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拍照片2024

[经济论道] 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新闻汇总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5 21: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量很大,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08: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工业经济“开门红”动员会:助企业过好年,赚到钱

能早则早、宁早勿晚。赶在春节前一周,1月14日,武汉召开工业“开门红”动员会,工业是武汉强市之基,是武汉转型发展的重要战场,要锚定目标任务,用好国家政策增量,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助企业过好年,赚到钱,奋力实现2025年工业经济“开门红”。

2024年工业经济冲刺的鼓点还在回响,2025年“开门红”的锣声又敲响。东湖高新区作为武汉工业经济增长“火车头”,在过去的一年里,对武汉工业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十足。东湖高新区企业服务和重点项目推进局负责人说,今年国外发展局势将更加复杂,而东湖高新区的工业产值“大户”的国际化程度都比较高,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已经做了很多准备,挑战就是机遇,将全力服务好企业和项目,做优存量,做足增量,奋力实现“开门红”。

为工业经济发展持续发力,武汉经开区经信局负责人说,近期密集走访了一批重点企业,将推动一批新签约项目在一季度开工落地,同时做好春节假期企业生产保障,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帮助区内企业加快转型发展。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经科局负责人说,将“一企一策”细化工作时间路线图,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帮助企业抢抓节假日消费旺季,实现以“促消费”带动企业产能爬坡越坎,实现产销两旺。

工业总量虽然不高,但咬定目标不放松。江汉区经科局负责人说,作为武汉面积最小、人均GDP最高的城区,江汉区工业经济占比较小,但近年来,全区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奋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常态化服务好工业企业发展,“小块头”也要有更大作为。

实现工业经济“开门红”的关键在落地、落实、落细。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市委、市政府对2025年工业经济一季度“开门红”已经做了部署,全市工业经济系统要做到心中有数,赶早谋划,特别要做好企业春节前后生产经营保障服务,要用好国家“两新”“两重”政策增量,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抢抓春节“假日经济”,促进消费品生产企业产销两旺,全力帮忙企业在武汉能有更好发展,能赚到更多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08: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春运首趟“铁水联运”班列发车

1月14日上午10时30分,伴随着一声风笛声,武昌南机务段机车司机李思牵引86982次“铁水联运”矿石班列从三江港站缓缓开出,满载着3500吨进口铁矿石驶向宝武集团鄂城钢铁厂区,这是2025年春运开出的首趟“铁水联运”班列。

据了解,鄂州三江港主要负责将来自澳洲、北美及非洲的铁矿石进行装车作业。14日上午10时,一条长达一公里的大型封闭式传送带映入眼帘,其一端与码头紧密相连,另一端则直接通向铁路。铁矿石经由装卸机械精准抓取后,被平稳地放置在传送带上。与此同时,一列列空敞车缓缓行进,井然有序地经过装车筒仓。伴随着“唰”的一声清脆声响,铁矿石如洪流般倾泻至车内,整个流程中矿石未触地面。每节空敞车的装载过程耗时不足两分钟,随后经过编组直接发往鄂钢厂区,实现了全程全封闭、无需换装的“一站式”直达运输。

“我们的灌装作业对速度要求极为严格,变化不能超过0.5公里/小时,最怕速度忽高忽低不均衡导致超偏载,少装了损害企业利益,多装了安全没有保障。”机车司机李思介绍。

为了提升“铁水联运”班列装车效率,该乘务班组针对操纵方法进行改进,经过数百次的数据计算、近千次的手柄控速试验,总结提炼出了“一控手柄、二盯速度、三算距离”的恒速一公里操纵法,将装车速度均衡控制在1公里/小时,此举不仅缩短了装车时间,也提高了班列的开行效率,从每天三四列发展到现在的日均装车五列,最高峰可达到六列,为企业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

据统计,2024年三江港铁水联运总装车量达到449万吨,相当于减少了8.5万辆公路货车运输,得益于物流成本的降低,省内多家钢铁企业通过三江港“铁水联运”进口矿石原材料。

今年春运,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将通过中欧班列、中亚班列、长江班列等铁水联运方式,实行精准保供、优先运输,继续加强粮食、蔬菜水果等节日物资运输,全力确保化肥、农机、农资等春耕物资运输,全力做好电煤、采暖煤、石油等国计民生物资的运输组织,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08: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17年潜心研发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航鑫电子“护航”国产大型无人机

AI检测仪蓝光闪烁,数万枚细如别针的金属紧固件,在全息扫描中逐一严格过检。13日,在位于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新沟镇街的武汉航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航鑫电子)园区内,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为全球最大的无人货运飞机白鲸航线W5000的发动机赶工关键零部件。

航鑫电子创始人周锦友向记者介绍,他们研发的民用航空发动机紧固件——叶片封严片,是白鲸航线W5000所用的涡桨发动机上的核心零部件之一。

2024年9月,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研制的AES-100民航发动机拿到民航适航证,正式牵手白鲸航线W5000。据介绍,AEP-100涡桨发动机是在我国首个民用航空发动机AES-100涡轴发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航鑫电子参与了这两款发动机的研制。企业投入了大量研发经费,实现了飞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突破。今年有望帮助白鲸航线装备25架无人货运飞机。”周锦友说。

2024年11月,广东珠海航展,白鲸航线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智能货运无人机W5000全球首发,成为展会一大焦点,并成功拿下众多订单。据介绍,W5000是一款面向航空货运市场的固定翼无人机,机长22.9米,翼展22.71米,高7.52米,最大起飞重量为10.8吨,有效载荷高达5吨,最大航程为2600公里。

在此次航展上,周锦友收获颇丰:除了为AEP-100涡桨发动机配套零部件,航鑫电子自2018年起参与研制的AES-100发动机,也签下1500台意向合同,成为珠海航展创办以来签约台数与签约额最大的发动机订单。

航鑫电子总经理阮苏华介绍,叶片封严片是固定飞机发动机叶片的关键零部件。为确保AES-100发动机亮相珠海航展,航鑫电子赶制了3台样机配件。“此次配套的叶片封严片,采购方仅提出了参数。航鑫电子研发团队日夜奋战,最终成功试制了小如蝌蚪的样品。”

“飞机发动机叶片每分钟转速高达40000转,在650℃至780℃工作环境中,轴向不能出现0.02毫米(相当于发丝截面四分之一)的位移,叶片封严片对发动机叶片的紧固作用至关重要。”阮苏华说,在完成样品和模具后,航鑫电子从原材料采购配比、冲压成型及至热处理、探伤检验、优选形成一整套高精度工艺数据包,确保出库产品高度一致性和可靠性。

“一部发动机需要近500个叶片封严片,我们需要确保每一个小小的封严片不能有一点划痕。”阮苏华说,为了解决这个难点,他们安排眼尖的年轻员工用肉眼一一排查。此外,为检出关键零配件可能存在的肉眼看不见的瑕疵,航鑫电子还研发出了AI检测仪,通过数据养成提升智能化检验精度。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航鑫电子为了这一刻,埋头苦干了17年。”周锦友介绍,2007年,他带着团队在东西湖区新沟镇街开始创业,从事钛合金螺栓代工。当时,国内这款用于飞机机身拼装紧固的小零件,完全依赖进口,长度不足5厘米,售价高达178元。通常一架飞机完成组装,钛合金螺栓使用量将近4万只。

“外国人能做,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周锦友投入了全部家当5000多万元引进科技人才,着手攻关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先后完成钛合金螺栓、波导快卸扣、叶片封严片等一系列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制造。

“进口产品疲劳试验极端要求为8万次,我们的同款产品实测达到了10万次。”2015年11月28日,面对权威机构“主机配装验收合格”的结论,周锦友泪洒当场。

如今,航鑫电子涉足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研制与试验领域,手握28项专利,是200余项专用图号零件唯一的排他研发供方,凭借3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关键产品,跻身中国航空航天高端标准紧固件生产和研发重点企业行列。

“AES-100发动机可装备货运飞机,也可装配直升机执行应急救援、旅游观光和公务飞行等多种任务。”周锦友对企业未来信心满满,“公司还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科技硬实力抢占低空经济赛道,力争成为大型民用航空无人机产业链关键配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08: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市ZF办公厅印发武汉市加快生命健康产业突破性发展打造国际医疗创新高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突破性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工作部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加快打造国际医疗创新高地,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立足我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优势和资源禀赋,聚焦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以企业为产业创新主体,推动医疗服务升级,建设国际一流的医学科技创新中心、生物医药产业中心、高端医疗服务中心、健康服务消费中心,努力把武汉打造成为国际医疗创新高地。到2027年,全市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力争突破8000亿元,引进跨国药企在汉布局6家以上,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10家以上,打造国际知名医院3家以上、国际一流专科5个以上,形成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江夏区、硚口区、汉阳区、青山区等重点区错位互补的产业集聚区,初步建成国际医疗创新高地。


二、重点任务

(一)打造国际医学科技创新中心

1.构建高能创新平台。加快涉医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湖北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推动顶尖科研成果产出,打造国际顶尖创新平台集群。完善产学研医用创新平台体系,支持医疗机构建设创新药械研发应用平台,探索组建医学科技创新转化联盟,推动组建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争创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分中心。拓展平台应用新领域,持续推进高能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遗传资源保藏利用等领域创新能力。(牵头单位:市科技创新局;责任单位:市委金融办、市人才工作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长江新区管委会,下同〉)

2.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全球生命健康技术发源地,支持企业补齐产业链短板,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前沿医学科技创新研究,加强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支持生命健康创新技术出海,鼓励企业在境外主要市场开展商标和专利注册,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大对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等前沿生物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医疗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牵头单位:市科技创新局、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卫健委,各区人民政府)

3.建设特色重点学科。建设世界一流自然学科,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巩固提升进入全球排名前1‰的优势学科国际影响力,支持学科人才国际国内双向流动培养。鼓励高校院所生命科学与医学、物理、工程、信息、化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市属高校与医疗机构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人才工作局,市科技创新局、市卫健委,各区人民政府)

(二)打造国际生物医药产业中心

1.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药物研发制造基地。支持高端化学药研制,研发基于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的原研药物,重点支持企业研发特殊人群及临床急需药物、抗病毒药物、高效抗生素等短缺药物。加快重磅生物药创制,聚焦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疗需求,重点支持企业开发新型疫苗、新型抗体、重组蛋白、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创新药物。鼓励中药创新研制推广,支持企业开展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等现代中药产品研制,支持开展院内中药制剂研发转化。支持医药企业持续开拓海外市场,吸引跨国药企在汉设立地区总部或布局新药管线。(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市投资促进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创新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区人民政府)

2.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基地。积极开展整机设备、核心部件及图像处理软件等高端医疗装备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发,重点支持企业发展高端医学成像设备、手术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装备。聚焦体外诊断技术创新,重点支持企业研制新一代纳米孔测序、癌症早筛等配套设备和试剂,重点支持企业发展骨科植入物、心房分流器等技术及产品,支持企业开发组织器官生物活性材料。支持我市医疗器械企业布局全球市场,吸引国际医疗器械巨头来汉设立研发生产基地。(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市投资促进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创新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区人民政府)

3.建立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医药外包流通服务基地。支持企业开展合同研发组织、合同研发和生产组织、合同销售组织等服务,加快药械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进度,承揽国内外产品研发与成果转化服务。推动建设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创新服务中心。建立国际化标准服务平台,建设一批符合国际管理规范标准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构建从研发项目筛选、项目运营管理、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到应用推广的全产业链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国际枢纽流通服务体系,依托铁水公空立体交通体系,发挥自贸区、综保区、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优势,开发服务全球医生、患者的直达客运航线,发展进出口药品、医疗器械等货物中转业务。(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创新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区人民政府)

(三)打造国际高端医疗服务中心

1.建设一流医院集群。以同济医院、协和医院为中心,协同部省属医院,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吸引知名医疗机构入驻武汉,引进国际资本捐资共建高水平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支持医院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成立新型研发平台,加快医疗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社会资本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医院。鼓励三级医院设立临床试验病房,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国际医疗部,建设中医特色明显的医疗保健机构。积极参与和开展国际卫生交流与合作等全球卫生事务,提升我市在国际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影响力。(牵头单位:市卫健委;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各区人民政府)

2.建设临床专科集群。强化临床名科引领,支持医院对标国际一流、国内最优,引领国内临床专科发展。重点支持各医疗机构在优势领域,打造国际一流专科。培育专科特色品牌,支持18家特色化医院按照“一院一特色”发展特色专科,重点支持医疗机构在器官移植、肿瘤治疗、微创治疗等领域建立特色优势技术,打造武汉“医疗名片”。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疾病诊断、防伪溯源等领域的应用,支持开展远程会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场景应用,加速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数智化病理产业基地,推动市中心医院建设市级区域病理诊断中心。(牵头单位:市卫健委;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3.开展自由贸易试点。探索设立国际高端诊疗先行区,积极向国家争取在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先行先试,探索在试点医疗机构建立国外已上市国内未上市的临床急需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应用机制,提高诊疗国际化水平。深化自贸区医药制品进口制度创新,完善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支持申报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持续建设生物特殊物品及材料综合服务平台。(牵头单位: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卫健委、市科技创新局)

(四)打造国际健康服务消费中心

1.建设特色中医名城。发挥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作用,建设妇科、骨伤科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支持非遗传统医药项目传承创新,打造“汉派”中医药特色品牌。推动中医药在医疗、医药、养生保健、养老健康等领域融合应用,支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发健康茶饮、养生药膳、中药香囊等创新产品。推出中医药文化旅游线路,依托市内中医药文化街区,集中展示中医药老字号店铺、传统制药工艺。推动中医药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支持建设“汉派”中医药展示体验中心,开展中医药养生体验。(牵头单位:市卫健委;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体育局,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人民政府)

2.打造宜居康养胜地。推动传统养老方式智能升级,加快建设银发生活康养示范社区,努力打造“武汉康养”世界名片。依托大江、大湖、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构建我市中医疗法、健康体检、慢病疗养等多样化医疗产品组合,打造具有武汉特色的医疗旅游示范基地。推动体育、旅游、度假、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马拉松等品牌赛事发展,建设国际化绿色宜居城市。(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文旅局、市体育局,各区人民政府)

3.打造健康医美之都。探索医疗美容新药品、新器械、新技术开发应用,依托光谷生物城,重点发展高值耗材、医疗美容设备、美容类化妆品等特色医美产品。依托武汉医疗资源优势,围绕皮肤管理、整形手术等重点领域,提高本土医美服务品质,精准招引国内外顶尖医美企业,建设医美服务集聚地。依托大型医疗机构及重点商圈,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高品质的医美服务体验,打造国内高端医美服务消费区。(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创新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人民政府)


三、工作要求

市发改委、市卫健委负责统筹抓好方案组织实施,各责任单位要对照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细化年度具体任务和工作措施。各区、各部门和单位要密切协作配合,完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土地保障、资金支持、国际医院准入等政策保障措施,协同高效打造国际医疗创新高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08: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市委外办赴武汉调研


长沙市委外办主任缪画、副主任沈正军一行6人到武汉市调研交流外事工作,喻峰主任、王祥胜专职副会长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参与座谈。



会上,喻峰主任介绍了武汉外事工作整体情况及近年来主要特色亮点,包括D管外事、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对外交流、“友城常青”等九个方面的工作情况,重点介绍了我市因公出国(境)管理有关工作情况。缪画主任也从长沙市城市概况、发展定位、外事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推介。随后,双方开展互动交流,重点围绕因公出国(境)管理、服务保障市LD出访等方面探讨了具体措施与做法。

随后,长沙市委外办一行还参观调研了位于汉口江滩的国际友谊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09: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年1-12月武汉市城市客运运营情况分析


12月,全市城市客运量完成20027.97万人次。分方式看,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完成5808.34万人次;轨道交通客运量完成12588.59万人次;巡游出租车客运量完成1596.96万人次;客运轮渡客运量完成34.08万人次。

1-12月,全市城市客运量完成233044.81万人次。分方式看,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完成66174.32万人次;轨道交通客运量完成146787.94万人次;巡游出租车客运量完成19477.87万人次;客运轮渡客运量完成604.68万人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09: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2025年工作展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5: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奋进开门红丨以干促上!前川擂响战鼓启新篇

开好局、起好势,成态势、赢胜势,黄陂区勠力同心、铿锵奋进,吹响“拼”“闯”“干”的号角,迎战开门红,筑梦新篇章。

为深入贯彻黄陂区2会精神,确保新的一年开好局、起好步,近日,前川街举行“开门红”工作动员部署会,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聚力量,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前川街发展势头强劲,全面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和重要工作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累计入驻企业135家、投资额超360亿元。甘露山文创城“十一”全面开城,华中最大室内甘露山国际滑雪场开业,累计来访约230万人次,销售额突破2600万元,成为武汉文旅产业新地标。地铁前川线全线通车运营,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武汉育才小学甘露分校建成投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前川校区落户。沿江高铁、六环线、城市更新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一年来,前川街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城乡品质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更加殷实,现代化前川产居新城正加快建设。

“参加了全街2025年‘开门红’动员部署会,我更加明晰了工作方向,将立足本职岗位,加快推进定远片、青凤片、群富里等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建设,助力打造前川新城。”街道城市更新办公室负责人说。




2025年,前川街将紧紧围绕黄陂奋力建设木兰现代新城区,持续落实“九大行动”,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务实的举措,创新思路,加压奋进,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以上同比增长。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做强轨交基地,新引进企业30家以上,新投产企业25家以上,产值突破350亿元,推动产业链向高铁轨道延伸,支撑地铁高铁“木兰造”;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发挥甘露山国际滑雪场强劲带动作用,推动“冰雪+”跨界融合,推进住餐购游商业批量开业运营,培育“木兰冰雪”新动能,争做“木兰游”新标杆。畅通区域交通经脉。保障沿江高铁、六环线、318国道等6个外循环道路项目有序建设,加快二环线西段等9个内循环道路项目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启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前川校区建设。新建半岛雅都、五里、定远等5个安商房项目,建成福顺家园、文化中心等6个还建小区。


前川街将发扬“四干”精神,坚持干字当头,抢抓机遇、奋发有为、 以干促上,在全区“开门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为黄陂加快建设木兰现代新城区贡献力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5: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最大单体物流运营中心建设迎来新进展.

项目建设“加速跑”,迎战开门红。近日,位于黄陂区横店街的区重点建设项目,圆通速递华中转运仓储物流中心二期主体大楼已初具雏形,预计5月底整体投产。




走进圆通速递华中转运仓储物流中心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在建厂房一侧,工人们正在配合吊车对厂房外墙板进行安装作业。据湖北圆通速递有限公司武汉集运中心部长李博介绍,二期项目于2023年12月开工,2024年10月底主体结构封顶,目前项目基础建设已完成98%,外墙板完成50%。“计划2月底完成内场和外场整体装修,3月初对场地运营所需的智能化设备进行投产装修,预计5月底整体投产。”



圆通速递华中转运仓储物流中心二期项目位于横店街,总投资8亿元,项目用地146亩,建设面积16万方,是全国最大单体物流运营中心,将建设物联网科创中心、华中区域商贸管理中心、云仓集配中心、航空快件处理中心、结算中心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


项目致力于打造圆通速递华中区域总部、华中集散枢纽中心,采用了新式无人化分拣体系的多式联运结构。“最大亮点是智能化普及程度比较高,能很大程度减轻员工操作压力和劳动强度。”李博表示,二期项目投产后,将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整个圆通速递华中转运仓储物流中心一、二期的日均处理量可达600万票单,在原有基础上提升30%左右。

建设过程中,黄陂区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服务和保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后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也会监督各部门抢抓施工进度,确保在节点前投入使用,为黄陂区经济发展贡献圆通力量。”李博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东&飞鹤联手,在东西湖打造新标杆!


新年新气象,开年即开跑。京东物流与飞鹤乳业联合打造的物流标杆仓在东西湖正式投用。

物流标杆仓位于走马岭街道兴工八路与沙松路交叉口,仓库面积达1.4万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完善,能全面满足飞鹤乳业黄河以南消费者及线上分销商的订单,线下也将服务湖南、湖北、江西三个省份的500余家经销商,为飞鹤乳业物流体系提供更加快速、可靠的保障。

走进仓库高架存储区,布局设计尽显智慧高效,主通道宽敞平坦,承载着无数商品的货架整齐排列、十分壮观。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该仓于去年9月开始招标,11月开始试运行,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所有的现场准备,整体节奏较原计划提前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普及,乳制品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而对企业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奶粉龙头企业,飞鹤乳业全力加速供应链数字化升级,同京东物流的合作,正是推进仓储自动化的关键一环。

此次投用的武汉物流标杆仓集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于一体,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数智化管理系统。包括:90米长的自动称重分拣DWS设备,每小时可分拣4500个包裹,极大提升了分拣效率。44个打包台及自动化开箱一体机,峰值时每小时可处理1000个纸箱。整座仓库日均处理订单量达1.85万单,峰值处理能力更可达5万单,确保了订单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105个高清摄像头,结合六面扫描功能,实现了对快递面单的清晰检阅和全程追踪。

针对乳制品行业SKU众多、新鲜度要求高等特点,京东物流在仓储管理方面遵循了丙二类高标仓和GWP标准食品仓的严格标准,实施了严格的温湿度控制和虫害预防措施,并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期对易脏污的商品及货架进行检查和清洁,记录仓内温度及湿度,确保奶粉等敏感商品始终存储在最佳状态中。

“通过京东物流精准的仓网规划和高效的时效履约,飞鹤乳业实现了28天新鲜直达的承诺,显著提升了国产品牌的线上竞争力。”飞鹤乳业相关负责人现场介绍。

据了解,2016年,京东智能产业园一期在走马岭物流园区建成投用。2017年,京东物流在东西湖区成立湖北京邦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随后,京东智能产业园二期、三期、四期先后建成投用,园区总面积达80万立方米。此次飞鹤乳业武汉区域仓,是京东物流在东西湖打造的“一体化供应链”标杆仓,后续还将在其他食品企业推广。

“东西湖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是我们持续追加投资的原因。”京东物流湖北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充分发挥物流头部企业引领示范作用,持续加强数智化领域探索,更好帮助合作伙伴降本增效,实现合作共赢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社会降低物流成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5: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创荟”·“聚焦成果 科技转化”活动在东西湖区举行

近日,“武创荟”·“聚焦成果 科技转化”武汉临空港食品大健康科创中心专场活动举行。

高校、研发机构项目代表与东西湖区20余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食品大健康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活动现场,来自武汉轻工大学的3个食品大健康领域优势前沿项目参加路演,现场互动积极、气氛热烈,3项科技成果均成功签约落地临空港食品大健康科创中心。同时,该中心联合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静仁,共同成立食品大健康实验室,依托东西湖区在食品大健康领域雄厚的产业基础,开展前沿、基础和应用研究。

其中,富硒益生元的高品质烘焙食品项目通过独特的工艺和技术,将富硒和益生元融入烘焙食品中,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美味的食品选择;基于3D打印的矫形鞋垫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项目,则利用3D打印技术,为消费者提供精准、个性化的大健康医疗辅具定制技术;“双碳”能源转型科研的全流程解决方案项目,为能源转型提供了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将电气专业的前沿技术应用于食品气体保鲜,可助力企业实现“双碳”目标。

“目前,我们项目团队已接受了临空港食品大健康科创中心的投资。”武汉轻工大学机械学院教授朱文利介绍,下一步,该团队将依托自身技术及科创中心协助其对接的相关资源,借助“武创荟”这个平台,以就业带动创业,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据悉,本次活动由东西湖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主办,武汉银江智汇科创服务有限公司承办。接下来,临空港食品大健康科创中心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武创荟”是科创企业展示交流的窗口,也是政、企、高校、研究机构以及投资机构之间的桥梁。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为食品大健康行业科技创新赋能,加速集聚高水平科技创新要素,加速融合产业链与创新链,围绕科技项目做好配套跟踪服务,不断推动区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5: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LD带队“叩门招商” 武汉经开区奋战“开门红”


2025年第一周,武汉经开区开展全员“招商周”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25名区**带领招商专班奔赴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地“叩门招商”,推进超50个重点招商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招商引资走出“先手棋”。

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招商周”,招商专班主要聚焦区内核心产业和主导产业,瞄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数字经济、低空经济、大健康、现代农业等领域,开展重点项目接洽。同时,开展“以商招商”“二次招商”,推动优势企业增资扩产,引导优质资源布局武汉经开区。

去年12月,武汉经开区与新能源船舶科技公司三点水新能源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点水新能源科技将在武汉经开区建设华中总部、武汉研发中心、湖北绿色智能船舶制造示范基地和新能源船舶制造生态链,建成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全产业链基地。近日,武汉经开区招商专班前往安徽芜湖,与三点水新能源科技管理团队进行接洽,就推进项目建设初步达成共识。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推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招商引资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和“一号工程”。武汉经开区常态化开展全员大招商活动,塑造招商引资新优势,2024年全区招商引资签约额超2120亿元。据悉,今年,武汉经开区将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完善项目签约、落地、建设、投产“一条龙”服务机制,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力争招商引资各项绩效指标排名全市前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6: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经开区一季度2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新年开新局,奋战“开门红”。1月12日,武汉市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武汉经开区分会场,武汉宏海新一代智能制造创新生产基地等2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159.1亿元。

武汉经开区工委SJ刘子清,管委会主任唐超,区人大CW会主任陈明骏,工委副SJ赵永强,宏海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周宏出席开工活动。

本次集中开工的项目包括战略新兴产业项目11个,总投资66.9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4个,总投资41.3亿元;基础设施项目6个,总投资26.4亿元;其他项目3个,总投资24.5亿元。这些项目涉及先进技术产业化、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等,科技含量较高、市场潜力较大,建成后将为武汉经开区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武汉宏海新一代智能制造创新生产基地预计总投资3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主要生产空调蒸发器与冷凝器、PCBA线路板及数控钣金件,项目预计今年内投产。




▲武汉宏海新一代智能制造创新生产基地效果图

武汉爱莎国际教育二期项目预计总投资2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将建设学生宿舍、伴读公寓、综合运动培训中心等,打造国际领先的教育社区。

军山新城北环线预计总投资13亿元,项目西起云峰大道,东至设法山路,道路全长3.2公里,主路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双向六车道;辅道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40千米/小时,双向四车道。项目建成后,将完善军山新城核心区路网格局,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5亿元,总建设面积约5.5万平方米,将建设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厂房、研发楼及配套设施,建成后将带动更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车谷。



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集中开工为契机,狠抓项目储备,加强项目谋划,强化要素保障、注重协调联动,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确保重大项目快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6: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海峰到双柳调研:加快航天基地建设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打造“未来之城”“宜居之城”


新洲区委SJ苏海峰到双柳街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ZY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XXXX精神,按照区委6届10次全会部署要求,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以航天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未来之城”“宜居之城”,在实施全区三大战略任务中担当主力军。

在金马(华中总部)游乐装备产业园项目现场,苏海峰深入施工一线,详细了解项目建设和公司运营生产情况。他勉励企业扎根新洲,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达效,不断拓展海内外市场,助力新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他强调,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服务,加强政企合作,招引文旅项目,积极为企业拓展本地市场,为新洲产业发展蓄势赋能。

位于航天产业基地的中交二航局桥梁智慧产业园,于2016年投用,已形成综合实验基地、钢结构智能制造基地、港口智慧物流三大产业板块。苏海峰来到中交二航局综合实验基地,实地观摩钢结构实验大厅内设备研发和检测线,听取企业有关负责人详细介绍相关情况。他表示,中交二航局深耕新洲,对新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希望企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扩大规模、提升产能,加快园区提档升级,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作用,以链式效应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他强调,相关部门要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武汉经发粮食物流铁路专用线是全国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来到江北铁路林四房站经发粮食物流铁路专用接轨工程项目现场,苏海峰仔细查看线路规划图,叮嘱项目方优化铁路“动脉”,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加快推进武汉港口型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建设。他强调,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交通资源,谋划优化全区交通路网格局。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双柳街道主要负责人汇报了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听取汇报后,苏海峰指出,双柳街道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主阵地,要坚定发展信心,只争朝夕,笃行实干,为新洲建设大武汉东部门户、打造都市圈活力新区贡献双柳力量。

苏海峰强调,要全力掀起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围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发挥链主企业头雁效应,全力建链、补链、延链,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打造百亿资产、千亿产值的综合产业链。

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锚定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目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星、箭、云、材及航天配套等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做大智能制造、做强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冷链物流、加工展销、金融贸易等产业。

要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梯次开发东部产业核心区、西部门户区、中部商务区和北部生态创新区,优化区域规划设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推动航天新城向“未来之城”“宜居之城”迈步。

区LD李先勇、陈曦、谢光荣参加调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6 14:27 , Processed in 0.03644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