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湖蓝海

[龙城交通] 府东街拆迁改造进行时(9月2日通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8 20: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63# 奔跑的李梦龙


    车辆禁止左转也很不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8 21: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路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22: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0 13: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87# 湖蓝海


    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19: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0 19: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湖蓝海 发表于 2013-9-9 22:52



    哪里最美,牧童遥指工商银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19: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90# 北城无发展


    {:5_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1 22: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路口西南角开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2 11: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府东街府西街微循环改造工程开工有一个多月了,目前,整体工程已进入攻坚阶段,除受拆迁因素影响外,正在紧张有序施工的道路有近30条,开工率近九成。一个多月来,施工人员24小时不间断施工,加速推进工程进度。同时,针对老城区小街巷居民区密集情况,合理安排工序,尽量将施工对群众生活和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
开学前铺平了上学路
9月2日,新道街小学开学了。看到几千名学生、家长、老师在虽不宽敞但还平稳的道路上行走时,太原市市政总公司第四项目部的经理杨洪波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心里念叨着:“总算赶在开学前完成了路面第一层水稳的铺设,能让老师和学生们安全地上学了!”
第四项目部负责府东街柳北路口的微循环改造工程。该地段不仅居民区集中,学校也较多。“一定要在学校开学前完成路基的铺设,保证孩子们的上学安全。”这是杨洪波接到工程任务后就定下的首要目标。但因等拆迁、设计图纸变更等原因,直至8月26日,离新道街小学开学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时,部分地下管线的施工仍未结束,路面沟槽还无法回填。
针对这种情况,杨洪波和施工人员倒排工期,白天黑夜连轴转,全力推进工程进展。一周内,很多施工人员吃住都在工地,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有的人甚至生病了也暂时忍着。他们先绕过部分拆迁未完成的地段,待拆迁完成后,再进行施工,这样虽然费事,但加快了全线的施工进度。在大家的辛苦努力下,工地一天一个新变化,直至8月31日晚,施工人员终于完成了新道街沟槽回填和第一层水稳路基的铺设。
开学一周了,为了不影响孩子们上课,施工人员又改变了施工时间,白天只进行一些噪音不大的施工。等孩子们放学后,才将大型机械开到工地上,进行机械作业,一直忙碌至深夜。
连轴干测量员嗓子喊哑了
改造中,桃园北路新建路二校西路被挖开了一条“大口子”,一台正在作业的挖掘机背后,一个年轻人正在操作着一架外形酷似放大版“圆规”的仪器,并用对讲机向挖掘机司机传达着指令。他就是太原市政总公司的测量员王天荣,那架像圆规一样的仪器叫做全站仪,是测量员的“武器”。
自从领到了府东府西街微循环道排工程测量工作的任务后,王天荣和几位同事一连数天蹲守在施工现场。王天荣说,这次任务来得急,大家对图纸和地形都不熟悉,尤其府东府西街周边的支路分布复杂,在现场几乎是现拿图纸、现看、现量、现放。为了确保数据准确,他常常在测量中针对一个点反复对照几份图纸,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不一会儿就被写满了一页。
其中有两天是工作任务最重的时候,在此期间,其他测量员还能倒替着休息一下,但是王天荣作为负责人基本上一直都奋战在工地上。两天里,48个小时,王天荣不停地用对讲机交流数据,直到完成任务时,才发现自己的嗓子已经喊哑了。
由于小街巷处于居民区,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在桃园北路新建路二校西路时,王天荣他们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多,周围连路灯都没有,他们就借着远处小饭馆和居民家发出的昏暗的灯光,用手电筒照着计算器计算数据,一遍又一遍地调整数据和角度。
虽然工作中困难不少,但是王天荣却说自己能参与到微循环工程中很自豪,“借着微循环工程,这些小街巷的路面、地下管线都将得到彻底改造,道路综合承载能力会大幅提升。”王天荣笑呵呵地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3 08: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桥老头老太太能爬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3 08: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原在市中共建有四处天桥(不论滨河路的)从现状看大都是浪费的摆设使用卒极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3 09: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共事业着眼大众服务大众,小众的需求在眼,当变成大众需求才有付之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3 09: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众需要天桥,道德也需提升。十几年前街道两边垃圾桶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行人习惯性乱扔垃圾。当政府意识到垃圾桶的问题后开始设置垃圾桶,刚开始有很多人仍习惯乱扔垃圾。十几年过去了,虽然还有乱扔垃圾的现象,但好了很多。过街天桥一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3 09: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修了天桥你走吗,你走过几次天桥过马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3 09: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修了天桥你走吗,你走过几次天桥过马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10:15 , Processed in 0.05039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