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4-18 12: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持人:是不是上山之前信心满满,站到这儿的时候就会觉得压力有点大?钟睒睒:实际上,我们要知道,前几十年把云南的茶都当成了劳力士。比如说易武、冰岛,就应该是劳力士,但不可能全民去做劳力士,那还有那么大的市场吗?
主持人:就是市场定位可能出现了一点问题。钟睒睒:除了云南,其他地方的茶树都是人栽的。没人来维护,没人来管理,你看得出就是荒芜的。像这棵树它现在也不值钱,也没人来包。如果这棵树在冰岛,那肯定有人包了,值几万块钱,但在无量山,这种零零星星的古树,实际上都是好茶树。
主持人:确实在改造和利用的过程当中,我们错失了很多,现在我们这种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是不是能够弥补一些?钟睒睒:我认为工业化的方式是可以把这个东西发挥得更好,古树应该有古树的价,但在这个区域,实际上茶叶的价是偏低的。
主持人:难怪你一直说要把收购的价格涨上来、涨上来,再涨上来。钟睒睒:你看这种叶子,如果涨上来,这个50块钱一斤,有人采吗?保证明天就搭架子了。
主持人:你最初就想着一定要来这种很偏僻的地方吗?你看我们刚才走的那个山路,下那个山坡,我估计没有多少人愿意到一个像这个条件的茶产地。钟睒睒:越是这样的地方,它潜力越大。它实际上禀赋是不错的,但是没有方法能给它提升价格,本地的农民也没有外部和内部联通的系统。
主持人:那么多人来会不会又有一些新的过剩出现?钟睒睒:优质优价是根本路径,用市场化来选择。
主持人:刚才真的我们边走边在感慨,看到零零星星的村民们背着背篓,艰难跋涉上山,虽然他们每天都这么辛苦,但是能够采到的茶、能够被送出去的茶真的是非常少。钟睒睒:所以现在看到的是弃采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进来的时候要研究,现在开采的时候每天的价格都应该不一样,你前面采的价格,第一天、第二天的价格就应该奖励、应该翻倍,到春茶最后的那一天和第一天的价格应该翻倍,每天都不一样。
钟睒睒:这个茶你知道农民的收购价多少钱?主持人:可能几块钱一斤。钟睒睒:今年为什么五个茶厂我是独占,我自己独占,今年一定要收上春茶。主持人:你这种紧迫感来自于哪里?钟睒睒:我们去年的秋茶都好到那个程度了。主持人:对,更别说春茶了。钟睒睒:春茶好的程度你没有办法想象。
主持人:其实一提到云南的茶,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普洱茶,甚至大家有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误读,说云南只有普洱茶。钟睒睒:所以这个给云南茶的打击是非常非常残酷的,大众的茶变成一个小众的茶。因为云南的茶实际上根据它的量级来说,它是一个大众茶。
主持人:光我们这一个山就二三十万亩了。钟睒睒:但这个县的人均收入非常低。主持人:赠送了这五个茶厂,真的可以让茶农的收入有很大的、很快的一个提高吗?钟睒睒:我觉得我先一步步来吧。
主持人:之前您也提出过一个观点,认为我们今天的茶叶种植还是处在一个落后的阶段。钟睒睒:我们基本上要差40年到50年。日本这40年怎么走过来的?首先调,就是根据等高线调状,调状以后是单手人单机采,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它调状做好了以后,双机采,最后它先把土地翻过来,把地基从等高线,一个人开着拖拉机一样采,它分了三个阶段,现在到了拖拉机按照等高线全平,然后老树挖了,要15年进行一次大修剪,从这个腰开始修,再长上来,15年就来一次。
主持人:大修一次。钟睒睒:对,大修一次,然后它就长出来。然后你看它的茶树整整齐齐,它这个茶叶是密密实实的。钟睒睒:我们一下子要改到日本的这个模式,我们走不到,我们要分三步到五步来走,慢慢工艺化。我们的茶,你今年加10%、20%给他,明年我就给他管理了。
主持人:对,我们看到在国际市场上,如果这个绿茶是来自日本的,它可能每公斤可以卖到接近三十美金,但如果这个绿茶是来自中国,可能到今天能不能卖到五美金,都不一定。钟睒睒:2024(年)3.5美金。主持人:这个差距怎么办呢?钟睒睒:如果中国企业不成为最终端市场的掌控者,价格永远定在那里,人家是用什么标准来,它每一个批次都一样,日本人送出去的绿茶,(是)我们10倍的价格,我们送出去的绿茶,批次之间差太多了。
主持人:那你怎样让这里已经扎根了百年、千年的农民兄弟能够理解他们面前的这一切,其实就是金山银山给他们的回馈。钟睒睒:我认为一年以后,他们就会明白。
主持人:很有信心,希望能看到他们更多的笑脸。钟睒睒:对,你就知道他们要怎么干,就是这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