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7-12 15: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重大项目持续推进。作为梁溪科技城的核心区和主战场,黄巷深谙发展趋势,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打造城市发展新引擎。今年我街道列入区级重大项目12个,计划投资38亿元。我们正努力加快圆融商业广场、金轮星空间、刘潭农贸市场等续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早出形象;协调推进华腾军创园、唐韵梨花智慧云产业园、振达西定销商品房等项目,力促拿地开工;跟踪好广州越秀产业园区、好时期电商平台、正邦国际会展等项目,利用好现有载体,通过优质项目的入驻,实现载体的优化改造,产业的腾笼换鸟。梨庄社区推行村企联动努力招商引资“优化集体资源、盘活现有资产”,今年3月投资1.2亿元重新装修后的新梨庄大酒店正式开业,高大上的舒适体验,数字化的运营模式,令老旧的新梨庄大酒店焕发新生,让梨庄的老百姓交口称赞。
(二)城市品质不断提升。黄巷区域面积19.2平方公里,辖区内城中村、老新村、旧工业区多,近年来,街道通过征收拆迁,腾出了一些空间,引入了万科、融创、圆融、吉宝、金轮星空间等优质房开项目,确保了凤翔高架、地铁三、四号线等重大基础设施的顺利施工,逐步提升了片区形象。但是,我们还有许多地方亟需改善面貌,2021年,黄巷街道预排定征收项目19个,涉及7个“双清”项目,10个结转、新开项目,2个储备项目。涉及征收住宅2718户、非住宅96家,征收面积75.63万平方米。已完成瓦屑坝泵站、惠山腐乳浜泵站、青石路人行道、朝阳农产品大市场一期4个项目征收签约工作。完成424户住宅、9家非住宅签约工作,签约面积8.1万平方米。今年已解危12户,化解4户。同时,严格拆迁工地管理,杜绝野蛮施工和扬尘作业,及时完成垃圾清运和场地覆盖。我们在提升市容市貌和改善生态环境上狠下功夫,把精细化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相结合,对6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建成了15座游园,完成5个定时定点小区及2个省级示范小区建设。
下阶段工作思路:
(一)创新驱动,推进产城融合深度。在梁溪科技城规划的40平方公里范围内,黄巷街道约有12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被纳入其中,占据街道整体土地面积的65%。在核心区的规划范围内,有4平方公里。我们将牢牢抓好前所未有的机遇,厚植资源优势,坚持多维度发力,加快经济动能转换步伐。在主动融入新城规划上发力。围绕区委“一城一路,两河四区”的整体规划思路,我们结合黄巷实际,初步规划了“一园、一带、三组团”的产业发展思路。一个文化创新园即运河**公园,一条都市创新产业带即以规划北滨路作为都市创新产业服务带,串联起三个产业组团,三个产业组团即枢纽经济产业集聚区、总部经济集聚区、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依托综合交通服务走廊,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把黄巷建成产业优质、功能优越、风貌优美的现代都市“样板间”。在全力推进产业提档升级上发力。由于科技城的土地控规和整体方案未定,街道在主动对接的同时,也会做好现有产业的转型发展,盘活载体,引入优质项目,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都市现代服务业和智能制造业。推动刘潭服装、南方机电等本土传统产业创新突破,向高端化、智能化、科技化方向发展;推进“新金桥”项目,以减少批发市场、低端商贸、仓储物流为目标,重点推进好时期巨食阵华东项目,引导传统批发市场、仓储货运向以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在打造科技人才高地上发力。发挥重大项目的拉动和支撑作用,统筹“做优存量”和“扩大增量”,在科技城核心启动区内,依托总部园载体优势,充分挖掘5G产业园、军创园等项目背后资源,积极拓宽延长5G产业生态链,瞄准如正邦国际会展此类高成长性且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打造一批“高精尖”企业协同发展的优势产业群,形成品牌集聚效应。加快推进梁溪高等研究院和高层次人才双创基地建设,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双创项目落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攻坚突破,加快城市更新速度。随着征收拆迁、棚户区改造、生态治理等重点工作的推进,街道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提升,但“新旧交织”仍是基本面貌,我们将持续打好“三场攻坚”,在牢基础、强功能、提品质、优管理上下功夫。打好征收拆迁攻坚战。去年我街道住宅、非住宅拆迁量全区第一,共完成13个项目清点,其中,实现12个项目交地,今年,我们紧扣全年目标任务书,继续发扬“5+2”“白+黑”精神,全力推进振达钢管厂地块、梨庄地块、创智天地、朝阳市场一期、运河孤岛一期、瓦屑坝泵站、惠山腐乳浜泵站、青石路人行道等地块的清点交地,力争完成征收14.55万平方米,实现9个项目清点交地,刘潭地块取得突破性进展。打好城市管理攻坚战。提标基础设施,进一步推进6条背街小巷的包装出新;力争完成10座游园的建设和品质提升,在去年对民丰公寓进行宜居住区改造的基础上,今年再完成6个小区的改造任务。做优公共配套,破解停车难问题,重点推进刘潭农贸市场和龙塘农贸市场停车场建设,计划新增便民停车泊位700余个。做美城市环境,新增19个垃圾分类定时定点四分类小区,加大力度拆除违建和清理“三乱”问题,充分利用零散地块、道路两旁绿化空间补绿增绿,力争补绿面积达7万平方,持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打好生态治理攻坚战。依托大运河文化,做好水文章,打好水品牌,努力打造一批特色河道,争取使国省考断面(京杭运河、锡澄运河)一级支浜水质全面达到Ⅲ类。辖区内34条河道全面消除劣Ⅴ类,优Ⅲ比例达到19%。做好国控点周边深度保洁作业,加大机械化湿扫作业力度,严控大型运输车辆及国控点周边2-3公里范围内的工地扬尘。
http://www.wxlx.gov.cn/doc/2021/07/12/3354662.shtml |
|