商品供应链的,下面还有雪松信托,信托公司全国只有68张牌照。坛子里的小迟就在信托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20:26: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雪松的信托牌照本来是江西的,当时想抢的人很多,银监最后批给雪松,是想看看信托和大宗商品供应链整合看看能否有所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21: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dannytan123 发表于 2020-5-18 15:39
这个是人心。不是一个检测就能完全改变的。武汉是疫情爆发地。不一定是发源地。但是人家有阴影了。

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不是你做一次检测,第二天别人都放心了,需要时间恢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让别人放心。等疫苗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9 14:12 , Processed in 0.082167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