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1-21 13: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低中有亮点 工作准中求突破
发布人:管理员 时间:2018-11-19
1-10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延续低位回升的发展态势,基础民生类消费稳步增长、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但受汽车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市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下一步应找准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推进全市消费市场平稳发展。
一、 总体情况
全市(含雄安新区,下同)680个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单位共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16.8亿元,同比增长0.7%,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10月当月实现零售额37.0亿元,同比增长3.8%,比上月加快2.5个百分点。【全市(不含雄安新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11亿元,同比增长0.9%,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
与全省各市比较:
总量:1-10月份,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在全省仍排第2位,占全省总量的比重达到11.5%,比上年(11%)高0.5个百分点。
增速:1-10月,全市在全省仍排第10位,比全省平均水平(5.0%)低4.3个百分点,差距较上月(5.4个百分点)缩小1.1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一)四大行业“三升、一落”
“三升”:1-10月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业分别实现零售额13.8亿元、294.7亿元和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0.7%和1.4%,分别比上月加快3.3个、0.3个和0.4个百分点,三行业共拉动全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8个百分点。
“一落”:1-10月份,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5.8亿元,同比下降5.7%,比上月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拉低全市增速0.1个百分点。
(二)15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1-10月份,全市统计的21类商品零售中,有15类同比增长,占全部类别的71.4%,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居民生活类商品稳步增长
1-10月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2%、9.6%、13.1%和2.7%,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1.4个百分点。
2、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
1-10月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化妆品类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9.5%、22.7%、13.8%、12%、9.7%,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0.7个百分点。
3、石油及制品类增速加快
由于油价价格上涨,各加油站促销活动增加,销量提高。伴随着加油站点促销活动增加,油品销量进一步增大。1-10月,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44.2亿元,同比增长10.8%,比上月提高(8.9%)加快1.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1.4个百分点。
三、因素分析
(一)汽车市场持续低迷
今年以来,汽车市场低迷严重制约了限上零售额增长。1-10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26.4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达到39.9%;同比下降6%,比全市平均水平低6.7个百分点,拉低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2.5个百分点。若剔除汽车因素,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6%。
分企业看:全市入统129家有汽车零售的限上企业,69家出现负增长,占全市入统企业的53.5%;其中零售额过亿元的42家汽车企业中有24家负增长,这24家负增长的企业共拉低全市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8.3个百分点,拉低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3.5个百分点。
(二)传统百货零售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面对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和电子商务的冲击,传统百货零售企业销售增长持续放缓。1-10月,全市限额以上传统百货零售企业累计实现零售额65.5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达到20.7%;同比增长0.4%,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
分企业看,全市入统32家限额以上传统百货零售企业,其中16家为负增长,占全市入统企业的50%;其中零售额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5家同比负增长。这5家企业共实现零售额12.6亿元,同比下降14.4%,拉低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0.7个百分点。
(三)部分县(市、区)持续负增长
1-10月份,有6个县(区)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除高新区略有增长外,其余5个县(区)均为负增长,分别是
莲池区、清苑区、白沟新城、容城和安新。以上5个负增长的县(区)共影响全市增速1.5个百分点。
四、建议
充分挖掘现有企业潜力,分类指导、因企施策。一方面鼓励支持传统百货零售企业积极开展节庆、周年庆、折价让利、惠民便民等各类促销活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引导企业创新销售模式,力求市场发展有新突破。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和促进汽车消费,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汽车消费在稳增长、促消费的中坚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