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国际最大的8500车位的远洋滚装船比,以上船型车位差别只有50-70%,运输成本差别只有20-30%。如果考虑到每周的车厂整车产量和出口量以及船的满载率,还有中心港口的转运费用,实际上运费很可能没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财政部11月17日发布2025年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据,作为税务顾问,最关心的肯定是税收收入——总体同比就增长1.7%,这没什么好说的,平平无奇。但有个税种特别亮眼,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11.5% ,这个比例可太高了,远远超过GDP增速!一、个税两位数增长:和普通工薪阶层关系不大估计不少人会纳闷:“哎,我感觉自己收入没涨啊,有的甚至还降了,怎么个税还能两位数增长?” 别急别急,如果你有这体感,那很显然,这次个税增长你没做贡献。

扒数据,发现这增长主要来自“富人”——也就是咱们说的高净值人群和高收入人群,说白了就是有股权、有资产的老板、大企业高管们。具体来说,个税增长主要靠两部分:一是资本市场相关所得,二是工资薪金、奖金这些。但工资薪金这块的贡献很不明显,所以核心还是资本市场相关所得在发力。这部分所得直接拉动个税增长9.3个百分点,占了11.5%增幅的八成还多,剩下那2个点左右才是其他原因,难怪大家体感和数据对不上,确实和普通工薪阶层关系不大。

二、核心推手揭晓:限售股转让撑起大半增长再往下扒,资本市场相关所得里,又分三大类:股权转让、限售股转让、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这里面谁贡献最大答案是限售股转让,占了资本市场所得个税增长的近78%(77.7%)。这么一算就清楚了,2025年个税能涨11.5%,核心就是限售股转让相关的个税暴增,这才是真正的“主力军”。可能有人又要问:“难道是今年限售股解禁的数量特别多?” 其实不是的。真正的原因,是税收征管升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洋航线搞定就很好,东盟现在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还有日韩,能充分利用的话货运量也不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的个税比不上沿海一些城市。其实就是资本市场所得比他们低。他们很多老板有大量股权投资,转让后会有大量的个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半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11-26 08:28
是不是可以把武邮恢复起来,改名武汉信息通信科技大学。对应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

哈哈,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HLAKERS 于 2025-11-26 11:00 编辑

汉江航运要也充分挖掘起来 ,由于黄河跟渭河基本没有航运能力。川陕地区的货物都指望汉江实现江海直达,只有汉江可以航运抵达武汉,汉江航运能力的挖掘对武汉对西北的辐射能力很重要的一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 分钟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HLAKERS 发表于 2025-11-26 09:11
有中欧班列的城市很多 有长江航运的城市也很多,但是交汇起来铁水联运的城市是不多的, 也是武汉最大的 ...

阳逻港早就是中欧班列始发站了    现在吴家山和阳逻均可称自己为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   阳逻铁水联运二期场地在建一个大型中欧班列中转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国际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
中新网武汉11月25日电 (记者 张芹)2025年海外校友武汉科技论坛25日在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武汉国际产业技术研究院、武汉国际光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电创新中心)同步揭牌成立。

图为揭牌仪式现场。 张畅 摄

此次论坛由武汉海外联谊会、武汉市侨商投资企业协会主办,汇聚海内外校友、院士专家及业界代表,共话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当日,由湖北科投旗下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导筹建的武汉国际产业技术研究院、光电创新中心揭牌。两大平台将作为武汉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双引擎”,搭建全球智慧汇集与转化的重要枢纽。

其中,武汉国际产业技术研究院将通过引入国内外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资源,强化创新研发功能,布局建设“光电子信息+”国际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集群;光电创新中心则采用市场化方式组建,聚焦高端光学测量设备、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等核心方向,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

图为2025年海外校友武汉科技论坛现场。 张畅 摄

作为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重要子活动,2025年“海外校友武汉行”除举行科技论坛外,还邀请海外校友代表赴武汉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园区参观考察,搭建起技术对接、项目落地与人才交流的平台。

武汉拥有丰富的科教和校友资源,十余所在汉重点高校在全球范围内成立了超百个海外校友组织。长期以来,广大海外校友积极构筑中外合作交流的桥梁纽带,为扩大武汉“朋友圈”、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11-26 10:09
财政部11月17日发布2025年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据,作为税务顾问,最关心的肯定是税收收入——总体 ...

还有一部分 网络主播和电商的 , 这帮人偷税的可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前瞻布局6G、量子通信,武汉50亿产业基金锚定“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


11月24日,记者获悉,在近日举行的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由武汉高科集团参与发起设立的信科产业投资基金等项目完成集中签约,该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50亿元,锚定“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建设。

据悉,信科产业基金由武汉高科集团联合中国信科集团、湖北省铁路基金、武汉基金共同发起设立,依托中国信科集团旗下6家上市公司以及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融合央企产业优势与地方资本效能,服务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

在投资方向上,该基金以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网络建设为核心牵引,将聚焦光通信、移动通信、光电子和集成电路、网信安全和特种通信、智能化应用以及数据通信,并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量子通信、第六代移动通信(6G)等前沿领域,助力武汉打造世界光通信产业中心。

近年来,武汉高科集团与本地科技龙头企业持续深化战略协同,同长飞光纤、华工科技合作设立CVC基金,聚焦量子通信、先进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已投资中科酷原、星钥半导体、长飞石英、长进光子、华日激光等一批产业链创新项目,并为东湖高新区引入卓瓷科技、埃芯半导体等产业链项目,积极发挥了国资平台的引擎作用和撬动效应。

未来,武汉高科集团将持续加强多方联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央企技术、人才、项目与东湖高新区产业需求深度对接,努力将信科产业基金打造为央地协同、共赢发展的“样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华工未来(武汉)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2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企业由华工科技全资子公司武汉华工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武汉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眼查App显示,11月20日,湖北长江通用智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孙群,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销售、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武汉光谷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持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再增“量子”院士,武汉在光量子雷达等细分领域综合水平全国第一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4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武文婷)“两位院士将为武汉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带来更强动力!”11月24日举办的“武汉量子科技会议·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理事长张平文在会议上带来好消息,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跟武汉量子产业密切相关的就有两位。

“武汉量子科技会议·2025”在汉举办。(资料图片)

“2025年是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 量子力学不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宇宙,更催生出改变世界的技术革新。”张平文介绍,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通信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在电力、金融、医疗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竞争与创新布局的焦点。

而武汉“家底”雄厚。 据了解,新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彭承志团队研发的技术,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带入现实应用,被评价为“打开了实用化量子通信的大门”,技术已应用于京沪干线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彭承志是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理事成员。

新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正猷是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他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与声学领域研究,在声子晶体、声学超材料、拓扑物理等方面作出了多项原创性贡献。而据了解,声学超材料在高超音速飞行器热防护层的声学设计上是刚需。

“武汉量子科技会议·2025”在汉举办。(资料图片)

据了解,在量子领域,武汉已汇聚10位院士和8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詹明生介绍,湖北省在微波原子钟、冷原子重力仪、光量子雷达、量子磁力仪和光学原子钟、原子陀螺仪、里德堡原子天线等方向均有布局,所有细分领域均位居全国前列,部分细分领域全国第一,综合水平全国第一。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詹明生介绍武汉优势。(资料图片)

记者从该会议上获悉,我省正推动量子科技未来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打造全国量子科研高地和产业高地。武汉积极推动量子科技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并鼓励量子科技融入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金融安全、定位导航等各个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省量子信息科学学会揭牌  武汉已聚集49家量子科技企业

湖北日报讯(记者马文俊)11月24日,在当天举行的武汉量子科技会议上,湖北省量子信息科学学会揭牌成立,武汉量子概念验证基金、电力量子科技场景应用战略合作现场签约,为湖北量子产业发展再添强援。
作为全国首个推出量子科技产业行动方案的省份,湖北近年来通过政策支持、平台建设和资金投入,加速成果转化。


在产业要素最为集中的武汉,集聚了中科院精密测量院、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等一流的研究机构,拥有精密重力测量、脉冲强磁场等2个大科学装置,汇聚了9位院士和8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目前仅在武汉,在量子测量仪器、量子通信核心系列等方面,就集聚了长江量子、中科酷原等49家相关的企业,助力湖北加速崛起成为中国量子科技产业“第三极”。


近年来,湖北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国内首台原子量子计算机“汉原1号”已投入商业化应用,获超4000万元的订单;建成武汉量子保密通讯城域网、全球首条发展量子保密通讯系统的地铁线路;国内首台原子重力仪、原子陀螺仪等装备填补国内空白,星载铷原子钟装备北斗系统,105亿年误差不到一秒。


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为量子科技“落地生根”提供了肥沃土壤。湖北前瞻布局,不仅推动成立了武汉基金、江城基金,专门为量子产业设立了科技投资基金,以金融“活水”滋养量子产业的发展,还在武汉的光谷、车谷等均设立量子科技产业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再见 发表于 2025-11-26 09:31
现在出来的海运船一个比一个大,价格也随之越来越卷了

五万吨级远洋轮运商品可以赚钱的。40万吨级,20万吨级,10万吨级,这些都是运工业原料。运商品这些船太大装不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26 11:22 , Processed in 0.48106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